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信任有時比愛更難 | 不值得信任的人,有這6種表現

信任有時比愛更難 | 不值得信任的人,有這6種表現




KY作者/隋真

編輯/KY主創們




前幾天,我們收到一則留言。留言者非常苦惱地說:「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很難相信別人。人們都說如果遇到了不開心的事,要找人傾訴;或者遇到了困難要尋求幫助等等,但我不敢向別人開口。我覺得一旦信任別人,就可能被他人傷害。而且隨著年紀變大,我總覺得找個可以信任的人越來越難。我該怎麼辦?」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是信任讓我們超越懷疑,願意接受他人遞過來的手。如果沒有基本的信任,我們甚至不得不考察別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讓溝通和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信任,為什麼信任那麼難,以及如何培養對他人的信任。











a. 什麼是信任?



心理學家John Rempel等人(1985)對信任進行了總結:

信任是我們對他人的主觀信心感受。




Rempel等人認為,信任包含了三個要素:

a. 可預測(predictability)

,

b. 可依賴(dependability)

c.信念(faith)




a.

「可預測」

意味著基於他人過去行為的規律,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對他人作出準確的預判。

例如,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們能知道當我們犯錯時,對方是會大發雷霆、還是會溫和地解決問題。




可預測型信任是信任的起點

判斷的依據是他人過去行為的一致性

(consistency)。

如果他人的行為變化多端,我們很難對Ta進行準確的預判;或者「Ta

變化多端

」本身會成為預判,

而這會直接終止信任的發展。



b.

「可依賴」

意味著我們相信,別人有被我們依賴的能力和意願:Ta不單有能力提供支持,也願意支持我們。

這裡的能力不單單指對方擁有的技能,也包含對方本身的生理、精神狀態,例如,如果你想找朋友幫忙,但朋友這段時間酗酒,你會認為朋友目前「靠不住」,不相信對方能幫助自己。




而當我們冒著可能被對方拒絕的風險,向對方暴露出自己脆弱的部分(比如向對方求助、傾訴等等),並得到了他們正向的回應和支持

,這時可依賴型信任就會發生。許多人在向朋友傾訴秘密後,感到比過去更能信任朋友。




第三個要素是信念,c. 

「信念」

意味著,即使在沒有充分的事實作為根據的情況下,我們仍然相信對方會繼續愛我們、關心我們。

研究者提出,我們在關係中體會到的信念感,與人們在宗教中對神的信念感,是類似的。在「可預測」和「可依賴」這兩種信任中,人們對於是否相信他人還會經過一個頭腦中的判斷過程,可能從過去的經驗中總結出一些證據。

但當信念發生時,我們對他人的信任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而Holmes和Rempel(1985)指出,

要產生信念,必須要滿足一個條件:

我們主觀上能夠認為,他人之所以對我們好,是因為他們真誠地愛著我們,而不是出於為了自身目的的欺騙。

由於信念是對他人情感的信任,心理學家認為擁有信念會給人們提供情緒上的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




在理想情況中,

當我們信任一個人時,我們的信任會同時具備可預測、可依賴與信念三種信任的要素

。然而在現實里,不是對他人的信任都會擁有三要素,例如很多人缺乏了對他人的信念(Rempel et al., 1985)。




b. 我們會因為什麼更信任一個人?




有許多因素會促進我們去信任一個人,其中之一是「相似性」:

如果對方與我們更相似,我們會更傾向於認為對方更可信。

背後是「社會距離」在起作用,

社會距離指的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感受到或是期望的親疏遠近程度。




我們與他人越是相似

(比如有相同的經歷、屬於同一個民族,etc),

越感到彼此的社會距離更近、更親密、更像「自己人」,也就更願意信任別人

;相反,如果彼此差異越大,越容易把對方劃為「外圈人」,而更加堤防。正如法國作家加繆所說:「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

」(Brewer, 2008; Buchan, Croson, & Johnson, 2002; Camus, 1993)




此外,

說謊有時也能增進我們對他人的信任,只要說謊者是為了我們好。

Levine與Schweitzer(2014)研究顯示:如果當一個人所說的善意的謊言有利於對方時,對方容易更相信Ta;而且

在善意的謊言對雙方都有利時(mutual beneficial),對方即便知道說謊者也從中獲益,對方也仍然願意相信Ta。




研究者認為,我們願意去相信一個人,對那個人的行為或意圖有積極、正面的預期,甚至願意在這個人面前展現脆弱——這樣的信任的建立,

關鍵在於對方的言語行為背後,是否包含了真正的善意,是否包含了對我們利益的擔憂和考慮,而不在於行為本身是否符合一般意義上的誠實。

人們所感受到的善意,並不會因為它隱藏在謊言中就有所折損。











a. 信任讓人們更真實地展露自己,形成信任的正面循環




高信任度的人更樂於自我暴露;而自我暴露時得到的積極經驗,也會讓我們更願意信任他人。

在信任的人面前,人們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不是試圖掩飾或壓抑。在自我暴露後感到來自他人的善意時,人們會明白

「他人確實喜歡真實的我」、「即使表達真實的自我,我也會被別人接納」

,於是更信任他人、更願意表達自我,形成正面循環。




相反,低信任度的人會用各種方式掩蓋真實的自己,而

當低信任度的人被他人喜愛時,低信任度的人會認為「他們愛的只是偽裝的我,並非真實的我」

,為了繼續被人喜愛,低信任度者只好接著壓抑真實的自己,放棄真實地與他人交往的機會。




b. 信任讓人們在遇到衝突時傾向於正向歸因




信任程度會影響到人們面對衝突時的表現。

高信任度的人們在面對衝突時,對對方的歸因比較正向。

歸因指的是我們對他人行為的解釋。

正向歸因意味著當他人與我們發生衝突,我們會認為對方的行為總體而言是出於好意,而不是有意要傷害我們。

就算我們因為衝突而情緒不好,對對方的評價也不會一落千丈。




如果不信任他人,當遇到問題時,人們會選擇迴避衝突,表現出一種

「虛假的良善(deceptively benign)」

:人們不去嘗試溝通來尋找解決方案,而是試圖與對方保持距離,來保證自己不會受到衝突的負面影響。

表面上,低信任度的人可以與對方維持和睦關係,其實內心對對方懷有隱秘的不滿

(Campbell et al., 2010; Rempel et al.,2001)。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和朋友、伴侶經常吵架,至少說明你們之間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基礎的。




c. 面臨困境時,信任讓我們感覺自己更有力量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信任他人能讓人們感到更篤定,更願意承受風險。因為即使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或是情況惡化,信任者會相信自己能得到來自他人的幫助與支持,能有人陪著自己一起應對問題。而不信任他人的人往往感到孤軍奮戰,面對同樣的問題,低信任者可能更虛弱、擔心無法解決。




信任給人們帶來諸多好處,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信任別人。那麼,為什麼信任那麼難呢?












a. 有些人確實不值得信任




有時,無法信任他人是因為我們遇見的人並不值得信任。

如果一個人有下面描述的情況,我們在給予Ta信任時要小心:






  • 出爾反爾、變更諾言。

    比如經常放人鴿子,或者否認自己之前說過的話。



  • 言行不一。

    Ta對自己的描述與Ta實際情況不符。比如,Ta經常對別人說自己是個寬容的人,但你觀察到Ta其實斤斤計較、非常記仇。



  • 共情能力差。

    很難體諒、理解他人的情感,總是漠視他人的情緒,比如當你難過的時候,Ta會說「我真不明白你有什麼好難過的」。



  • 惡意對待他人。

    比如無緣無故地說一個人的壞話。當你不在場時,也許Ta也同樣會惡意地評價你。



  • 無緣無故不信任你,認為你欺騙Ta。

    如果一個人總是懷疑你欺騙Ta,而你並沒有。那麼

    Ta很有可能是將自己不誠實的特質投射到你身上

    。人們傾向於用自己的情況來揣測他人,如果對方總覺得你欺騙Ta,很有可能對方經常欺騙他人。



  • 其他人評價這個人並不值得信任。

    如果許多人都對Ta有一致的評價,且有具體的事例作證,則需要在和此人交往中更謹慎些。




並不一定要在大事上出現這些徵兆才預示著此人不可信,相反,

信任是在種種生活細節和小事中積累起來的。

比如在一次一次的爽約中,我們就會形成對這個人不靠譜的預判。




如果對方沒有上述問題,或者你普遍感到難以信任他人,核心可能是不信任自己。




面對可信的人遲遲不敢給予信任,表面上是不信任他人,實際上是無法信任自己。以下是不相信自己的兩種情況:




1.不信任自己的價值。




他們不相信自己足夠好,不信自己值得被他人良好對待,所以總覺得人們都不喜歡自己、可能會傷害自己

。即使對方給予善意,不信任自己價值的人也會懷疑地審視這份善意:「你為什麼對我好?我明明那麼差,你一定另有所圖。」




人們之所以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可能是源於成長之初沒有得到來自父母足夠的愛、沒能建立起對世界的信任。

此外,

除了早期經歷,成長過程中的後續經驗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信任。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遭受來自外界的背叛和傷害,也可能在後續人生里形成對自己的不信任,例如青少年時期被朋輩霸凌,工作初期遇到打壓人的領導、惡劣的同事等等。




2.不信任自己的能力。

他們不相信自己對他人的判斷力,即使他們決定相信一個人,他們的心中也會立刻跳出批評的聲音,像是「你確定自己看人準確嗎?」

不信任自己能力的人往往有控制欲很強的父母。




在成長過程中,他們與他人的交往和決策受到父母的控制,沒有機會鍛煉自己對他人的辨別能力;即使他們試圖按照自己的心意行動,父母也會貶低他們的能力(「你懂什麼?聽我的」),或是在他們判斷失誤後冷嘲熱諷(「就說了你不行」)。逐漸地,他們內化了父母的評價,認為自己確實無法判斷別人是否可信,且非常擔心自己判斷失誤後,會遭受負面的結果,比如他人的懲罰和嘲笑。




*不信任他人的人帶著「黑色濾鏡」,會導致自我隔絕




如果一個人不信任他人,在Ta和別人之間,彷彿隔著一層黑色濾鏡,透過濾鏡Ta看到的別人都是更惡意的,這幅濾鏡便是認知上的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比如,

在面對他人的行為時,不信任者會「選擇性的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他們會對他人的友善「視而不見」,而更關注別人對自己不好的、令自己失望的部分,更放大他人對自己的傷害。




同時,如果他們由於信任了他人而產生了有好有壞的經驗,他們會更關注其中負面的經歷,忽略積極的體驗。比如他們會舉很多例子證明自己因為信任而受到傷害,而當你和他們指出信任帶來的美好經歷時,他們會說「這不算什麼」。




又比如,

不信任他人者可能存在「讀心術」(mindreading)的認知扭曲

,他們總是猜測別人的想法,並在不求證的情況下,武斷地認為自己的猜測即是事實。

即使他人對他們並沒有惡意,他們也可能會負面地解讀他人的想法和行為,也許他人並沒有想這麼做。












首先,

你需要破除阻礙自己信任他人的負面信念。

當你試著去信任他人卻又不能夠時,仔細感受一下,當時是什麼想法阻礙了你,比如,有些人不敢信任他人,是因為覺得「一旦我信任別人,我一定會受傷」。

試著用事實反駁負面信念。

比如:「雖然我是錯信過別人,但我身邊確實有真正愛我的朋友,不是每次我信任一個人,都一定會有糟糕的事發生」,這樣,我們能把負面、極端的想法,變得更客觀、中性一些。




此外,

試試尋找你不信任的根源。

仔細回憶,是什麼導致了你對他人缺乏信任感。是因為傷害你的父母嗎?或者是由於過去朋友的背叛?

當你找到不信任的源頭後,你需要告訴自己:現在的你以及你周圍人和環境,也許和當時已完全不同了。

比如,當年你被父母傷害而且無法反抗,但現在你已經經濟獨立,對自己的生活有更高的掌控權;或者當年周圍都是不友善的同學,而現在你身邊圍繞的更多是溫和、善良的人們,等等。如果你覺得當年的傷害依然深深困擾著你,而你無法獨自處理,也可以尋求專業諮詢師的幫助。




我們還可以仔細甄選給予信任的對象。

我們先要想清楚自己看重哪些信任的特質。

比如說,有的人會信任那些在朋友們痛苦時給予安慰的人,因為這意味著安慰者可能善意地對待自己。

在給予一個人信任前,先想想這個人是不是符合你的標準。




其次,有時

人們存在一種誤區,認為一旦信任一個人,就要把自己完全交出去,或是無話不談等等。但事實上,

你可以逐步地給予人們有限的信任。

像是你可以先請他們幫個小忙,然後觀察他們如何對待你的信任,是不是值得你進一步信任他們。同時,

我們可以給予不同人不同的信任。

例如,我們可以將秘密告訴一些人,而對另一些人我們雖然保守秘密,但可以放心地與他們合作。




今天的文章並不是想教大家無條件地信任每一個人,這種盲目的信任甚至會帶來危險;而經過篩選、甄別後的信任更現實,也可能帶來更長久的積極經驗。




我們鼓勵大家提起勇氣,

勇敢地嘗試和鍛煉對他人的信任

。信任是美好的,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脆弱和痛苦的時刻,而「當我們能夠講述自己的感受時,它們就變得不那麼沉重,不那麼不安和可怕。跟信任的人傾訴能夠幫助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Fred Rogers, cited in Shapter, 2011)




正文到此為止。




信任很美好,要建立信任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時間來證明,也需要用心去甄別。而信任的建立,總需要有人邁出第一步,就像

平安普惠

跨出了第一步,

信任那些活躍在鄉村振興一線的人

,信任他們的精神力量,他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信任他們的團結奮進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來自重慶市秀山縣的

白天樹

,就是這樣一位堅守鄉村的職業養蜂人。雖然要長年待在大山裡,雖然也曾不被家人理解,但他的樂觀和堅持,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信任他,回到家鄉跟著他一起創業。






(點擊視頻即可了解養蜂人老白與蜂農的信任故事)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和老白一樣的

農村創業者故事

,了解鄉村人

積極樂觀的風貌

,了解他們與

平安普惠

的信任故事,更有機會贏取老白的原生態蜂蜜,一起嘗嘗老白的蜂蜜有多甜!









Reference:


Brewer, M. B. (2008). Depersonalized trust and ingroup cooperation. In J. I. Krueger (Ed.), Rationa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ssays in honor of Robyn Mason Dawes (pp. 215–232).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Buchan,N,Johnson,E.,&Croson,R.(2002).Trust and reciprocity: An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 Working paper,Wharton School,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Camus, A. (1993). The Stranger. 1942. Trans. Matthew Ward. New York: Knopf.


Levine, E.E. & Schweitzer, M.E. (2014).Prosocial lies:When deception breeds trus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 126, 88-106.


Rempel, J. K., Holmes, J. G., & Zanna,M. P. (1985).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49(1), 95.


Shapter, A. (2011). The Tao Of Mister Rogers. HuffingtonPost.


Suzuki,H.,&Tomoda,A.(2015).Roles of attachment and self-esteem: impact of early life stres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Japanese institutionalized children. BMC psychiatry, 15(1), 8.









微博


@KY主創們




商務合作請洽


bd@knowyourself.cc




市場合作請洽


mkt@knowyourself.cc




投稿請聯繫


editorial@knowyourself.cc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內,KY會陪你?



搜索文章/招聘/測試/轉載/請戳公號菜單欄




越能理解多面的現實,就越能準確定位自己的位置
你害怕打電話嗎?| 「電話恐懼」如何成為了時代病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