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想的是……
有位朋友,估計是美國大片看多了,一直迷戀野馬。「我遲早會買一輛的」。每次聊到車,他都會這麼說。
前不久他又買車了,已經是他第三次買車。雷克薩斯。我有點意外:「你的野馬呢?」
他一砸吧嘴:「我本來是鐵了心要買野馬的,可是家人都不贊成,空間小嘍,城市裡開不出感覺嘍,見客戶不合適嘍……,算了,就雷克薩斯吧,性價比高。」
還有位女同學,以前多次說過她對「家」的憧憬:大大的落地窗、白白的窗帘。這些年她換過幾次房子,可是並沒見著一扇落地窗、一幅白窗帘,要麼房型不合適,要麼家人不贊成,要麼與其他家飾不搭調。每每談及,她就挺幽怨:「我本來想的呀,可是……」
類似的情況是不是太多了?
我本來想買那雙很特別很有個性的鞋,可是配什麼衣服、什麼場合穿呢?
我本來想學一門很酷的技術,可是學了之後能派上用場嗎?
我本來想追求自己的夢想、創一番事業,可是創業失敗的幾率那麼高
我本來想做一個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人,可是怕遭報復、被孤立
我本來想去看看朋友、好好談談心,可是大家都那麼忙
我本來想有一份純粹的感情,可是這是一個物質的社會
我本來來自山川湖海、自由自在,可是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我本來……
多少個性鮮明的我本來,最後都消失在茫茫人海!
你買一輛野馬怎麼就不行?哪怕一個月開一次,可是那一次,你油門渾厚、低嘯而去,帥過幾條街。
你有一間房子,整面全是窗、幃幔輕逸潔白,怎麼就不行?你依窗喝著下午茶,看著樓下花園裡、孩子在追著蝴蝶玩耍,那一刻滿溢的幸福會告訴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你穿著打扮很特別,你有很小眾的本領,你創業,你剛正,你重視朋友,你關注內心嚮往自由,怎麼就不行?是別人的觀點擾亂了你的視線還是你內心的搖擺讓你回歸庸常?
做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那個人,不時時在意別人的眼光,除去自己內心的藩籬,你的識別度很強。
那個不可替代、不容複製的你,才是強磁場!


TAG:放空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