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歷史上最好大喜功的皇帝,窮奢極欲,敗光家產

清朝歷史上最好大喜功的皇帝,窮奢極欲,敗光家產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上在位很長的皇帝,都會從明君變成昏君,國家在他們手裡達到鼎盛,也在他們手裡衰落。比如漢武帝(及時剎車)、唐玄宗、康熙帝、乾隆帝等等,而當中又以乾隆最為好大喜功。

乾隆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乾隆在位前期,是一個勤於政務的明君,把康熙和雍正的事業發揚光大,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

但是,乾隆在位中後期,就變得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了。比如乾隆最引以為傲的十全武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開疆拓土,鞏固了清朝的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十全武功的水分極大,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平定大小金川是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從乾隆十一年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為止,花了三十年,共用兵三次。大小金川的平定,雖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但卻是得不償失的戰役,此戰用時之長,費銀之多,損失程度在歷史上實屬少見。

乾隆四十一年時,康乾盛世已初顯危機。乾隆不從中吸取教訓,卻把平定大小金川納入十全武功之中,而沾沾自喜。還有十全之一的平緬甸,也是得不償失的戰爭,清朝不僅沒撈到好處,而且損失慘重,將士死傷無數。

乾隆平緬甸之戰,最終的結果是以緬甸求和,清軍匆匆班師而結束,前後共花了二十年,但卻被納入十全武功之中。另外,平定台灣林爽文起義,本是農民起義反抗清朝的壓迫,乾隆不自我反思,反而強行定為十全之功。

除了十全武功之外,乾隆還把六下江南也攬為自己的功績,他說:「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雖然乾隆下江南做了些好事,但更多的是勞民傷財,雍正和乾隆前期所攢的國庫積基本為之一空。

乾隆晚年自己也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清朝大內侍衛的佩刀,乾隆時千萬難買,道光時白送都不要
乾隆為何不抄和紳的家?英國人一眼看出端倪,箇中原因羞於出口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