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薩沙講史堂第五百九十七期】一戰殲滅10萬匈奴鐵騎的李牧:中國10大歷史名將系列之一(歷史系列第254講)

【薩沙講史堂第五百九十七期】一戰殲滅10萬匈奴鐵騎的李牧:中國10大歷史名將系列之一(歷史系列第254講)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最近都在說英雄,薩沙就寫一寫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英雄。系列文章從古至今,排名不分先後,全部都是軍事將領。

一戰殲滅10萬匈奴鐵騎的李牧:中國10大歷史名將系列之一


李牧大將軍是趙國的名將,也是歷史上第1個大勝特勝的外戰名將。李牧有廉頗的作戰經驗,更是戰術大師、謀略大師,創造了步兵對騎兵最為輝煌的戰績。入侵的10萬匈奴騎兵,被李牧一戰幾乎全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聽薩沙說一說吧。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記載比較落後,李牧早年的經歷一概不知。我們僅僅知道他是趙國人,職業軍人家族出生。


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竟然還是個殘疾人。


歷史記載,李牧不知是天生疾病還是後天受傷,他的手臂比常人要短,還不能伸直,對於軍事作戰來說就是廢人了。


好在,打仗並不是只靠體力,還要靠腦子。

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李牧恰恰是有勇有謀的優秀戰將!


李牧所在的時代並不好!成年以後,李牧所在的趙國已經窮途末路。


經過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損失55萬戰士,差點亡國滅種,元氣大傷,無力和秦國抗衡。


好在戰國還有其他的強國,牽制秦國。況且秦國在長平也損失20萬,一時半會無力打垮趙國。







在南方戰事平穩之時,趙國北方卻有大麻煩。


在北方的蒙古高原上,生活著3大強悍的游牧民族:月氏、東胡、匈奴,另外還有襜襤、林胡等較小的部落。

月氏距離趙國較遠,尚且不構成威脅,其餘4個民族則不斷入侵騷擾。


這4個民族中,又以後起之秀匈奴最為強大。


蒙古高原夏天酷熱、冬天極寒,溫度可以達到零下40多度。草原全年降水極少,甚至低於以乾旱著稱的陝北黃土高原。這裡,山地崎嶇,戈壁、沙漠縱橫!


這樣的地區,對於中國這種農耕民族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根本無法進行農業種植。


這裡卻成為強悍游牧民族的舞台。


無數游牧民族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不斷的遷移。


在蒙古高原上,一切均是弱肉強食,強者生存,殺戮弱者,搶走他們的妻子和牲畜。在這裡,任何文明是毫無意義的,有的只是各種殘酷的廝殺,誰更野蠻誰就是贏家。


就像電影《角鬥士》中,那個會6國語言的作家上了角斗場,唯一能做的就是用6種聲音尖叫。


自建國開始,趙國就不斷和林胡、襜襤等胡人作戰,曾經多次吃過胡人騎兵的大虧。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說白了就是被胡人逼迫,不得已而為之。






到了李牧時代,隨著匈奴的崛起,北方的外患更為嚴重。


同最多出動數千兵力的襜襤、林胡不同,匈奴、東胡的部落眾多,實力強大,甚至出現了擁兵萬人的超大部落。


匈奴騎兵驍勇善戰,機動靈活,善於騎射,利用戰國陷入戰亂的良機屢屢入侵,一次就能出動騎兵數萬。


一時間,趙國北部邊境屢屢告急。大量趙軍被兇悍的匈奴騎兵殺死,更多的趙國百姓被成群屠殺或者掠走成為奴隸。


同秦國的戰事久拖未決,趙國無力對抗匈奴,基本只能以被動的防禦為主。


這幾十年來,至少有幾十萬人死於匈奴人的屠刀之下,無數趙國婦女被掠走成為洩慾和生育工具,還有很多趙人淪為匈奴的奴隸,永世不得超生。


當李牧奉命駐守代郡(河北省蔚縣)、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時,面臨的是一個驚人的爛攤子。


匈奴騎兵早已肆無忌憚,隨意進出雁門,殺入山西腹地。

趙人的活動基本完全陷於城池之內,出了城池就是地獄般的場面。匈奴騎兵隨時可能入侵騷擾,殺死男人和兒童,掠走婦女和牲畜。


到處都是累累的白骨,無數的良田被放棄,這裡的老百姓一日數驚。


匈奴騎兵兇惡善戰,趙軍和他們交戰鮮有勝利,長此以往出現了恐慌情緒。很多趙軍看到匈奴戰馬就不敢應戰,一味逃走。


李牧上任以後,仔細分析了戰局,認為匈奴確實很難對付。


相比趙軍,匈奴人有著幾個巨大的優勢。







第一是機動性。


匈奴人基本都是騎兵,一人一馬或者數馬。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精於騎術。匈奴騎兵一天走的路程,以步兵為主的趙軍三天也追不上。

機動性的優勢,決定了匈奴騎兵幾乎立於不敗之地。打得贏,匈奴騎兵立即聚攏起來,痛擊趙軍步兵。即便打不過,匈奴騎兵也可以高速撤退、分散撤退,趙軍步兵根本就追不上,也攔不住。所以,趙軍同匈奴作戰的少許勝仗,卻殺不了多少匈奴人,於事無補。今天匈奴人退走了,明天就又殺回來。


第二是騎射。


在沒有馬鐙的時代,匈奴騎兵主要依靠騎射作戰。從兒童時期,匈奴人就開始用小弓箭射殺草原老鼠和小鳥,少年時期則開始射殺兔子和狐狸。成為戰士時,他們通常已經有10年以上的弓箭練習,個個都是優秀射手,可以毫不費力的射殺敵人。


而趙軍則無法和匈奴相比。那個年代,趙軍絕大多是都是普通農民,戰鬥時才被國家徵召。農民只需要耕地,哪裡需要訓練弓箭。


而弓箭的訓練是極為困難的,入門也至少需要1年的專註訓練,3年也練不成1個合格的射手。相比人人可以拉弓射箭的匈奴人,趙軍弓箭手數量質量都是無法相比的。


於是,在無數戰鬥中,趙軍被匈奴人的騎射殺得落花流水。


一旦趙軍弓箭手被壓制,趙軍步兵基本處於光挨打無法還手的處境,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第三後勤。


匈奴騎兵幾乎不需要什麼後勤。他們的戰士能夠活到成年,都是經受過殘酷自然和戰鬥考驗的強者。對於他們來說,忍飢挨餓是尋常事。匈奴騎兵可以依靠少量干肉和馬奶,堅持作戰數周時間。而數周時間,足夠匈奴騎兵深入趙國腹地再凱旋而歸很多次了。


相比匈奴騎兵,趙軍步兵則需要持續不斷的後勤供應。

步兵行軍速度慢,負重大,士兵每天需要一定的糧食。如果糧食斷絕,趙軍步兵可沒有馬奶喝,堅持數日就會全軍崩潰。


後勤的限制決定了,趙軍無法追趕匈奴騎兵進入北方長城以外,只能在國境附近作戰。


這樣一來,趙軍只能處於被動挨打局面,根本無法摧毀匈奴人的巢穴。


正是因為匈奴騎兵的三個巨大優勢,趙軍連戰連敗,北部局勢混亂,邊境防禦大有崩潰的勢頭。


看來這樣發展下去,不用秦軍來攻,趙國就會亡於匈奴。







不過,精明李牧也發現了匈奴騎兵的幾個弱點。


第一, 沒有統一的指揮。

戰國時期的匈奴,尚且沒有頭曼單于和冒頓單于那樣的唯一領袖。


匈奴騎兵集團只是各部落的聯盟,軍事作戰均是各單于協調的結果,沒有唯一的軍事指揮。


各單于都有自己的利益,有限保護自己的部落,很難齊心協力。


這樣一來,匈奴騎兵就很容易各自為戰,也比較容易中計。


第二, 沒有良好的紀律。


長期的國內戰爭,趙軍步兵也是身經百戰的強悍部隊。


他們擁有良好的紀律,相對優秀的武器。


在和匈奴騎兵正面對抗中,趙軍並不落下風,反而更能打硬仗。


相反,匈奴騎兵就是牧民,他們很多來源於數百人的小部落,軍紀不嚴格。


這些騎兵可以打順風戰,一旦遭遇重大打擊就容易陷入混亂,只顧逃走。

第三, 武器裝備落後。


匈奴騎兵是比較落後的,他們大多數沒有衣甲,連皮甲也沒有,也嚴重缺乏金屬武器,刀劍往往只有半米,弓箭的箭頭基本都是骨制。


相反,趙軍步兵主力很多裝備衣甲,裝備各種金屬武器,近戰的長戈可以達到2米,更有大量金屬箭頭,甚至還有古代的坦克:戰車!


武器裝備的優勢,讓趙軍的戰鬥力大增。


李牧明白了雙方的優劣,自然明白應該如何對付匈奴。


想要徹底打垮匈奴,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他的巢穴,徹底殲滅他的主力。


遺憾的是,趙軍卻辦不到。


趙國此時的國力虛弱,虛弱的後勤讓趙軍不可能實現這個戰略。


那麼,目前唯一可能殲滅匈奴主力的方法,就是採用戰略欺騙,引誘匈奴人深入趙國境內,然後關門打狗,將他們合圍殲滅。


這種戰略對付有著強將的秦國,很難奏效。但匈奴並沒有唯一的領袖,部落之間還有各種矛盾,讓他們上當還是完全可能的。


就具體作戰來說,趙國想要抵消匈奴人騎射和機動性的優勢,趙軍必須大量訓練弓箭手,同時建立自己的騎兵部隊。


正面的對決中,要發揮趙軍紀律、武器的優勢,徹底壓垮匈奴人。







於是,李牧自上任開始,就堅定執行自己的長期戰略。


他親自出馬,教授士兵們射箭和騎馬,以編組大量的弓箭手和騎兵。訓練艱苦又無情,幾年後就建成一支強大的軍隊。


就帶兵上,李牧非常體恤部下,每天下令宰牛犒賞士兵,不惜截留當地財政也要讓士兵們生活無憂。


長期以往,李牧受到官兵的一致愛戴,官兵士氣也非常高昂。


這邊,李牧深知人民的支持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李牧下令趙軍不得擾民,搶掠民財者斬、奸人妻女者斬、毀民田苗者斬、亂占民間房舍者斬。


在李牧的愛民政策下,趙軍和民眾相處和諧,民眾將趙軍視為保護神,全力支持。


對於匈奴人的入侵,李牧巧妙的採用堅守不出的戰略。


李牧在北方部署了大量間諜,還設置了大量烽火台,只要發現匈奴騎兵的蹤跡就提前報警。


這邊,趙軍官兵和居民就帶著牲畜和財物,全部撤入營壘中!


李牧規定,如果擅自出擊應戰匈奴,一律斬首。


匈奴人的弓箭不可能攻破堅固的營壘,只能悻悻的空手撤退。


這樣幾年過去了,匈奴人每次南下都勞而無功,收穫極少,無法以戰養戰壯大自己。


而趙軍堅守不出,傷亡輕微。


更重要的是,匈奴人見李牧一味避戰,認為他是個懦弱無能的庸將,對他非常輕視。


見李牧每年花費大量軍餉練兵,卻不敢出戰,趙王非常不滿。


說起來也是,哪有這樣打仗的?你匈奴人敢來,我李牧就敢躲?


惱怒的趙王,終於耐不住性子,將李牧撤換。


新任的將領指揮不了李牧的軍隊,偶爾幾次出兵也無法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反而傷亡不小。


幾次戰鬥下來,趙王被迫將李牧派回。


李牧開始拒絕上任,在得到趙王不會幹涉用兵後才回到部隊。


見李牧回來,趙軍士氣高漲。


經過幾年的訓練,李牧已經練成了一支十多萬人的強悍精兵,讓人望而生畏。


這邊,匈奴人還茫然無知,一味認為李牧無能。


南下期間,匈奴非常囂張,甚至圍繞著趙軍營壘亂轉、表演馬術、斬殺捉到的零星戰俘、公開姦淫捉到的趙國婦女,對趙軍百般羞辱。


此時趙軍從上到下群情激奮,發誓要和匈奴決戰,保衛國家和人民。


這樣一來,趙軍如何能夠不勝?







見時機已經完全成熟,李牧終於開始了戰略決戰。


通過潛入匈奴陣營的間諜情報,李牧得知匈奴各部落再次集中起來,又聯合東胡和林胡,共計10萬騎兵,準備南下再次攻擊趙國。


確認情報的準確性以後,李牧開始了作戰部署。


戰役的關鍵,在於要將匈奴人引入趙國境內以合圍殲滅。這並不容易,為此李牧用盡方法迷惑敵人。


首先,他命令大批牧民驅趕數千牲口在邊境放牧。


匈奴騎兵一來,這些牧民奉命丟棄牲畜逃走。匈奴先鋒虜獲大量牲口,認為此次趙國並沒有準備,興奮之餘讓余部迅速傾巢而來。


不過,匈奴人終究是馬背上的戰士,開始還是比較慎重的。先鋒部隊走走停停,觀察趙軍是否應戰。


在這種情況下,李牧命令數千老弱趙軍攔截,許敗不許勝。


這數千人剛和匈奴先鋒交手,就大敗,丟盔棄甲逃走,匈奴人追擊斬殺了一通,大獲全勝。


由此,本來就極度輕視李牧和趙軍的匈奴人,認為趙軍又會不戰而逃,更是沒有任何顧慮。


各部落都急於先一步進入趙國搶奪戰利品,不覺放棄謹慎,瘋狂搶先南下。


於是, 10萬匈奴騎兵,浩浩蕩蕩、昂首擴胸,殺入趙國境內。


這邊,李牧得知匈奴人中計,立即集中了全部精銳主力迎戰: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於衝鋒陷陣的精銳步兵5萬人,善射的弓兵10萬人。


這些部隊訓練多年,戰鬥力極強,士氣更是高漲到極點。


官兵紛紛表示,不需要任何獎賞,也要入侵的殘酷敵人決以死戰。







於是,匈奴大軍首先遭遇了趙軍正面的主力。


李牧這麼多年來示弱的結果,讓匈奴人狂妄到了極點,根本不把趙軍放在眼裡。匈奴人認為只要全軍一次衝擊,趙軍一定會潰不成軍,夾著尾巴亂竄。


數萬匈奴騎兵耀武揚威的集結起來,向李牧的正面猛烈衝來。


按照以往的戰術,匈奴人衝擊到趙軍的陣前,立即射出大量的弓箭,通過遠程火力先重創趙軍。


沒想到,此次迎接他們的是趙軍10萬精銳弓箭手。


這些弓箭手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更有強弓硬弩以及金屬箭頭,更有甲防禦敵人弓箭的衣甲。


雙方激烈對射中,匈奴騎兵完全不是對手。


在趙軍可怕的箭雨下,匈奴騎兵一片片的被射死。匈奴射過去的箭雨,卻軟弱無力,動搖不了趙軍的陣腳。


匈奴人極為震驚,這是以往多年戰爭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下子就懵掉了。


不過,匈奴人畢竟是英勇的戰士,。


無奈之下,他們立即轉為猛烈的衝鋒,試圖近距離肉搏,衝散趙軍的箭陣。


在沒有馬鐙的當年,騎兵近距離肉搏非常危險,這完全是敗中求勝的方法。


沒想到,衝鋒的匈奴騎兵,卻遭遇了1300輛趙軍的戰車。


這是古代的坦克,趙軍戰車不可能可以利用車速進行激烈肉搏,上面的弓弩手還可以持續射箭。


戰車兵可以站在車輛上揮舞兵器,雙腳可以借力,而匈奴騎兵一旦武器打空,往往會落馬摔死。戰車的長戈可以達到2米,而受技術限制,匈奴騎兵戰刀才不過半米長。近戰也完全是一邊倒!


在趙軍戰車衝擊下,匈奴騎兵遠程近程都不是對手,很快潰不成軍。







在正面交鋒的同時,李牧迅速派出精銳步兵和騎兵進行兩翼包抄,切斷匈奴人的後路。


這裡是趙國境內,趙軍對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1萬3000名騎兵首先行動,擊潰了匈奴後方殿後的小股部隊,一舉切斷了退路。


稍後,趙軍精銳步兵也紛紛趕到,配合騎兵形成了完整嚴密的包圍圈。


此時匈奴人才感覺不對,考慮全軍撤退。


遺憾的是,匈奴人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數十個部落只能散亂的互相聯絡,分頭向後撤退。


結果,他們很快撞進了李牧的包圍圈。


此時匈奴、東胡、林胡各部落已經失去聯絡,各部如無頭蒼蠅一樣亂竄。


無論他們撤退到哪裡,都會遭遇趙軍步兵、騎兵和弓兵的迎頭痛擊,丟下大片的屍體。


與此同時,李牧指揮部隊迅速收攏包圍圈,戰車、步兵、弓兵、騎兵巧妙配合,四面推進。


此時,匈奴騎兵又體現出自己的弱點。他們畢竟是武裝化的牧民,能勝不能敗。遭遇毀滅性打擊後,匈奴各部落出現了全線的潰散,部落領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部族。匈奴人分為幾十股,四處亂竄突圍。


於是,下面的戰鬥成為一場單方面屠殺的殲滅戰。


趙軍迅速收攏包圍圈,數日之內就將匈奴騎兵基本殲滅。


此次匈奴、林胡、東胡被殲滅高達10萬之眾,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幾乎將草原各部落的男性掃掉了一大半。


趙國戰場上,到處都是匈奴人的死屍和失去主人亂竄的戰馬。戰國士兵割下匈奴人的首級論功,人頭堆成無數小山。


主戰場十多公里範圍內,泥土幾乎都被染成紅色!


此戰,匈奴、東胡、林胡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隨後十多年再沒有1騎敢於進入趙國境內。


這邊,李牧乘勝追擊,先將蔚縣以北的襜襤部落全部殲滅;隨後,李牧北上大破今天內蒙古東部的東胡殘部,後者倉皇向北不毛之地逃竄;餘下山西北部的林胡被李牧嚇破了膽,單于丟下部落獨自逃亡,余部宣布歸順趙國,林胡消亡。


強大漢朝和匈奴鏖戰200年,才將匈奴打垮消滅。


而李牧同匈奴只進行了1次大仗,就將匈奴幾乎打垮,太牛逼了。







此戰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之一,開創了步兵殲滅騎兵重兵集團的先例。


正常來說,以步兵殲滅10萬騎兵基本沒有可能,李牧卻做到了。


李牧創造的這個經典戰役,不但前無古人,也是幾乎後無來者的。


戰國真正的戰神就是李牧大將軍。


由此,北部戰爭全部結束,趙國得以擊中主力對付南方的秦國。


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虛弱的趙國根本沒有兩線作戰的實力。


隨後的20年,李牧率領趙軍對抗秦國,沒有一場敗仗。其中兩次大戰役,殺得幾十萬秦軍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這樣1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卻沒有好下場。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趙王派遣李牧應戰。


面對王翦、李信等三路秦軍,李牧毫不畏懼,率領主力對陣。由於秦軍多次被李牧大敗,王翦等人對李牧深感恐懼,不敢擅自決戰,兩軍陷入對峙。


王翦自知難以打敗李牧,建議秦王用其他的辦法。







狡詐的秦王立即派人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中傷李牧。


在這種重要關頭,昏庸的趙王中了反間計,認為李牧試圖投靠秦國。趙王召回李牧,下令讓他自裁。


李牧明知道被冤枉,但武德第一位就是忠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於是,李牧毅然用短劍自盡。


李牧身有殘疾,手臂不能轉彎,短劍怎麼都割不到脖子。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李牧仍然顯示出軍人的尊嚴和強悍。他用嘴咬住短劍的頭部,然後猛烈撞擊柱子,短劍刺穿頭部身亡。


李牧死後僅僅3個月,王翦率領秦軍攻破趙國首都邯鄲,趙王被俘,趙國滅亡。







一個殘疾人,戎馬三十多年,攻必取,守必固,獨立支撐衰弱趙國殘局。他北敗匈奴,南潰秦軍,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他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壯哉,李牧大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1912 的精彩文章:

台灣怎麼這麼多女人搞政治?顏值還都不錯

TAG:薩沙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