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站著就能治病,站樁養生就這麼簡單,99%的人不知道

站著就能治病,站樁養生就這麼簡單,99%的人不知道

俗話說「求醫不如求己」。

當今生活,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人們,生活節奏快,生存環境差,快節奏、高壓力讓很多人們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一旦生了病,人們已經習慣了一生看醫生、打針、吃藥。難道人體真的這麼脆弱嗎?其實人體本身就有自我調節和癒合的能力,一些小問題只要足夠重視,自身就能調節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站著就能養生的辦法----站樁。

站樁能夠調節神經機能,調整呼吸,增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作用,因而對神經系統、肌肉系統等以及新陳代謝各方面的病症,可以疏通經絡讓身體調整為一個良好的狀態,特別是急性轉為慢性的病症,都有良好的療效。

下面介紹一下站混元樁的方法:

1、起式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一點很重要,自己不易體會,要讓別人看你是站得掌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允許有內外八字,全腳踏地,肩井與湧泉一線,站好了這一點,足心會有發熱或發麻的感覺。雙手自然下垂,雙眼目視前方(可閉眼進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從思想上做好練功的準備],二是體會氣血的運行,從而進入持樁狀態。

2、站樁

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 ,同時裹胯而曲膝.(雙手的姿勢可隨意,主要是調節身體平衡用的,每個門派的手姿勢都不同,道理都一樣)。

要點如下:

一開始,因為要進入姿勢矯正期,為了保持身體的可弓背,在後期,胯打開後需脊柱正直,是氣機發動的關鍵,此點必須做到。頭正,頦微內收。這是軀幹的要點。

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約30公分。[雙手放在肚臍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體可視個人的情況而定]手略高於肘,肩井要松,這是內力導於稍節的通道。內抱外撐,站到一定程度,自可體會深切。還要做到肘橫腕挺。這是上肢的要點

初學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鬆可試試胯往外打開,腳尖向內傾一點,在外腳背形成支點。初期,膝蓋可向前曲,後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終使小腿與大腿成90度,大腿與上半身成90為最終形態(簡單的說,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樣)。一開始姿勢不可能做到,在長期修鍊後才能做到,也就是說,一開始只是矯正骨骼的形態,使骨骼韌度提高,後期使上半身骨骼矯正,使從腳底下傳上來的能量暢通無阻。

站樁時呼吸自然,身心放鬆[非常重要的一點,練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心態平和,只有這樣站得才會輕鬆。]

在站樁中要留意,如果覺得某一部分「走形」,用雙手的去體會身體左右的偏差,用雙手和身體的距離去體會前後的偏差,必須慢慢就矯正,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有人在旁邊護法那再好不過了,就叫別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體不能動,以免和之前的姿勢有偏差,就盡量不要看。

3、收式

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動作要領

渾元樁要求做到「上懸下沉」「前後撐」「四平」「四到」。所謂「上懸下沉」,指頭頂百會穴要有向上領起之意,似有繩懸一般;頭頂以下部位則盡量隨地球引力放鬆下沉。人體經此上下對拉,促成頭頂百會穴、鼻下人中穴、腹部丹田穴和襠下會陰穴上下對照成一條垂直線。這條垂直線與身體重心的投影線正好重合。做到「上懸下沉」後能鬆開身體各部關節,出現沉肩、墜肘、塌腕、松腰、落胯的形態。所謂「前後撐」,指兩臂含有向前向外的勁,背部含合向後的撐勁,使背、肩、臂、手構成一個呈內合之形、含外開之勁的圓。所謂「四平」,包括頭平、肩平、膝平、腳平。頭平指頭頂平正,頸項順直;肩平指兩肩放平,不聳歪斜,肩平則身正;膝平指兩膝齊平,無前後交錯,無高低不等,無左右歪斜,膝平則腿正;腳平指兩腳掌齊平,腳底全腳掌著地,十趾抓牢。所謂「四到」,指意到、氣到、力到、身到。

每天堅持練習,一個月你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關注二維碼分享獲得更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噓!那些你不知道的寵物另一面……
廣東省造宣統元寶有可能成為出資收藏界中的黑馬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