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典故烽火戲諸侯背後的西周分封制

典故烽火戲諸侯背後的西周分封制

典故烽火戲諸侯背後的西周分封制

——劉無恙

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率領周部族擊敗沉迷妲己美色「以酒為池、懸肉為林」[1]的商紂王帝辛,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周朝國都本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後都城東遷,在東遷之前的周王朝,史稱西周。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周宣王去世,其子姬宮湦即位,是為周幽王。時西周王室實力空虛、天災連年,國力逐年下降,加之西北部族強盛,連連侵犯周室王畿等種種客觀因素,西周已走向滅亡的懸崖上了。

一、褒人獻美女

周幽王即位後不思挽救周朝,反而生活淫亂、任用佞幸。他重用奸臣虢石父,聽信虢石父主張加重盤削百姓以填國庫空虛的建議,實際虢石父貪財好利,大部分剝削進入自己的腰包,引起民怨。幽王為緩解西北邊防壓力,主張諸侯對外抵抗,然西周國力衰弱,不敵西北部族,「日蹩國百里」[2]又大敗西戎,使「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3]。時耿直的褒珦勸諫幽王,但走火入魔的幽王已無心聽取褒珦意見,他將褒珦關押至大牢。褒珦子褒洪德與褒族族人慾救褒珦,而此時正直幽王廣證天下美色,褒洪德獻褒城美女於幽王,幽王大悅,令褒珦以復官爵。

周幽王姬宮湦

二、褒姒的出現

這名女子姓姒。在西周時期,有「姓」、「名」、「氏」、「字」之分,女子只有「姓」,各國禮制又各有所別,根據褒國禮制,姒來自褒城,取名故要姓後置,國籍置前,故此女稱褒姒。

幽王見到褒姒愛之切深,常予珠寶美之,又「更不進申後之宮」[4],遇見新歡的幽王立褒姒為妃,「嬖愛褒姒」[5]的幽王更是不理朝政。但褒姒卻不理幽王的熱心,據說進宮之後,未嘗笑過,「有專席之寵,從未開顏一笑。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觴,褒妃全無悅色」[6]。這時的幽王面對冷若冰霜的褒姒,可能感到了未曾有過的挫敗感。

褒姒(《明刻歷代百美圖》)

三、烽火戲諸侯

歌舞、聲樂、珠寶、美食都不曾打動褒姒的心,這時的幽王向虢石父尋求幫助。虢石父卻看上了邊鎮要塞上的烽火台。本是「有寇至則舉烽火」[7],而幽王在無寇時點起烽火,各地諸侯看到烽火便要發兵勤王,盡諸侯之義務。「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8],褒姒笑了,然諸侯心裡明白自己被幽王戲耍,西周末期,諸侯勢力已經膨脹,天子地位實質是虛無,於是「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9]。

虢石父借幽王寵愛褒姒之勢「廢申後,去太子也」[10],申後父申侯聯結西北部族攻伐幽王。幽王見犬戎兵至,點烽火求諸侯幫助,然諸侯已是不信,固無人出兵。衰弱的西周王室已無力抵抗,宮室成員被犬戎屠殺,又焚燒宮殿。此時的幽王才知道大難當頭,卻已無力回天。犬戎軍「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11],「赫赫宗周,褒姒滅之」[12]西周至此滅亡。

烽火戲諸侯

四、典故的爭議

本文敘說的烽火戲諸侯參考文獻大部分源由《史記》版本,但烽火戲諸侯實則有《史記》和《呂氏春秋》等版本。國學宗師錢穆說:「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13],烽火戲諸侯的真實性也可待指正。在《竹書紀年》、《清華簡》中也並沒有對戲諸侯的記述。

《竹書紀年》

五、西周分封制

不論烽火戲諸侯典故的真實性,其之所能戲弄諸侯更是西周的典制——分封制的源由。

分封制即天子將土地分給親屬、功臣或先代貴族後裔,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君主稱謂「諸侯」。分封制規定諸侯有服從天子命令、為天子鎮守疆土、隨天子作戰、向天子繳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諸侯在諸侯國內可實行再分封,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不同階級。維繫分封制的是宗法制的實施,宗法制的核心即是嫡長子繼承製,「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蔭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半分;如無別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紹全分」[14]記述的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又有「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15]的內容。在這些典制的影響下,周朝形成「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16]的局面。烽火戲諸侯故事中諸侯們也是在盡自己的義務而被幽王戲弄。

公元前771年,申侯等人擁立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為避犬戎,遷都成周(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烽火戲諸侯是否為真,也不可避免西周的滅亡,這個故事只不過是人們面對周幽王驕奢淫亂的生活的不滿。但烽火戲諸侯已是大部分人對西周滅亡認知的主流,它也可作為研究西周滅亡的對象或西周典制的參考。

出土的西周時期的簋

——劉無恙2018.5.6

注釋

[1]《史記·殷本紀》。

[2]《詩經·大雅·召旻》。

[3]《史記·周本紀》。

[4]《東周列國志·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

[5]《史記·周本紀》。

[6]《東周列國志·褒人贖罪獻美女幽王烽火戲諸侯》。

[7]《史記·周本紀》。

[8]《史記·周本紀》。

[9]《史記·周本紀》。

[10]《史記·周本紀》。

[11]《史記·周本紀》。

[12]《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

[13]《國史大綱》。

[14]《大明令·戶令》。

[15]《禮記·大傳》。

[16]《左傳·桓公二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鑒古今秋月春風 的精彩文章:

蘑菇雲——戰爭中誕生的「藝術品」

TAG:洞鑒古今秋月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