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孩子太累?因為你太追求完美,又放不下攀比,還沒找對思路

養孩子太累?因為你太追求完美,又放不下攀比,還沒找對思路

文|CC爸媽

1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篇文章,寫到一個擅長做飯的媽媽如何把廚房作為最好的早教場地。

人家做個飯的功夫,就給孩子完成了顏色啟蒙(芹菜什麼顏色?土豆什麼顏色)數學啟蒙(給媽媽拿2個西紅柿,3個黃瓜),同時培養了獨立能力(自己拆葡萄粒、洗葡萄粒)、精細動作(切菜、掰菜花)和等待的能力

如果放在兩年前看到這篇文章。

我第一個感覺會是很羨慕這個媽媽。

第二個行動,就會在當晚下廚躍躍欲試,雖然我平時基本不下廚。

第三個結果就是,再一次黑暗料理,過程雞飛狗跳,還煩死了CC在我做飯時的各種打擾。

最後鬱悶的收場,然後自責後悔,覺得自己真的不是一個好媽媽,別說早教啟蒙了,連給孩子準備一頓可口的飯菜這種事我都做不好。

我見過有媽媽給孩子準備的飯色香味俱全,一周2次牛肉、3次深海魚、4種海產品、5種豆製品…搭配不要更合理。

但,對於不熱愛食物、也不喜烹飪的我來說,真的不行,每天一盒牛奶這種必備基礎款,還偶爾忘了讓她喝,至於每周吃到幾次魚?就看運氣了。

真的很奇怪誒,一個家庭主婦,不喜歡、也不擅長做飯,就足以讓自己感到很罪孽了。

但是現在,我已經理智多了。

感覺只是:她好棒。

然後,沒有然後了。

因為我已經明白了,自己能不雞飛狗跳的做完一頓飯就阿彌陀佛了,還想在這期間佛系的完成早教和啟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我並不因此就不是一個好媽媽。

當然,這是修鍊了幾年才有的覺悟。

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我試過,然後碰的頭破血流的回來了,才肯承認,我確實做不了一個完美媽媽。

2

我想每個媽媽都有擅長做的事,和不擅長常做的事。

對我來說,給孩子準備飯,這麼簡單、而且理所應當的一件事,就是我很不擅長的。

CC姥姥常常覺得CC碰上我這麼個媽太可憐了,就會拿罐裝食物和意麵糊弄她。

所以CC上幼兒園之後,姥姥有種「終於擺脫了你媽,奔上小康人生」的欣慰感。

連CC懂事之後都跟我說:媽媽,你要是做飯,我就更喜歡你了。

我只能回復她:抱歉呢,媽媽真的不擅長這個,你目前喜歡我這麼多,就夠了。

我覺得做父母不焦慮的第一步,是看清自己:

你的優勢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缺點中,需要改正的是什麼?隨它去的又是什麼?

拿我自己舉幾個例子:

我的優勢:我擅長給CC讀繪本,我擅長帶她做遊戲,我擅長跟她談心。

我的劣勢:脾氣急,暴躁,做不好飯。

那麼劣勢里脾氣急、暴躁就是需要改正,或者說克制的。

而做不好飯,在我的理念里,是可以隨它去的。

畢竟我只是不擅長把飯做好吃,但是也沒因此餓著CC啊,在這個營養過剩的年代,我覺得,她也不至於缺營養吧。

(當然,這個想法也是很主觀的,我認為隨便吃點什麼只要填飽肚子就好,姥姥卻覺得沒有什麼比精心準備各種營養食物讓娃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所以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問你自己。

養孩子時間越長,越清醒明白,我等凡夫俗子,若說為了娃修正修正可以,但是想要事事做到完美?太難了。

當你看到別人為了孩子變著法做出的美食,連你都看的流口水時,就會覺得內疚,我的孩子真可憐啊,為什麼我做不出可口美味的飯呢?

當你看到有媽媽平時陪伴里就把娃培養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連你都看的羨慕,就會覺得內疚,我為什麼沒有給娃藝術啟蒙的能力啊?

當你看到朋友帶孩子去各國旅遊見世面,你又會覺得,為什麼我不能提供給孩子這樣增長見識的機會呢?

自己不甘心當不成一個完美的媽媽,同樣的也不能忍受孩子沒成為一個完美的孩子。

看到朋友圈有的孩子2歲就會玩拼圖了,專註力一小時以上不在話下,拼圖買起來,帶娃玩起來。

結果發現自家孩子跟剁了尾巴的猴子一樣,坐一分鐘都困難,拼一塊問一句,不自己思考這件事真是煩死了。

看到朋友的孩子畫畫已經有模有樣了,突然發現好像自己還沒開始繪畫啟蒙,趕緊張羅起來,結果也是幾天的熱度,粉墨登場幾天之後,就躺在柜子里吃土了。

最後你一方面覺得孩子不爭氣,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這個媽媽當的不稱職:為什麼娃都兩歲了,專註力和畫畫都不行?為什麼這些我沒想著提前抓起來啊?

媽媽啊,你的名字,叫焦慮。

3

我很明白這種不想自己孩子落後的心情,所以我也不會給你灌迷魂湯、站著說話不腰疼,勸你不要跟別人家的孩子攀比,讓你的孩子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長大…

因為,我自己也做不到這樣的平常心。

別人家的孩子不是洪水猛獸,如果你心態擺正,別人家的孩子是很好的參考物,也是自己孩子進步的動力。不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你看到同齡的孩子能到達這種程度,才能明白這個年齡的孩子是可以有多大潛力的,畢竟,我們都是頭一次養孩子,我們也不知道他潛在的能量有多大。

如果他確實有某些天賦,錯失了,也是父母的失職。

不能埋起頭來當鴕鳥,打著「快樂就好」的借口不作為。

畢竟那些小時候,只要求孩子快樂就好的家長,長大以後,多半都是會後悔的。

精細動作、專註力、忍耐性等等這種以後必備的能力確實是在孩子成長初期需要培養的。

我們不能說專門的去訓練,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有意識的去培養,對孩子一定是有好處的。

具體怎麼做呢?

1、找幾個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方向。

2、找幾個你特別在意的能力或者說啟蒙方向,比如說專註力、想像力、精細動作能力、大運動能力或者藝術啟蒙,音樂啟蒙,數學啟蒙。

3、然後,比較有規劃的去做這件事,這樣才不容易爛尾,也不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拿我家舉例,現在我陪伴CC的時間只有幼兒園放學之後,說實話,每天都很短,除了每天帶她在戶外瘋,回家之後,我一般會有規劃的引導她參與一些活動。

周一藝術啟蒙:給她準備手指畫顏料、蠟筆、水彩筆等等工具,每周輪換著來。

周二搭建能力培養:給她準備磁力片、積木、樂高等等玩具,每周輪換,當然也可以混著玩。

周三專註力訓練:給她準備拼圖、一些專註力的繪本,也是輪換著來。

雖然按周一周二周三這樣排生硬了些,但是初期,我還是建議這樣堅持一段時間。

當然不一定每周二就必須要搭建,周一跟周二可以換,但是一周大的方向不要變,這確實是最有效的讓自己不焦慮和可持續的辦法。

否則,今天想起來玩個積木,又突然想到已經兩周沒畫過畫了,你每天都會覺得好焦慮。

等這種方式成為一種習慣和常態的時候,可以再靈活調整。

如果是3歲前的寶寶,白天陪伴時間夠長,還可以按照一天的時間來更靈活的安排。

比如早起先音樂啟蒙,早飯後可以精細動作訓練(串珠、搭積木),然後帶下樓撒歡運動,下午藝術啟蒙等等。

這只是舉例,因為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擅長方面,每個媽媽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期待方向。

而且安排不是滿滿當當排滿孩子的一天,是給他自由的前提下,滿足你想要孩子擁有的那些能力(當然也是對孩子有意義的能力)

這不是讓你一定按教科書養孩子,而是學習教科書的思路,有條理的安排生活。

相信我,如果你這麼做,你會覺得每天都很充實,更重要的是,不會終日焦焦燥躁,最終碌碌無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爸媽 的精彩文章:

失控的媽,暴走的娃,還有救嗎?
請問養娃後你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爸爸好像死了…

TAG:CC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