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晚飯花 |汪曾祺

晚飯花 |汪曾祺

晚飯花


汪曾祺




這是一條南北向的巷子,相當寬,可以並排走兩輛黃包車。但是不長,巷子里只有幾戶人家。


西邊的北口一家姓陳。這家好像特別的潮濕,門口總飄出一股濕布的氣味,人的身上也帶著這種氣味。他家有好幾棵大石榴,比房檐還高,開花的時候,一院子都是紅通通的。結的石榴很大,垂在樹枝上,一直到過年下雪時才剪下來。陳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 


東邊,靠北是一個油坊的堆棧,粉白的照壁上黑漆八個大字:「雙窨香油,照庄發客」。 


靠南一家姓夏。這家進門就是鍋灶,往裡是一個不小的院子。這家特別重視過中秋。每年的中秋節,附近的孩子就上他們家去玩,去看院子里還在開著的荷花,幾盆大桂花,缸里養的魚;看他家在院子里擺好了的矮腳的方桌,放了毛豆、芋頭、月餅、酒壺,準備一家賞月。 


在油坊堆棧和夏家之間,是王玉英的家。 

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親在縣政府當錄事,每天一早便提著一個藍布筆袋,一個銅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學。王玉英整天一個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門道里做針線。 


王玉英家進門有一個狹長的門道。三面是牆:一面是油坊堆棧的牆,一面是夏家的牆,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牆。南牆盡頭有一個小房門,裡面才是她家的房屋。從外面是看不見她家的房屋的。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進太陽。夏天很涼快,上面是高高的藍天,正面的山牆腳下密密地長了一排晚飯花。王玉英就坐在這個狹長的天井裡,坐在晚飯花前面做針線。 


李小龍每天放學,都經過王玉英家的門外。他都看見王玉英(他看了陳家的石榴,又看了「雙窨香油,照庄發客」,還會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飯花開得很旺盛,它們使勁地往外開,發瘋一樣,喊叫著,把自己開在傍晚的空氣里。濃綠的,多得不得了的綠葉子;殷紅的,胭脂一樣的,多得不得了的紅花;非常熱鬧,但又很凄清。沒有一點聲音,在濃綠濃綠的葉子和亂亂紛紛的紅花之前,坐著一個王玉英。 


這是李小龍的黃昏。要是沒有王玉英,黃昏就不成其為黃昏了。 


李小龍很喜歡看王玉英,因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長得很黑,但是兩隻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個很好看的身子。紅花、綠葉、黑黑的臉、明亮的眼睛、白的牙,這是李小龍天天看的一張畫。 


王玉英一邊做針線,一邊等著她的父親。她已經燜好飯了,等父親一進門就好炒菜。 


王玉英已經許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錢老五。大家都叫他錢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錢老五,有輕視之意。老人們說他「不學好」。人很聰明,會畫兩筆畫,也能刻刻圖章,但做事沒有長性。教兩天小學,又到報館裡當兩天記者。他手頭並不寬裕,卻打扮得像個闊少爺,穿著細毛料子的衣裳,梳著油光光的分頭,還戴了一副金絲眼鏡。他交了許多「三朋四友」,風流浪蕩,不務正業。都傳說他和一個寡婦相好,有時就住在那個寡婦家裡,還花寡婦的錢。 


這些事也傳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連李小龍也都聽說了嘛,王玉英還能不知道?不過王玉英倒不怎麼難過,她有點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過去,他就會改好的。她看見過錢老五,她很喜歡他的人才。 


錢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邊。他成天不在家,門老是鎖著。 


李小龍知道錢老五在哪裡住。他放學每天經過。他有時扒在門縫上往裡看:裡面有三間房,一個小院子,有幾棵樹。 

王玉英也知道錢老五的住處。她路過時,看看兩邊沒有人,也曾經扒在門縫上往裡看過。 


有一天,一頂花轎把王玉英抬走了。 


從此,這條巷子里就看不見王玉英了。 


晚飯花還在開著。 


李小龍放學回家,路過臭河邊,看見王玉英在錢老五家門前的河邊淘米。只看見一個背影。她頭上戴著紅花。 


李小龍覺得王玉英不該出嫁,不該嫁給錢老五。他很氣憤。 


這世界上再也沒有原來的王玉英了。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長按

二維碼

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的精彩文章:

雨過不知龍去處, 一池草色萬蛙鳴
你有沒有錢? | 李敖

TAG:經典短篇閱讀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