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中?

為什麼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中?

近來,根據Gartner關於IaaS和PaaS的趨勢分析報告,寫成了以下三篇信息提供類文章(點擊如下鏈接,即可瀏覽文章)

《活著:IaaS十年 — Gartner的IaaS魔力象限十年全景圖》;

《集大成者,iPaaS — Gartner五年點評雲計算iPaaS》;

《aPaaS為王,雲應用起舞 — Gartner的aPaaS魔力象限五年一覽圖》

寫這些文章的目的是:搜集、整理並提供Gartner的分析報告,提供雲計算相關的趨勢發展信息,便於IT同行的閱讀,同時,也期待著與業界人士展開討論。

文章發出後,引起了一些同行的興趣,並展開了相關討論。現在,將一個問題的討論和尋求答案的過程記錄於此,分享,是為了共同的學習和提高。

這個問題是:為什麼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中?

弘毅提出疑問,作答失之偏頗

在《aPaaS為王,雲應用起舞 — Gartner的aPaaS魔力象限五年一覽圖》文後,弘毅留言,提出了如下問題:

一直都沒有明白為什麼開源領域的PaaS Cloud Foundry 商業版公司Pivotal不在這個裡面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這也是自己心中的疑問。懷著基於給出答案的心理,急匆匆地在網上搜索了一番,便給出了如下的答覆:

我個人的看法:Gartner對Pivotal Cloud Foundry頗有微詞,認為:「Developers Will Love This! Ops... Not So Much.",回頭髮個朋友圈帖文,再討論一下。

作出這樣的回復,是由於在Gartner Peer Insights門戶網站上找到的信息(網址為:https://www.gartner.com/reviews/review/view/386537#sub-head)。那是對「 Pivotal Cloud Foundry」的Vendor Overview(供應商概觀評價),其標題為:「Developers Will Love This! Ops... Not So Much."(意為:開發人員會喜歡這個! 且慢 ... 不見得)

需要說明的是,在Gartner報告中,描述的是IT行業分析師對IT公司及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看法。在Gartner Peer Insights門戶網站上展現的,則是使用I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直接用戶的觀點和評價,也是可信度極高的。

如上圖所示,客戶對Pivotal Cloud Foundry的Cons(反對意見)是:

Not enough focus on operational aspects of the platform(在平台的運營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

Unable to use multiple cloud providers at the same time(無法同時使用多個雲服務提供商的服務);

Limited integration with Active Directory for user management(只能與Active Directory進行有限集成以施行用戶管理);

Lack of transparency on security related issues(在安全相關問題上缺乏透明性);

然而,眾所周知,每個產品都會存在缺陷和不盡如人意之處,這些Cons與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未必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更不能武斷地認為這兩者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不僅如此,在客戶評價中,不僅有Cons,還有Pros(贊成意見),如下:

Heavy focus on simplify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treamlining code deployment(極度重視簡化開發流程和精簡代碼部署);

Vendor works well with dev teams to help them transition to microservices and cloud native app development(供應商與開發團隊合作良好,助力其往微服務的轉換和雲原生應用程序的開發)

Relatively simple implementation for new customers, especially compared to open source versions(新客戶的平台部署相對較為簡單,與其開源版本相比,尤為如此);

Scalability, performance, resilency(平台的可擴展性,運行性能和彈性俱佳)。

由此可見,客戶對Pivotal Cloud Foundry的評價是較為客觀和全面的,只根據Cons而認為:Gartner對Pivotal Cloud Foundry頗有微詞,進而將其排除在aPaaS魔力象限圖之外。這樣的觀點缺乏直接證據的支撐,是失之偏頗的。

深入討論:aPaaS的細分

為了尋求確信的答案,認真研讀了Gartner的五年(2014年~2018年)aPaaS研究報告,並進行更為深入的信息搜集和分析。

首先,進一步明確了PaaS的分類。Gartner把PaaS分為aPaaS和iPaaS,並進而將aPaaS又細分為:High-Productivity aPaaS(hpaPaaS,高效能aPaaS)和High-Control aPaaS(hcaPaaS,高控制aPaaS)。

讓我們進一步對hpaPaaS和hcaPaaS的定義進行對比和分析。

對hpaPaaS平台,可視之為雲計算平台中的低代碼開發平台(Low Code Platform)。低代碼開發平台,是指無需編碼或僅用很少代碼(No Code or Low Code)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的平台。這種平台,通常都會提供可視化的設計工具,基於此,快速地搭建應用界面、設計數據模型、創建業務邏輯和工作流,最終生成雲計算應用。

也就是說,hpaPaaS支持無代碼或低代碼的圖形化模型驅動的開發模式,這使得專業和非專業開發人員都能夠快速地構建和部署雲原生(Cloud Native)的應用程序(即:雲計算化的應用程序),使用hpaPaaS平台,企業可以高效地構建具有典型雲計算特徵的業務和生產應用程序。

hcaPaaS平台支持多種第三代編程語言。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各種框架(Framework)去構建應用程序,但是,他們必須自主地去確保應用程序的雲原生性。對如何部署應用程序組件,以及如何將資源分配給這些組件,DevOps人員具有重要的自主控制權。hcaPaaS平台不注重低代碼開發和可視化的設計工具,只適合專業的開發人員使用,基於高度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構建各類高級雲原生應用軟體解決方案。

洞悉aPaaS的發展趨勢

自1995年發布以來,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受到普遍的認可,已經成為判斷各種新技術演變的重要參考依據。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縱軸,表示公眾對於某一新科技的期望值。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橫軸,表示時間。對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Gartner諮詢公司將其分成5個時間階段:創新引發期 (Innovation Trigger)、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穩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實質生產的高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如下三圖為Gartner分別於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發布的PaaS技術成熟度曲線。可以看到,在這三年里,Gartner是將aPaaS作為一個整體類別在曲線上加以標註的,尚未將其細分為hpaPaaS和hcaPaaS。

一、2013年

二、2014年

三、2015年

2017年7月,Gartner發布《Hype Cycle for Platform as a Service, 2017》(《2017年PaaS技術成熟度曲線》),在文中,有一個非常明晰的觀點:PaaS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對hpaPaaS的全面接納和強調。

Gartner給出了如下的PaaS成熟度曲線圖,沒有對aPaaS整體進行標註,而是將其細分為hpaPaaS和hcaPaaS,再對兩者在曲線上進行分別的標註。

由上圖可以看出,hpaPaaS已處於「穩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而hcaPaaS則是在「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基於這一趨勢,企業未來的IT技術發展戰略必然是:隨著PaaS技術尤其是aPaaS平台的漸趨成熟和日臻完善,IT技術對企業業務和相關流程的支撐和驅動將變得更加有力,立足於hpaPaaS平台,企業將以業務為導向實現業務流程的自服務(Self-Service)。

Pivotal未入選魔力象限的原因

基於上述的信息、討論和分析,我們探討Pivotal公司未出現在aPaaS魔力象限的原因。

從2014年開始,Gartner對aPaaS進行點評,此後的三年(2014年~2016年),其分析報告的名稱都是:Magic Quadrant for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也就是說,在這三年里,Gartner是對aPaaS整體進行點評,這包括了High-Control aPaaS和High-Productivity aPaaS。

aPaaS供應商是否能進入魔力象限,Gartner不是只看其業界聲譽,而是以諸多衡量標準去進行全方位的度量。

實際上,在Gartner的報告中,已經對此進行了清楚的說明。以2016年的報告為例,其具體文字描述如下:

這段話的大意如下:

公有雲平台市場的許多供應商都沒有出現在這個魔力象限中,因為他們沒有達到營業收入或付費客戶數量的預設門檻,還沒有足夠多的雲計算aPaaS平台實施數量,或者,在2015年9月1日前,尚未充分滿足企業級軟體項目的要求。

表3列出了一些這類aPaaS供應商及其產品。

在2014年和2015年,Gartner分析報告中的相關表述與此大同小異。

由此,可以得出兩點結論:

Pivotal的產品Pivotal Cloud Foundry被歸入hcaPaaS(高控制aPaaS);

從邏輯上,可以很容易推出:在2014年~2016年這個區間,Pivotal公司及其產品Pivotal Cloud Foundry不符合Gartner設定的魔力象限入選標準,所以,沒有出現在魔力象限圖之中;

再來看2016年之後的情況。

自2017年開始,Gartner在對aPaaS供應商進行分析時,注意力就已經完全集中在hpaPaaS供應商上了,魔力象限圖的名稱變成了「Magic Quadrant for Enterprise High-Productivity 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只點評hpaPaaS平台供應商。

Pivotal公司,作為一家hcaPaaS平台供應商,自然就更加沒有理由出現在hpaPaaS魔力象限圖中了。

總結

為什麼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中?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花費了一些時間,找到了可以確信的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知曉了Gartner Peer Insights門戶網站的性質,了解了Pivotal公司的直接客戶對其之正反評價。

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明確了PaaS的種類細分情況,進而研究了Gartnet發布的《2017年PaaS技術成熟度曲線》,既弄清了技術成熟度曲線(The Hype Cycle)的5個階段,也掌握了PaaS未來技術發展的大致趨勢。

基於以上信息,研讀Gartner的aPaaS全球供應商報告,最終找出了Pivotal公司沒在aPaaS魔力象限中的原因。

在追尋某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掌握了一些相關聯的知識和信息。這過程,似新奇之旅,充盈趣味與收穫;這體驗,如佇立於清晨,滿懷欣喜和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ehoo猛虎 的精彩文章:

大眾的「PPT」,老炮兒的「片子」

TAG:Moehoo猛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