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廢棄麥稈也能做畫?還能賣天價?

廢棄麥稈也能做畫?還能賣天價?

在農村,當大片的麥子被收割後,餘下的麥稈成為廢棄物,處理起來總是讓人頭疼。而在浩口鎮的李洋芳眼裡,這些廢棄麥稈卻是不可多得的寶物。

一根根粗糙的麥稈經過十幾道工序,被製成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作遠銷北京、雲南等地,最高價格賣到10萬元/副。

麥貼畫

最早發現於隋唐時期的出土文物中,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它能保持上千年質地不老化、不褪色,健康環保,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李洋芳

潛江唯一一位麥貼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5日,記者來到市非遺中心展廳,看到牆壁上懸掛了近30副金燦燦的麥貼畫,有靈動優美的花鳥蟲魚,也有栩栩如生的古裝人物,還有中國名畫《八駿圖》,這些作品全部出自李洋芳之手。

李洋芳從小喜愛畫畫,受父親熏陶,愛上了這化腐朽為神奇的手工藝。她說,傳統的麥貼畫還是單純的平面畫,後來,經過她不斷摸索,創新技藝,採取多層拼貼、色塊區分等,讓畫面更富立體感和層次感,同時隱藏麥稈的痕迹,使麥貼畫有了更豐富的表現形式,也增添了內涵。隨著「潛江龍蝦」品牌越來越響亮,李洋芳也與時俱進,創作出一批小龍蝦主題的小掛件,深受歡迎。

沒有極大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匠心,是做不出好作品的。一幅大作,李洋芳最少需要花兩個月時間來完成。

材料收集

麥貼畫對原材料的粗細、色澤等都有非常精細的要求,為了保證材料充足,李洋芳還專門種了一畝小麥田。

原材料一般只選取麥稈的1、2節,長度在20cm左右,再根據麥稈顏色進行分類整理,剛成熟的麥稈呈白色,而成熟已久的麥稈則為金黃色。

烙鐵烙色

收集到足夠的材料後,用剪刀將其剖開,用玻璃拋平,再將它們一片片粘貼在硬紙板上。然後根據自己繪製或網上列印的圖樣裁剪輪廓,用烙鐵烙出深淺顏色,小刀雕刻、裁出細節,最後一片片往畫上粘貼出層次。

粘貼細節

李洋芳說,華麗的服飾、動物的毛髮等細小元素都是整個流程里最為繁複的工序。像這個鳳冠上的珠子,最小的直徑只有3mm,要一顆顆裁剪、粘貼;而這幾匹馬的鬃毛就更複雜了,每一匹都要刻上好幾百刀,只要斷一刀,整個都得作廢重來。

如今

李洋芳招收了幾百名學徒,已有十多名順利出師。

今後,她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荷、蝦等具有水鄉園林特色的創作中,將麥貼畫這項非遺藝術更好地與本土鄉情人文結合,不僅將手藝發揚光大,還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秀美潛江。

潛江新聞網記者 曹以成

往期熱門

責任編輯|徐楊 楊菊梅

值班主編|楊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潛江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馬拉松+非遺,不讓技藝變成記憶
蝦博會帶你領略舌尖上的饕餮盛宴!

TAG:潛江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