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在三國中,司馬懿輔劉備,孔明輔孫權,周輸輔曹操,結局會如何?來看看

如果在三國中,司馬懿輔劉備,孔明輔孫權,周輸輔曹操,結局會如何?來看看

如果在三國中,司馬懿輔劉備,孔明輔孫權,周輸輔曹操,結局會如何?來看看。

章武三年(223年)春,劉備病危,託孤於白帝城,他曾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感激涕零,趕緊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後來諸葛亮正是為了這句諾言,六出祁山,討伐中原,最終病死征途。

那如果劉備是託孤給司馬懿呢?司馬懿鐵定會奪權自立,看看他在魏國後來的表現就知道了。

司馬懿的性格沉穩隱忍,不做弄險之事,他要是奪了蜀國政權,不會像諸葛亮一樣多次北伐,而會守境安民,休養生息,先依據天險而自保,再制定長遠的宏觀戰略計劃,積兵蓄勢,等待時機。如此一來,蜀國會存活得更久。

司馬懿和劉備性格差不多。劉備的陰毒甚至超過了司馬懿,想當年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都稱讚: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曹爾。劉備的陰毒,害死了三國頭號英雄――呂布。由此可見,在劉備死之前,司馬懿都是乖乖的輔佐劉備的。當然他的成績不會比諸葛亮差。至於劉備白帝城託孤後,我覺得司馬懿很快就會奪了劉禪的江山。司馬懿篡了權,勢必改國號稱帝。司馬懿建立西晉。司馬懿就是第一任皇帝――晉宣帝。當然是割據曾經的蜀國地盤。

曹操本人就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代梟雄,善謀善斷。曹操一生,其決策並沒有大的失策。唯一一次大敗仗,就是赤壁之戰。即使是赤壁之戰,作為當時的曹操,也沒有決策失誤。當時,操已消滅了袁紹,平定了北方,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南下攻擊劉備,襲取荊州是順理成章的事。追擊劉備,是操認為備乃當世英雄,務必儘快除之。後來,歷史也證明操的判斷是準確的。

周瑜比諸葛亮跟司馬懿年長得多,作戰經驗也豐富得多。恰好與曹操處於同期巔峰時期,可以起到很好的君臣合作!反之,諸葛亮與司馬懿都是活躍在三國後期的。

司馬懿、諸葛亮、周瑜三大謀士可以說是三國最頂尖的謀士,都有經天緯地之才,才華難分伯仲。如果他們變換主子,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魏蜀吳三國的強弱。畢竟三國的強弱是因體制、機制、地理及三大主子的治國理念等因素決定的。

孫權會死的很慘。因為,司馬懿在曹操在世時,發揮的作用不大,孔明也是在劉備死後,才展露頭角的。但周瑜對孫權不一樣,赤壁之戰,很大程度因為周都督的統率,並且周瑜在世時,給孫權提供了很多幫助,所以孫權沒了周瑜,感覺會很慘。

那孔明就能於哥哥諸葛瑾團聚了,可以朝夕相處了。諸葛瞻出生很晚。這樣,孔明可以更好的培養諸葛恪。諸葛恪可是神童。如果有了叔叔的言傳身教,那就不是非保家之子了。以孔明的謹慎忠誠,孫權一定很放心。這樣東吳就會少了很多內亂。有了諸葛家族的輔佐,東吳肯定不會是三國最弱的那一環,將在歷史舞台綻放絢麗的色彩。

諸葛六齣祁連耗費大量資源。司馬不會這麼乾的,坐山觀二虎相爭,積蓄力量。蜀地易守難攻只要守好就可以了,守城也是司馬最擅長的。劉備一死司馬篡位集諸葛六齣祁連的兵力物力一統天下是很有可能的,最後還是屬於司馬家,歷史沒啥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秋萬代 的精彩文章:

為何吳用最終選擇了宋江,而不是晁蓋?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其中有何奧妙

TAG:千秋萬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