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男人三十而立,歷史名人三十歲時都在幹什麼?

男人三十而立,歷史名人三十歲時都在幹什麼?

原標題:男人三十而立,歷史名人三十歲時都在幹什麼?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還說:「立於禮」。綜合來看,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是指言行得當,做事合於禮。不過現代人卻不這麼認為,「三十而立」不再是禮節之分,而特指三十歲時人開始有所成就。


現代人三十歲開始有所成就,那麼古人呢?三十歲的時候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嬴政13歲稱親王,22歲時免掉呂不韋相職,開始執掌權力;23歲時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推行統一戰略;30歲時已滅掉半數國家,並且殺了趙蔥,俘虜了趙王。



項羽23歲時殺死會稽郡守殷通起事;25歲被楚懷王就任命為上將,並滅秦軍主力;26歲霸王天下,分封諸侯;27歲時將劉邦率領的五路諸侯兵馬打得一敗塗地。很多人還在摸爬滾打時,項羽已經走向了人生的巔峰,當然巔峰即深淵,項羽30歲時兵敗垓下,烏江自刎而死。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剛好在30歲這一年於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一介布衣的劉秀到處亂竄,茫然無措,直到27歲時才開始宛城起兵,他的人生開始步入正軌。


歷史告訴我們成名要趁早,三十歲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此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姜子牙出世時,家境敗落,為討生計,他做過屠夫,開過酒館,勉強度日;30歲時還重複著這樣的小市民生活。但姜子牙志向遠大,不忘初心,直到72歲時才遇到求賢若渴的周文王。


劉邦30歲之前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胸無大志;30歲時還在魏國張耳門下做門客,並與其結為知己;之後,張耳成為朝廷的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賦閑在家將近十五個年頭,直到陳勝、吳廣起義,劉邦才開始調整人生的方向,聚眾響應,此時他已經47歲了;然而僅僅三年,劉邦便進抵霸上;八年後,劉邦即帝位,建都洛陽。


蘇洵年輕時糊裡糊塗地混日子,27歲時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 後在妻子的規勸下,才有覺悟,於是發憤學習,但科舉竟然不中;30歲時,蘇洵遊學荊襄,結交師友,閱歷大增;47歲時,才攜二子,三蘇游京,聲名大盛;52歲時,蘇洵才在秘書省謀求一官半職。



歷史告訴我們成名不必操之過急,三十歲正是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的關鍵階段,要心如止水,安之若素,大器晚成未嘗不是一種風景。


三十是人生的一道坎,縱觀歷史,更多的人在三十歲的時候找准了事業的起點。韓信30歲時入股西漢政權,張良30歲時致力反秦事業,曹操30歲時辭去太守之職,轉而謀求人生的另一種出路。


三十既是一道坎,也不是一道坎。對於個別人來說,已經達到人生的巔峰;對少數人來說,日子如常,但內心已開始覺醒;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都還沒過一半,精彩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中的一支僱傭軍,由華人組成,對同胞作戰,還配備自行車
唐朝公主改嫁次數太多,死後與誰合葬成最大難題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