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生自是有情痴:我和《紅樓夢》

人生自是有情痴:我和《紅樓夢》

人生自是有情痴:我和《紅樓夢》

(作者祖父祖母)

主持

湯東亞

一、紅樓一書真名世,千古誰堪仲伯間

唐有傳奇,宋有話本。唐宋以降,中國古典小說進入創作繁榮期,卷帙浩繁,蔚為大觀。其中以「四大名著」和《金品梅》最為膾炙人口,水滸寫義,三國寫忠,金瓶寫欲,紅樓寫情,各自擁粉無數。據我所知,「大旨談情」的《紅樓夢》號召力最大,自嘉慶年間就有「開談不言紅樓夢,讀遍詩書也枉然」之說。目前百度「紅樓夢吧」有三十七萬多人關注,帖子近九百萬篇,可謂出類拔萃,獨佔鰲頭。瞿秋白先生在《多餘的話》最後寫到「曹雪芹的紅樓夢很可再讀一讀」,蕭紅臨終說「我將與藍天碧海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我相信每個紅迷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我的故事和別人有點不一樣。

二、寂寂寥寥鄉野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在三年前,即便是家人,估計也不會知道我是鐵杆紅迷,因為從不和他們談論這些。我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給人印象是獃頭獃腦笨手笨腳的那種,像我這般不懂詩情畫意的人怎麼可能愛上滿紙風花雪月的《紅樓夢》呢?說起來還和我的祖父有關。

祖父很好學,三十年代初就讀于海州師範,在老家那個窮鄉僻壤的小地方算是個文化人,因為第一個孩子夭折於庸醫之手才半路出家改行行醫,他骨子裡最愛的還是文學。記得小時家裡有兩隻書櫥,一個大點的放醫書在小姑房間,一隻小點的放文學書籍,用祖父話說是閑書,在他自己房間。還有很多不常看的線裝書放不下,就用兩塊木板夾住捆得整整齊齊一摞摞掛在牆上。那時家裡開藥鋪,在我上學前祖父都是用藥品包裝盒剪成一張張紙牌寫上字教我認,讀一二年級時對我而言課本上是沒有生字的。記得九歲那年看了第一部長篇小說《七劍下天山》,當時記憶力特別好,至今楔子中的「調寄八聲甘州」還能一字不差的背得出。原來書中有另一個世界,從此一發不可收,家裡能看懂的書籍幾乎都看了。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在四年級結束後的暑假,白天放牛時看,夜裡躲到蚊帳里看,用賈寶玉的話講「就是連飯都不想吃呢」!待到一部書啃下來,三本人文版的《紅樓夢》都成「破菜餅」了!自此《紅樓夢》融入我的靈魂,寶玉摔玉的淚眼,黛玉題帕的輕嘆,湘雲醉卧的嬌憨,多少旖旎的情節都交織在懵懂少年的夢中。

三、祖考今已辭人世,再有疑難可問誰

祖父生前勤儉節約,但是從來不吝於買書,對此祖母頗有微詞。記得有一次中飯時分,看到一個陌生人滿頭大汗的背著一個床單紮成的大包裹來到我家,後面跟著興高采烈的祖父,原來老人家心血來潮一下子買了幾百塊錢的書,僅僅一套新版的《辭海》就花了近兩百,人家看我祖父年邁拿不動給送到家了。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末,一般中學老師月薪才幾十塊錢。為這事祖母不知嘮叨了多少天。

祖父因為看書多,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請教他總不會失望。然而在老人家臨終前的一個月,他竟然因為《紅樓夢》的問題而問我,遺憾的是我當時不能給他解答,對這事至今不能釋懷。

清楚記得那年我讀初三,祖母已經過世,祖父離開舊宅在村西首的叔叔家生活。我清晰記得那是一個深秋的黃昏,晚霞如火一樣燒紅西河堆的樹林,祖父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來到我家,他氣喘吁吁的問我:「東亞,你知道唐伯虎寫過什麼詩是句句有花有月的,和林黛玉的《桃花行》前幾句很像,詩名我記不清了。」我回答他不懂,沒背過唐伯虎的詩。

祖父當時失望落寞的神情令我揪心,要像如今有網路就好了,老人家不會帶著遺憾離開人世。我從此發誓一定要熟讀文本,把能找到的《紅樓夢》資料都看一遍。後來看了俞平伯的《紅樓夢辯》才知道祖父問的唐伯虎詩是《花月吟效連珠體十一首》,可是陰陽兩隔,我再也不能告訴他了!

四、有病不求醫,無聊讀紅樓

一輩子順風順水的人不多,厄運可以隨時造訪任何人。零九年的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令我墮入人生的苦海。

那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室外驕陽似火,馬路幾無行人。和往常一樣午休後我便準備起床上班,忽然腰部一陣刺痛,感覺身子一下子不是自己的了,怎麼努力都爬不起來。隨後幾個熱心同事把我抬到樓下,打車送到上海十院。忙忙碌碌一系列檢查,診斷為腰椎管狹窄。醫生說我還年輕,手術有一定風險,萬一失敗肯定癱瘓,建議保守治療。我當時真的蒙了,因為身體一直強健如牛,從來沒生過毛病,怎麼會這樣?我頭腦一片空白,像剎那間沉入冰冷的海底,幾近窒息。

接下來就是所謂的保守治療,大熱天不能用空調不能吹電扇,最慘的是還要用一種葯枕在腰部熱敷,天天形同受刑,整整一周沒有下樓。

行動失去自由的人難免胡思亂想,如果真的從此站不起來我總不能拖累家人呀!悲觀,絕望,我甚至想到若干種自我了解的方法。要知道我是讀過《紅樓夢》的人,書中尋短志的人不時在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顯現!二姐吞金三姐飲劍,我無金無劍,似乎都難效仿。我住的地方跳下去就是蘇州河,可是怎麼爬得上窗戶呢?再說賈環形容過投井的金釧,頭泡的那麼大,身子泡的那麼粗,去醫院麻煩同事抬上抬下就夠難為情了,總不能再噁心人家吧?看來自沉也不是好主意。先苟活著再說吧!

百無聊賴中,讀書做筆記是我生活的全部。每天看紅樓消遣,看一頁撕一頁,心想不會再看下一次了!一部《紅樓夢》伴我度過那段煉獄的日子。天公垂憐,十來天后我竟然能掙扎著站起來了。今天想來,是舉家食粥著書黃葉村的曹雪芹給了支撐的信念。

五、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前面說了,因為種種原因,《紅樓夢》文本自然爛熟於胸,多少也有點自己的感悟。一二年上網偶然發現百度有個「紅樓夢」貼吧,覺得是很不錯的交流平台,於是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讀書筆記也貼上去。不承想接連有幾個帖子都被置頂加精,尤其一篇《風波不信菱枝弱——嘆香菱》,短短一周點擊就突破十一萬,跟帖五百多個樓層,雖說網上都是自娛自樂,但是給了我繼續寫下去的信心。這裡特別要感謝上海作協的魏鳴放老師,是他鼓勵我到實體報刊投稿,結果第一次投到《文匯報》就刊發了。以後在《靜安社區報》《徐州日報》和《紅迷驛站》《紅樓天地》《素約紅樓》《紅樓夢研究》等訂閱號又陸續發表了一些文章計二十餘萬字。因為這微不足道的成就,二零一六年還被靜安寺街道推薦為上海市五十名閱讀推廣人的候選人,算是對我這些年讀紅的一點認可。

六、四海交情殘夢裡,半生心事斷編中

用陸遊這句詩形容我讀紅樓再恰當不過。紅樓未完,故曰殘夢。孔子學《易》,韋編三絕。我從十一歲初讀紅樓,迄今也已翻爛幾部矣,說斷編也不為過。五湖四海,同為紅迷,結識網路,實為幸事。又因資質愚鈍,每每為書中人物命運困擾,常常夜不成寐。偶爾讀至妙處,或咬牙切齒,或嘻嘻自樂,情思縈逗,幾近痴迷,尤為可笑也!

人情冷暖,聚散無常,《紅樓夢》是最能反映真實人性的作品,我從中既讀出溫暖也讀出凄涼。「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可以說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文學作品比《紅樓夢》更具悲天憫人的情懷!

經常有好心人提醒我寫《紅樓夢》評論是沒有經濟效益的,是玩物喪志。我總是笑笑不置可否。石崇誇富,原憲甘貧,真能做到「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再說讀《紅樓夢》的樂趣實在不是誰都能理解,人生就這麼回事,做自己想做的才是王道。

我愛紅樓,無關風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