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5月29日,國家葯監局發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訂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進行修改。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在《柴胡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中,國家葯監局更是明確做出了詳細要求,首先要求增加警示語,說明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而第二項對不良反應需要增加的內容則是看得人心驚膽戰,過敏反應、全身性反應、皮膚、呼吸、心血管、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都可能出現不良影響。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國葯監更是在第三項【禁忌】中,明確要求註明:兒童禁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這項公告發布後,迅速引起了熱議。要知道,柴胡注射液一度標註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瘧疾等的發熱。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所以,它的應用非常廣泛,但因為它的不良反應、禁忌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之前在說明書上沒有進行詳細說明。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所以它臨床上使用得非常廣泛,更是經常在孩子發熱時做退燒針使用。

它會成為兒科常用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它的使用時間足夠長,柴胡注射液臨床使用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

第一支柴胡注射液誕生於抗戰期間,在太行山根據地一帶,藥品供應困難,醫療資源稀缺,部隊里流感泛濫、瘧疾肆虐,當地最廣泛的藥材是柴胡,最初醫藥人員都是用柴胡研製各種湯藥和膏劑。

但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法帶著湯藥到處跑,為了幫助戰士們有效對抗疾病,醫藥人員在極其簡陋的環境中將柴胡蒸餾提煉出針劑,命名為「瀑澄利爾」。因為它退熱效果明顯,能有效對抗瘧疾,迅速受到了當地軍民的歡迎,得到推廣使用。

1954年,這個葯經過重新評定,正式命名「柴胡注射液」,並投入大批生產,輝煌一時。

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柴胡注射液受到追捧可以理解。

隨著柴胡注射液的推廣,它的不良反應病例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到,過敏性反應、過敏性休克、暈厥等不良反應病例越來越多,因輸液、肌注用藥致死的事故也曾有發生。

正因為事故頻發,國家葯監局才特別進行了說明書修訂。

公告發表後,很多網友表示後怕,因為他們都曾因柴胡注射液而出現過敏反應。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兒童禁用!這款用了70年的退燒藥被禁了,千萬別再給孩子用!

為什麼柴胡注射液會有這麼大的副作用和過敏性反應呢?

注射通常分為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等多種,而退熱葯、抗生素等更多是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是利用肌肉內所含的血管比皮內或皮下豐富得多,把藥液注射進肌肉,會迅速到達全身,效果更快。

靜脈注射則是把藥液直接輸送進血管,效果當然更快。所以很多寶寶發燒時,注射退燒藥,大家會發現孩子很快就退燒,就是這個道理。

但也因為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的吸收更迅速,它的副作用也更大。就拿注射疫苗來說,皮下注射疫苗可能會引起局部反應,比如紅、腫、熱、痛等,但如果是肌肉注射,這些問題則會變成膿腫、潰爛、甚至發燒。

所以修訂柴胡注射液的說明書,明確提齣兒童禁用,從用藥安全來說,這給廣大兒童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但不止柴胡注射液需要兒童禁用,其他的注射液,不管是西藥或是中藥注射劑,大家在決定給寶寶使用時,都要謹慎。

兒童的機體沒有發育成熟,他們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都還在生長發育階段,功能不完善導致的後果就是藥物在孩子的體內無法充分代謝,藥物在成人身上的輕微副作用,在孩子身上就可能引起毒性反應。

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造成的藥物性損害更嚴重。在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從中毒年齡來看,0到14歲的藥物中毒兒童中,1到4歲兒童佔比最大。

很多西藥也一樣會對兒童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國內外都有資料表明,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可能損害兒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多粘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的腎臟損傷;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的腦損傷;四環素、氟哌酸等藥物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的發育;感冒通能引起兒童血尿;滴鼻凈(萘甲唑啉)能引起兒童中毒等。

所以,任何藥物,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在使用時,都要謹慎,那些見效越神速的葯,副作用就可能越大。

很多寶寶的病都是可以自愈的,這些疾病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就完全能戰勝。在寶寶生病時,媽媽需要對疾病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知道什麼樣的情況需要緊張,什麼樣的情況需要詳細孩子,對於那些自限性疾病,就應該讓孩子的免疫力去得到鍛煉,免疫力越強,孩子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這樣說並不是要求大家完全擯棄藥物不用,而是要知道,藥物是專門用於對抗那些兇險的疾病,對於很多常見問題,不需要濫用藥。

可能也有家長會說,孩子生病時,我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開的葯,我可以不用嗎?

這其中確實有很多現實問題,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部分醫生為了規避風險,基本任何疾病都會開一堆葯,裡面不乏各種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導致過量過度用藥。我自己也有經驗,我家仔仔生病時,每次去醫院,一定開一大堆葯回來,抗生素、中成藥,甚至提升免疫力的葯都有。

開藥的權力在醫生,用藥的權力在家長啊!我們才是決定要不要給孩子用藥的人。醫生開回來的葯,家長是有權力選擇不用的。從仔仔第一次感冒發燒開始,雖然每次拿回來一大堆葯,但是只要是常見病,我都不給他吃藥。

所以家長自己,在給寶寶用藥這個問題上,也要謹慎。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能用口服藥,就避免注射。這樣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安全的保護!

藥品是把雙刃劍,對症是葯,不對症是毒。給孩子的葯,一定要謹慎!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專註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