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雨欲來!巨型灰犀牛進場,地方債危機捲土重來!

風雨欲來!巨型灰犀牛進場,地方債危機捲土重來!

來源:米筐投資(mikuangtouzi) 作者:拾葉

1

末日氣息,灰犀牛登場

最近,關於地方債的討論猛然增多,百度和搜狗指數關於「地方債」這三個關鍵字的搜索指數熱度激增。

事情的起因源於前幾日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在北京參加的一場論壇,在談及地方政府債務時稱,賀鏗稱中國的地方債大概是40萬億,但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甚至許多地方連息都還不起。

此言一出,外界一片嘩然。

為什麼大家反應這麼大?

因為在今年年初在財政部發布的《2017年12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餘額情況》里還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為164706億元,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

這邊財政部說地方債規模是16.47萬億,而另一邊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卻稱地方債規模是40萬億。

兩者差額高達23.53萬億,相當於7個福建省去年全年的GDP。如此巨大懸殊,我們到底該信誰?

剛感覺2016、17兩年老百姓接盤買房,把槓桿率從政府頭上轉移到老百姓頭上,結果發現,地方政府債務怎麼還這麼多!

更令我們擔憂的是,如果按照賀鏗的說法,地方政府債務40萬億,那麼再加上中央政府13.48萬億的債務,全國政府債務儼然高達53.5萬億。

這可就不是新聞媒體所報道的政府槓桿率只有36.2%,而是高達64.7%!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國民經濟三大基本部門,居民部門槓桿率從18%飆升到49%,漲了接近三倍,美國的居民部門槓桿率從20%上升到50%用了近40年,中國只用9年搞定!

中國企業部門槓桿率從2008年的98%飆升到156.9%,現在政府部門的槓桿率又在64.7%這麼高的水平。

而槓桿本質是什麼?是債務啊!

你不要給我說我們的債務沒有風險隱患,我是堅決不信的!為什麼賀鏗說有些地方連利息都還不起?

經濟增速下滑,槓桿率持續攀升!

一頭向下走,一頭往上走,請問你拿什麼還錢?

2

政府債務問題的前生今世

說到政府債務,在我國的政府債務中,中央政府的負債率不高。那是因為中央政府參照並且一直堅持歐盟的一個規定——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元區的成員國,中央財政赤字規模不超過當年GDP總量的3%。

所以,我們看現在每年兩會預算方案,中央的赤字規模預算都在3%以下,今年預算是2.6%。

但地方政府可完全不管這個。

因為中央政府是財權大,事權小。而地方政府是事權大,財權小。你要是不讓地方政府高比例負債,那還修不修地鐵馬路了?建不建醫院學校了?還搞不搞CBD了?乾脆別發展了!

所以,既然地方要發展,那就要大幅舉債!現在出了問題就是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太高。

很多人說你看地方政府披露的數據,帳面上看不高啊。

是 !我看國足隊員的數據,我還以為國足能進世界盃呢……

那地方債務問題出在哪兒?

首先,地方政府隱性擔保的債務太大。頭些年,很多地方政府搞融資平台。這些融資平台表面上看是企業債務,實質上卻是政府債務。早在2013年的時候,網上就爆出過地方債危機,上至高堂廟宇,下至尋常人家嚇壞了一幫人。

到了2014年底,中央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等多個防範地方債務風險的文件和管理辦法意見。

並且那個時候,財政部還在改革報告研究中首次提出允許地方政府破產。

一群專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就這樣,2015年政府隱性擔保的企業和項目都被叫停。但是,地方要發展啊。你不讓我舉債我怎麼發展?

於是,到了2016年,地方政府又突破性自主「研發」了兩種增加債務的方式。

第一種:把過去要做的公共產業項目拿到現在來做,這些項目都是企業立項要搞的,但最後是政府進行回購。所以本質還是政府項目。換句話說,這些企業債務本質還是政府債務。

第二種:就是現在很流行聽著很高大上的產業基金。由於我們現在要進行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很多產業要調整,要升級換代。所以政府要扶持一批企業。而扶持企業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於是,政府通過銀行給相關企業擔保,比如很多PPP項目,把這些企業的債務也搞成了政府的潛在債務。

就這麼一點一點,地方政府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重,越滾越驚人!

3

解鈴還須繫鈴人,地方債反危機舉措

中國地方債的利率大約在4%左右。按照賀40萬億地方債的說法,地方政府每年要承擔的利息就高達1.6萬億,再加上每年到期的債務,地方財政壓力是極大的。

怎麼解決?

第一,賣地;第二,收稅。

於是,賣地這事兒我不講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地王怎麼來的?

但高層並不是不知道地方債問題。不管是十九大強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還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三大攻堅戰第一個就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都指向了一點,債務問題。

特別是今年4月2日中央財經委會議重點強調:地方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儘快把槓桿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槓桿率穩定和逐步下降。

說的什麼意思呢?說的其實就是地方債和企業債問題。

監管層講得很清楚,最擔心是地方潛在債務。如果現在不加以抑制,未來會是大麻煩。所以為什麼提出了地方政府官員要終身追究責任?你別想借了錢,玩高了甩給下一任,沒門!

大家有印象的話,2017年底,中央曾叫停了包頭地鐵和呼和浩特的地鐵和機場,並且叫停了一大批基礎設施,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么,你當地的財政收入是多少?你搞這麼多基建工程要花多少錢?你地方政府心裡沒點譜兒么?

這就是寅吃卯糧,先缺後空!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工作意見,有14個城市的地鐵項目被凍結,言外之意就是你沒那麼大的能耐就別搞那麼大的事兒。

到了現在,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已刻不容緩,容不得我們鬆懈了。

2018年以來,地方債發行變緩。不管是銀行,還是券商,完成目標的賣地方債難度很大。

所以為什麼說地方債問題是灰犀牛,因為在大家的心裡,你地方政府的債務信用級別是最高的,但是從今年天津融資平台出事,湖南城投平台整頓,怎麼越來越感覺地方政府的信用還不如一些企業呢?

是我錯覺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股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國家萬億亮劍,你跟不跟?
95億美元!剛剛,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收購案誕生

TAG:A股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