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軼事:秦國統一天下,六國都犯了哪些錯誤?

戰國軼事:秦國統一天下,六國都犯了哪些錯誤?

戰國二百多年,最後以秦滅六國結束。許多人不禁要問,秦國也只是個諸侯國,不論人口、土地、人才都遠遠弱於六國,聯合起來的六國不可能被秦國吞併。其實,秦國之所以能笑到最後,一是秦國的偶然性,二是六國犯了錯誤。

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秦國身邊就會有一個強大的晉國,統一天下就很難實現;如果沒有數代英明的秦王,治國策略偏離軌道,秦國也不會這麼強大。這便是秦國的偶然性,但是除了這個因素,六國所犯的錯才是主因。有人認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1.趙國

三家分晉之後,趙國成為三晉中最有能力阻擋秦國東進的國家。但是趙國偏偏出了一個壯年就退居二線的趙武靈王,不僅如此,他還讓大兒子做代王,小兒子做趙王。之後趙孝成王聽信讒言,不信廉頗,導致長平大敗。最後,如果趙王遷信任李牧,趙國也不會迅速敗亡。

2.韓國

韓國的悲劇是韓非生不逢時。韓非是比商鞅更偉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如果能得到韓王的信任和重用,有一個施展才能的平台,一定能讓韓國強大起來。但是,韓非出生時,秦國大勢已成,而韓國國力卻大大不濟,歷史沒有給韓非時間和空間,這是韓非的悲劇,也是韓國的悲劇。

3.魏國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首霸,而且持續近百年,如果照此下去,完全有可能統一天下。然而,魏國因桂林之戰、馬陵之戰一蹶不振,傑出的人才不斷外流,比如吳起、商鞅、孫臏、范雎等。戰國末期,魏王又將能幹的信陵君罷免賦閑。如此治國,焉能不滅?

4.燕國

燕國國力弱小,又位於偏遠的遼東之地,本來無關大局。可是,燕國卻享受了秦國「遠交近攻」的一切好處。一是燕國弱齊,齊國是東方大國,是秦國的主要對手,燕國卻積極謀劃五國伐齊,佔領齊國五年之久;二是燕國疲趙,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需要休整,可這個時候,燕國對趙國發動了戰爭,打了三年。

5.楚國

楚國是七國中土地面積最大的諸侯國,也是力量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然而,戰國時期,楚國的政治昏庸,明君極少,李園的誤國更是加速了楚國的滅亡。

6.齊國

齊國是傳統的諸侯強國,有明顯的地理優勢。但是,五國伐齊,田單復國之後,齊國就一蹶不振,沒有了當年的雄風。齊國片面吸取五國伐齊的教訓,對韓、趙、魏坐視不救,明哲保身,齊王企圖做五百里封王,可惜,這一切都只是夢。

山東六國都犯了這麼多歷史性的錯誤,焉能不敗?再加上秦國六世英明的秦王,秦一統天下就成了必然。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軼事:呂后為什麼要讓惠帝看「人彘」?
劉邦臨死前,下令處死樊噲,陳平和周勃暗自搭救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