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足口病高發,中醫專家為您支招防控

手足口病高發,中醫專家為您支招防控

又到了手足口病全國爆發的時候了,每年四月到九月這個時間段,也就是春天和夏天手足口病特別猖獗,今年比去年更猛烈一些。最近幾天好幾位銀杏會會員都向健康專員諮詢,家裡的小朋友該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傳播科學靠譜的健康資訊,銀杏會責無旁貸。從中醫角度來說,該如何防控手足口病?有哪些小妙招,咱們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

手足口病一年可多次感染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已有近30年歷史的常見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一般為2-7天,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四季均可發病,一般3月份逐漸增多,5-6月可達到高峰,該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快的特點,極易造成暴發流行。

手足口病的癥狀表現

絕大部分手足口病為輕型病例,臨床主要癥狀為手、足、口、肛周以及手肘、膝關節處有皮疹,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可伴有發熱、咽痛、倦怠、乏力等癥狀,預後良好。僅少數病例由於病毒侵犯重要臟器,如大腦、心肺等,臨床表現為腦炎、心肌炎、肺炎和神經源性肺水腫等,此種病例大多病情重、進展快,甚至會出現死亡。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年版)》,指導醫療機構開展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其中設「中醫辨證論治」章節,指導中醫分期辨證論治該病。

《指南》提出,該病屬於中醫「瘟疫、溫熱夾濕」等範疇,傳變特點具有「衛氣營血」的規律,應分期辨證論治。《指南》將該病分為出疹期的濕熱蘊毒、鬱結脾肺證證,風動期的毒熱內壅、肝熱驚風證,喘脫期的邪閉心肺、氣虛陽脫證和恢復期的氣陰不足、絡脈不暢證,並列出了每一階段的癥狀、舌象脈象指紋、治法、基本方、加減方等。同時強調,處方藥物具體劑量應根據患兒年齡規範使用,只適用於病症的治療,不適用於疾病的預防。

中醫方葯保健預防

專家指出,在本病流行期間,嬰幼兒應注意勤洗手,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居處宜多通風,勤晒衣被;家長也應注意個人衛生。同時也可使用以下方葯進行保健預防——

1.白菊花6克 生甘草3克 生山楂10克,以沸水200毫升浸泡後加冰糖適量頻飲。適用於素有內熱的小兒。

2.生薏米10克 扁豆10克,加冰糖適量,煮粥調服。適用於素有脾胃虛弱的小兒。

上述兩方劑量適用於3~5歲小兒,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銀杏會溫馨提示您——

即將進入六月,天氣也一天比一天熱,細菌、病毒蚊蟲開始活躍,各種疾病也慢慢找上門,不少人還會出現倦怠、胃口差、體重莫名減輕等現象。還有一些疑難雜症患者,像內科疾病、胃腸疾病,夏季頻繁發作,病情總是反反覆復,相當難受。

夏季預防不當還可能會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同時冬病夏治正當時,此時也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時機!

銀杏會比照國家首長保健制度,邀請知名老中醫,特採用會員名額限定的機制,為會員提供高品質的中醫健康管理,辨證施治,攻克疑難雜症,日常調理保健,機會難得,名額有限哦!

特邀中醫出診專家:任再榮

武警總醫院機關門診部副主任醫師,從事中醫臨床和首長保健工作近三十年,擅長中醫疑難雜症的治療、在肺癌、甲狀腺癌、腎臟病、內科疾病、胃腸疾病、不孕不育,頸椎、腰椎病的診治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經驗。曾榮獲國家二項專利,有「軍中華佗」稱號、全軍中醫藥技術大比武三等獎,發表論文數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尤邁銀杏會 的精彩文章:

TAG:尤邁銀杏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