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抱數字經濟新時代

擁抱數字經濟新時代

互聯網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之一。掀開在互聯網經濟的面紗,我們還會看到,實體經濟傳統產業因為嫁接數字技術而不斷提升效率,精細化的生產又帶來了更高質量的產品,數字技術,讓供需雙方的對接,更加平滑,更加迅捷。越來越多的人,正在享受數字經濟所帶來的紅利。今天,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州貴陽開幕,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數化萬物 智在融合」。

走在街上,我們隨處可見數字化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從社交網路到外賣平台,數字已經深深植根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像便利店這樣的傳統業態,也因為數字技術而改變了模樣。

記者選中了一盒薯片,將薯片放置在指定的結算區域,系統就能快速識別商品種類數量金額等信息,並呈現在屏幕上,實現快速掃碼買單。出門的時候,記者還需要站在門口的感應區三秒,由系統自動識別商品是否完成支付,並開門。

數字經濟對於我們生活的改變是直觀具體的,而在生產領域,數字經濟所帶來的革新,則更加的豐富,更加系統化。前天,隨著最後2000件吉祥物的在廣東東莞的工廠下線,2018俄羅斯世界盃全球範圍的吉祥物全部完成了生產。負責吉祥物生產的杭州孚德品牌管理公司,沒有像以往的授權商那樣早早就開始生產。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電商平台給企業提供了更加細緻高效的商業方案。阿里巴巴中國內貿事業部淘工廠總經理袁煒告訴我們,利用數字技術,企業的各項能力都會被轉化成數據指標,企業也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供需對接,組織生產。

對於這種IP類的產品來說,它本來的準備周期有限,傳統的方式會帶來很大的困難。而我們所做的是把1688平台上大量工廠的數據上線,包括入駐淘工廠的工廠,每一家工廠都會有能力表單模型的構建,我們把工廠的靜態數據、動態數據全面數字化,再跟客戶推薦機制結合起來,就促成了我們的客戶、買家找一個新供應商時的難度降低。

從傳統的逐個洽談、逐漸建立信任,到現在的批量對比,高效生產,大數據為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北京神州泰岳軟體股份有限公司AI大數據副總裁張瑞飛說,數字技術在生產服務環節的效果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提高效率,另一個就是節省成本。

數字在這發揮的作用,第一,能夠更加高效。比如銀行通過對它的高凈值客戶的挖掘,可以把原來四個月到半年的周期降低到兩周,甚至更短的時間,做出同樣的效果。第二,更加省成本。他可以把成本通過一些更精準的方式,控制在原來傳統方式成本的大概10%左右。

成本的降低對於企業的作用是巨大的。阿里巴巴中國內貿事業部大企業採購負責人方向華今天告訴我們,電子商務平台可以讓企業節省採購成本10%以上,採購時間也將明顯縮短。

我們平台上已經入住了200多家百億級的大企業客戶,包括央企、省屬國企、大型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每年的採購規模超過1000億,詢價單的規模超過60萬張。幫助到大型企業降低採購成本,提升採購效率。以大型央企中鐵四局集團為例,從2013年起開始做數字化互聯網採購轉型,目前累積的採購規模近百億,全局共有25家子分公司,1241個項目參與到網路採購中,平均節約成本10%到15%,較傳統招標採購,節約了30%到60%的採購時間。

在消費領域,從寫信到電子郵件,再到微信微博;從在路邊伸手打車,到現在手機上叫車,數字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面貌,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把數字技術在這當中的作用總結為「超越時空」。

有一些傳統行業它是受到資金、空間的限制,很多事情實現起來,成本非常高。數字技術出現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時空。

展望未來,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必然繼續為實體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的來源,則來源於數據的共享和交換。張瑞飛說,數據交換和共享所帶來的紅利,將在接下里的5年時間,有充分的表現。

最大的契機在於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的碰撞過程中產生價值。舉個例子,比如在浙江辦社保的時候,以前需要六天時間,當我們把數據共享了之後,可以縮短到十分鐘,這就是價值的變化。在五年內,我覺得這個過程會逐漸完成。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個過程當中,數字帶來的最大價值就是釋放生產力和提高效率。

記者:張子雨、南美旭(實習)

責編:吳 桐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圖片來自網路,向原作者一併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之聲 的精彩文章:

警惕!傳銷又出新花樣,「民間互助理財」是騙局
降溫+雨雪+大風…看完這周的最新天氣,小編一哆嗦

TAG:經濟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