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僑」改稱「僑民」?「去中國化」,台當局又盯上了華僑

「華僑」改稱「僑民」?「去中國化」,台當局又盯上了華僑

日前,台灣當局有關部門將相關行政規定用詞「華僑」改成「僑民」。

對此,國台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5月30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改名」,實際上是在搞「去中國化」,他們走到了華僑的對立面。這種做法既改變不了華僑的中華民族屬性,也不會得到廣大華僑的認同。

安峰山強調,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骨肉兄弟。長期以來,維護台灣同胞包括來自台灣地區的華僑在海外的正當權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一貫的做法,也得到了台灣同胞的高度肯定和讚揚。

我們的有關機構將繼續加強同海外台胞華僑的聯繫,在危急關頭替他們遮風擋雨、排憂解難,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台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5月21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約2個月前將相關行政規定中的「華僑」改用「僑民」,是採用「憲法」用語,以「憲法」精神、相對中性字眼來包容「華族」、「台僑」等不同的名詞。

台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

此舉引起了島內外反對聲浪。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如果改稱「僑民」而非「華僑」,全世界各國都稱「僑民」,到底是誰的「僑民」?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改稱「僑民」是製造族群對立、政治操作,實際上是限縮,而非中性、包容。

台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出,

台灣「僑委會」把沿用已久的「華僑」改成「僑民」,新名詞看似「中性」,卻暗藏政治用意,其來有自;表面上說可以同時涵括「華僑」與「台僑」,其實是將原已是最大包容共通性的華僑,硬生生地給切開、分化出其他的「僑種」。

文章表示,從定義內涵上來看,華僑的「華」指的是民族、血緣、文化上的同源,當然包含「台僑」在內,硬要切出台僑並列,反而變成了「華僑本無事,政治自擾之」。

該稱「華僑」或「僑民」?是稱中國或大陸?全都看是自稱或他稱,其實一點也不複雜,而是民進黨當局自己心中有鬼,「逢中必反」、「見華便怕」,所以「仇中」之後,現在又加上「恐華」,兩症齊發,自然華僑也就遭殃了!

澳門《新華澳報》24日發表富權的評論文章說,

蔡當局以兩面派手法推動「漸進式台獨」的最新一個例子,就是在其僑務政策及實務上,正式行文將「華僑」改稱為「僑民」。去掉「華」字,因為「華」是中國的簡稱,因而就是「去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步驟;而又不敢以「台」字取代,而是採用了據說是「較為中性」的「僑民」,是為了避免像陳水扁那樣得罪其幕後大靠山老美,及「刺激」及「挑釁」中國大陸。

台當局此舉也引來海外僑界一片反對聲浪。海外台灣鄉親也對此紛紛發表聲明,譴責這一舉措。

小僑想說,無論台當局如何「改名」,血緣、歷史、文化、親情無法改去,這樣的舉動必將失去人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台灣網、環球網

編輯:冉文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僑網 的精彩文章:

注意!美國計劃對部分中國公民實施簽證限制,將影響這些人……
白人嫌犯當街槍殺中國留學生,卻可能只判幾年……正義何在!

TAG:中國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