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夏盈:自己剛剛經歷完「忽而今夏」的時期

趙夏盈:自己剛剛經歷完「忽而今夏」的時期

《忽而今夏》

章遠:「你生命中還會有很多很多個夏天」

何洛:「但是沒有一個,會像這個一樣」

這個世界上跟你思想契合的人有許多

但最後能走到一起的,總是彼此合適的

有些事

不能強求

一旦強求了

它就像是柔軟的東西握在手裡

越使勁越會變形

——《忽而今夏》

這裡有好多你熟悉的情節,熟悉的畫面。純凈得讓人嫉妒的青春歲月,有一種感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叫「何洛」的女孩、叫「章遠」的男孩,在我們最意氣風發青春年華的時候遇見。

因此,林贊專訪了編劇趙夏盈,以下為專訪文字整理:

Q

1、您編劇的電視劇《忽而今夏》正播至尾聲,本劇改編自明前雨後的同名小說,這部戲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IP,是什麼情況下讓您想讓這部小說搬上熒幕?這部小說最打動您的地方是什麼?

趙夏盈:

最初是製片方找到我,然後我去看了小說,發現小說里有一些東西能夠打動我,而且它所描述的情感跟我產生了共鳴,就決定寫了。

我已經很多年看國內小說不會哭了,更不要說是青春文學,但在書的中後段,看到章遠和何洛海天一方後兩人重逢,就被這種感情的真切和描寫的真實打動了。

Q

2、在現階段影視市場中,IP改編的成功與否一直是一個能夠預測卻難以把握的巨大難題。您是如何把握原著進行改編的?

趙夏盈:

我覺得IP改編,首先投資方會有一個預期,但最終成功與否可能與這個IP有多大的粉絲基礎無關,而與你的完成度和改編成功與否密切關,因為這幾年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之前並不引人注目的IP項目開發後,獲得了比原著小說大得多的關注。

說那個基礎有多好?不見得,重要的是怎麼改編,怎麼開發,怎麼運作。因為相比電視劇的收視群來說,原著粉是個太小的比例了。

改編的原則,我覺得沒有一定之規,不同的作品不同對待,也在工作中不斷地修正,但就我現在的認識來說,希望是保留原著精神內核,和人物三觀的再創作。

Q

3、原著背景設置在十幾年前,現在已是2018年了,您覺得原著中和當下現實情況的區別在哪兒?發生了哪些變化?您在改編中又有什麼樣的調整,如何保留真實青春的味道?

趙夏盈:

簡單說就是人的差別和物的差別。人的差別體現在對待情感的方式上,可能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小部分人對待感情快餐了些,功利了些。

改編上就是田馨這個人物,但是我們給她安排了趙承傑去搭。呈現了一組人物關係,就是最輕浮的遇上最痴情。一方面是為了戲劇性好做戲,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所呈現的人物情感,其實就是為了和觀眾的內心互動,希望那些裂痕都填滿。

而物的差別,除了美術的置景,減少了年代的還原外,主要表現在演員使用的通信工具上,原著小說兩人的異地的聯繫都是走郵政的,到了我們的改編就加了很多快遞、視頻、即時語音,微信,甚至兩個人同時點開視頻,同看一場電影的橋段。

至於還原青春味道,其實是一個整體性的工作,除了原著小說給了一些基礎外,我們的編劇改編,演員的表演,導演的指導,美術的再現,都在給這件事加分。

Q

4、電視劇講述了章遠與何洛跨越十年的真摯甜酸愛戀故事。「十年」可以跨越一個時代,也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您覺得本劇的「十年」改變了什麼?或者不變的又是什麼?如何有效的建立男女主人公?能讓觀眾喜歡看他們的缺點?

趙夏盈:

十年的時間給劇中人物最大的改變就是他們的成長,幾乎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無論是內因的驅動,還是外因的誘惑。世界給予他們的,都比他們最初想像的多得多。

播出過程中,很多觀眾說這個劇虐,但其實我覺得這個劇很理想主義的,劇中幾乎沒有一個壞人。兜兜轉轉,跨越大半個地球,你最後遇到的,還是最初那個人。而你也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加懂得珍惜,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嗎?

我自己也是剛剛經歷完這個時期,回過頭來看他們,就像看自己身邊的朋友在離開高中十年後的成長一樣的。有的讓你意外,有的讓你欣喜,雖然各中會有遺憾,但大家的生命軌跡都在逐漸地遼闊清晰。

建立人物和獲得觀眾認同的方式,我覺得就是要讓觀眾充分的理解人物。我記得很早時有個朋友跟我說「只要你百分百的理解一個人,你就會愛他。」說「愛」其實或許有些過頭,但是如果你無限度的了解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所求所想,肯定會生出一種悲憫的感情來。類似於物傷其類,兔死狐悲。就會產生一種共情。人跟人之間的誤會大都來自不理解或者不解釋。所以做人物也是一個道理,你要給到這個空間,讓觀眾明白他。就算是他的缺點,他的錯誤決定,只要是觀眾理解了,就會接受他。

Q

5、有些編劇是體驗派,有些則是技術派,您如何看待「體驗」和「技術」之間的關係?當個人風格訴求與資方市場化需求發生衝突時,如何做到求同存異,最終成功呢?

趙夏盈:

我希望自己是情感上的體驗派,劇作上的技術派。(笑)

至於你說的個人訴求和市場需求的,我是覺得不應該有衝突的。

我本科時的班主任吳瓊老師曾有一段話,讓我非常受益,她說「真正的文化工作者要肩負起讓大眾進化的義務,劇場和影院是現代社會的教堂廟宇。觀眾習慣來影院了,你賣精神麻醉劑甚至邪教那一套,圈錢迷信,是罪。」

我覺得她對我們這些年輕的文化工作者可以說是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就是電視劇,網路劇,對我們不應該只是娛樂,消磨時間的工具而已。它其實就像過去匱乏時代一個人手裡的一本書,從頭到尾一集不落,你一個人能看幾本書,幾部劇?所以輸出什麼,是件很重要的事。它跟審查沒有關係,就是你作為文化輸出的小小渠道的自我要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是唯一標準。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個人訴求和觀眾需求應該是統一的。

Q

6、《八月未央》《淘氣包馬小跳》也是您參與創作的作品,在您看來什麼樣的小說適合改編成劇本,您在挑選項目進行創作時,會考量哪些因素呢?在選擇題材上有沒有什麼個人風格?

趙夏盈:

我覺得是不是打動我,這點很重要,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拿到一部作品,肯定會有一種感覺,如果這個感覺是:「我喜歡,而且我能寫。」我就會接。

Q

7、您自身也創作過小說《再見舊情人》,從寫作到上架十天躋身愛情類小說熱銷第一名經歷過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嗎?您覺得一個寫作者必備的素質是什麼?

趙夏盈:

《再見舊情人》是一部中篇小說,從寫完到發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的朋友看完,感嘆我有自由寫作的環境。因為是寫父母的事情,所以牽扯很多真實的經歷。但是我爸爸媽媽給了我這個空間。甚至我媽媽也看了,說了一句話「知母莫若女」我覺得這個寬鬆的維度,可能是別人沒有的。

海明威有句話,說寫作的素質:題材不重要,重要的是誠實。這種誠實可能不是對事實的客觀誠實,那就是《焦點訪談》了。而是說面對你自己的勇敢。哪怕是內心黑暗陰冷的部分。可能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學會掩飾,但是面對寫作,你是必須這樣做的。因為「真」才是藝術的法寶,也是好作品的無二法門。起碼我這麼覺得。

Q

8、電影劇本《我們何時能夠練就堅不可摧的腰肢》、策劃搖滾紀錄片《西搖記》,獲第二屆口述歷史影像計劃"青年組最佳成片"。電影劇本以及紀錄片的創作對於現在您參與編劇電視劇劇本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如今電影劇本進展如何?

趙夏盈:

電影劇本還在那。(笑)

我很喜歡看紀錄片,尤其是國內的一些好紀錄片,描寫醫院的《人間世》,關於高三的紀錄片《高考》還有關於打工詩人的《我的詩篇》,以及很多國內的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他們的作品讓人了解你生活以外的人們的生活狀態,拓寬了我的情感和對他人生命狀態的認知。

Q

9、您覺得電視劇《忽而今夏》的「大眾青春」「中國式青春」最直接的抓手在哪裡?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的?您有沒有創作中的秘訣,可以分享一下嗎?

趙夏盈:

《忽而今夏》前半部分最抓人的地方,肯定是對高三生活核心的把握。也是大家目前肯定的地方,不以戀愛為重心,而讓主角以高考為唯一目標。她的感情,她的奮鬥,都是和高考捆綁在一起的。後半部分是因高考的命運十字口而引發的,地理位置上的位移,以及對情感帶來的改變。

我日常喜歡記一些筆記,生活中遇見的事情,有趣的場景,情節、台詞。覺得特別好的就記下來,分成幾個文檔記錄。開始也會寫一些艱深的道理,一些角度特別的認識。但現在不會這樣了,反而覺得最熨帖的,當下最由衷的,就是最好的台詞。深刻不深刻,漂亮不漂亮,都不重要了。

? end ?

文字 | 林贊

編輯 | 小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贊說 的精彩文章:

演員宋洋談《暴裂無聲》表演
曾美慧孜:在我看來,表演是動物兇猛

TAG:林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