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莫做精神上的「隱形貧困人口」

莫做精神上的「隱形貧困人口」

最近,「隱形貧困人口」在網路上被刷屏,成為不少年輕人的自嘲用語,它是指外表光鮮靚麗,朋友圈裡經常曬「美食」「時尚」「旅遊」「奢侈品」,別人以為活得瀟洒自在,其實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才是生活上的常態。

「隱形貧困人口」代表了一種虛榮、過度的消費觀念,是想通過選擇性地展示生活中「精緻」的一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維護「講品質」「有格調」的生活姿態。然而,展示得再好,也改變不了「吃土」的事實。

精神上的「隱形貧困人口」也是如此,有些人「腹中無詩」,卻總想展現出「書氣自華」的樣子。他們無論走到哪裡,似乎總能「侃侃而談」:中美貿易,他們分析雙方利弊;朝美關係,他們預測局勢走向;人工智慧,他們探討科技前沿。就算是《共產黨宣言》,也能說出不同版本的細微差別。

他們總是擺出一副「涉獵廣泛」「博學多才」的架勢,引來「別人的仰望」「眾人的追捧」。然而,當遇到專業人士深層次追問時,他們立刻就左支右吾,原形畢露。他們只不過將讀過的「碎片化」信息、記住的幾個觀點,裝飾成自己的「深刻理解」。這類人雖然認可學習的重要性,但將「真正學習」付諸實踐的卻是少數,通過學習達到自我提升的更是少之又少。

相比生活中的「隱形貧困」,精神上的「隱形貧困」或許更為可怕。它會產生一種「掌握了知識」的錯覺,讓人沉浸在「精神富足」的虛榮幻象,逐漸對自己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從而喪失本領的恐慌感、能力的危機感。

有的領導幹部發表文章引經據典、講話發言妙語連珠,看似「學富五車、書通二酉」,但其實都是下屬「代勞」。有的機關同志指導工作見解獨特、拔新領異,看似「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實際上從沒有深入一線調研,只不過是向壁虛構、閉門造車。久而久之,這些同志就會產生精神上的麻痹,錘鍊不出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轉化不了真管用的工作實踐,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造成工作上的被動。

擺脫精神上的「隱形貧困」,需要勤於學習、善於思考、不斷積累,需要拿出「滴水石穿、人一我十」的韌勁和恆心。李小龍說過,他不怕一個人會100種功夫,他只怕一個人把一個招式練100遍。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練100種功夫每種都是淺嘗輒止,不能實戰,而把一招練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

學習也是如此,真正的學習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必是一趟艱難困苦的探索。要想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就必須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自律、一種責任擔當、一種精神追求,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艱辛,平心靜氣、潛心鑽研,始望有成。

習主席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會上指出:「我們的幹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當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水平正處於關鍵的「跨越」階段,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只有在學習上持續下大力氣、下真功夫,才能真正適應軍事變革需要,擔當改革強軍重任,才能具備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的能力素質。

基層幹部參閱(ID:hnzs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層幹部參閱 的精彩文章:

TAG:基層幹部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