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與燕子樓,古今如夢,何曾夢覺?

蘇軾與燕子樓,古今如夢,何曾夢覺?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這是一首記夢詞,寫於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蘇軾詞序中自言是夜宿燕子樓時,夜裡夢到關盼盼,故而作此詞。

白居易與關盼盼的故事一直在流傳著,蘇軾到燕子樓時,佳人已去,想必一定會有很多感慨。因而,夜裡才會有如此旖旎纏綿的夢境。

詞的上闋先寫夜景,後述驚夢遊園,故夢與夜景,相互輝映,似真似幻,惝恍迷離。詞中以動襯靜,使本來就十分寂靜的深夜,顯得越發安謐了。夜深人靜之時,人事已歇,自然界卻是生機初展,只是這種生機罕為人見,徒形寂寞而已。在夢境中揭示人與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對比人事之無情,雖則寫夢,實是寫現實。

下闋的「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將詞推向了高潮。蘇軾至徐州前已轉職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對王安石變法的孤憤,仕途上因頻繁遷調而帶來的孤寂之感,都時時向他襲來。因此,蘇軾由自己寫到燕子樓的滄桑和佳人盼盼的杳無蹤影,由人亡樓空悟得萬物本體的瞬息生滅,然後以空靈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

這首詞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說「苦難成就藝術",是十分有現實基礎的。蘇軾仕途不順,心情不暢,思想卻不斷得到升華。他在思考人生尋求解脫之時,寫出了眾多的哲理詞作,令人讀之動容,情感上產生共鳴。古今雖已大變,但人的思想情感卻是相通的。故而,我們都喜歡蘇軾,喜歡讀他的詩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蘇軾與參寥子,莫逆之交,千里相隨
最動聽的情話,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