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格里拉香巴拉

香格里拉香巴拉

香格里拉香巴拉——傳說的傳說

在整理照片和回顧滇藏、川西旅行的時候,香格里拉和香巴拉的關係,以及香格里拉具體位置之爭是縈繞腦海、不吐不快的問題。為此,查閱了《西藏通史》,可惜這本嚴肅的史書里沒有記載這些傳說,再查互聯網,根據網上的文章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歸納,寫下這段文字。沒有時間查出處,所以副題為傳說的傳說。

來源和詞根香巴拉是藏語的音譯。香巴拉,出自藏傳佛教《時輪經》,說以它為名的國度里,疆域狀如八瓣蓮花,中心的邊緣及葉子的兩邊環繞雪山,葉子間由流水或雪山分開(所謂被雙重雪山環繞的地方),中央有王宮,美麗無限。在這個國度里,沒有貧窮和困苦,沒有疾病和死亡,更沒有嫉妒和仇殺。這裡花常開,水常流,甜蜜的果子掛滿枝頭,成熟的莊稼等待收割;這裡的人用(善良)意念支配外界一切,——冷暖變化,衣服會自動加厚減薄,飢餓時食物會自動飛到眼前,這裡的人長生不老.......

據網路資料說,1775年,六世班禪著有《香巴拉王國指南》,-----因為在藏教的傳說里,只能經過某種修行的人才可能到達香巴拉

所以香巴拉,被藏傳佛教認為是人間仙境一樣的極樂園,它大概成為了一個「語碼」,就好比詩人筆下的桃花源、世外桃源。

揚名海外。約瑟夫洛克,是美籍的植物學家、探險家、「納西學之父」,他於1922-1949年在雲南麗江生活工作多年,編著過納西語詞典。他以麗江為據點,收集植物動物標本。他曾於1923年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在雲南探險的聞見,描述拍攝了這裡的風物。他於1928年,克服重重困難,到達了現在的亞丁,描寫了央邁勇神山的英姿,他還測量了貢嘎雪山的高度(結果有極大誤差),寫下了《貢嘎香巴拉世外桃源聖地》。據說,《消失的地平線》的作者就是看了約瑟夫洛克的文章,激發了靈感,創作了名著。

而稻城亞丁、貢嘎雪山,位於現在的四川。

聲名鼎沸。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創作了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似乎應該是參照香巴拉的傳說,寫藏地某處有一個國度,那裡信奉儒、佛、道的人們和平共處,過著美好的生活。他在這本大著里創造了一個名詞——「香格里拉」,被認為是藏語「香巴拉」的音譯。

他描繪的極樂世界在當時引起了西方人的極大興緻,給了人們一種嚮往的方向。好萊塢拍攝了同名電影,大獲成功,,主題歌就是《這美麗的香格里拉》。於是香格里拉成了一個辭彙,後來,香港的企業家「買斷」了這個辭彙,——作為酒店的商號。

——後來的人們,把香格里拉看作是人間仙境,成為很多人旅遊的必選之地。就是說它有很大很大的旅遊品牌效應。

川滇之爭。據網上說,聰明的雲南人從1996年10月開始了「尋訪」香格里拉的考察活動,1997年9月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甸!2001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於是以這裡為目的地的旅遊堂而皇之的打出了「香格里拉之旅」的牌子,修起了機場,迎接著很多國內外的遊客!旅遊的收入自不必說。據說,僅僅是據說,得到實惠的當地老百姓給與了決策官員相當相當高的禮遇。

稻城亞丁所屬的四川人很不服氣。他們認為,先有約瑟夫洛克的照片和書籍,後有《消失的地平線》,特別是洛克對亞丁的描述,大概被後者參照很多。但是,落後於人,最後,只是改了一個鎮的名字為「香格里拉鎮」。

同屬雲南的麗江人也很不服氣!第一有清代的「香各里雄古」石碑為證,而且這個地名的發音和香格里拉更接近。第二,洛克在麗江居住多年。第三,他們命名了藍月谷。好像香巴拉的傳說里有這個地方。據說,最後省府說,所謂的香格里拉,是指以香格里拉為中心,輻射麗江等地的廣大的區域。——其實,還應該廣大稻城亞丁。

評述。有雪山草原河流美麗風景的地方都是香格里拉!

揮麈清談。我想到了名號的精神價值和商業價值。聯想到,如果當年,門峽的始作俑者,把靈寶改成了虢國,或許可能怎麼怎麼。比如,外地的遊客掏錢看了白天鵝之後,門峽的導遊再引導來「虢國」旅遊,由靈寶人表演二人打虎(虢字的象形和意義)的英勇,然後由外地人滅了二人,名之曰「滅虢之旅」,或許有一定的看點,但這個創意不知道對河讓路的假虞滅虢的虞國人是否願意?

總結,心中若存香巴拉,藏漢都有桃花源。

麗江人的意思說,這裡才是香格里,拉!

稻城的香格里拉鎮。亞丁是它的一個村。

亞丁的央邁勇神山,洛克拍照並描寫過的神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踏雪行者 的精彩文章:

山嵐 雲海 霧靄

TAG:踏雪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