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緒管理小技巧,巧做情緒小主人

情緒管理小技巧,巧做情緒小主人

邵大夫:

您好!我是一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北大六院住了2次院,距離出院有5個月了,這段時間我一直規律吃藥,按時門診複查,情緒挺平穩的。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心情不太好,總想哭。我寫信目的是想請教您「情緒管理」的方法,使得平穩的情緒保持更久一些。期待您的回信!

您的一位患者:「光和影」

親愛的「光和影」:

您好!很高興出院5個多月以來,您堅持治療,情緒相對平穩。現在您的情緒有了小的波動,不知道您最近經歷了什麼,但是很欣慰您能認識到這一點,並及時尋找資源,實際上您在「情緒管理」上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人把情緒比作「天氣」,把情感比作「氣候」,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情緒的相對多變性。情緒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和主觀體驗,是對環境刺激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反應和行為表達方式。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有句名言道「人不是被事情困擾著,而是被對該事情的看法困擾著」。有個經典的例子,說兩個迷失在沙漠里的人,看見一個盛有半杯水的瓶子,一個人抱怨只有半瓶;另一個人卻慶幸還剩點兒。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看待事物的態度決定了心情,進而影響決策方式和行為後果。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來應對和處理情緒。比如,心情不好時整理內務、借酒消愁(不提倡的方式)、逛街消費、外出旅遊等。除此之外,有一些情緒技巧也能幫助我們正確、合理地管理情緒。

識別我們的情緒。當有憤怒、悲傷、嫉妒,抑或欣喜、激動、緊張時,給情緒命名,做上標記。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勇敢地承認並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斷訓練覺察情緒的能力,這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試著表達情緒。下次朋友約會遲到了,不要一路抱怨風景不美、食物欠佳,你可以盯著對方的眼睛,清晰地說出「我生氣了」或者「我覺得委屈」,對方知道了你的感受,自然明白以後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如此,既不會影響這次約會的心情,也不會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另外,還有評估感受的強度、延遲滿足、衝動控制、減輕壓力、了解感受和行為差異等。

認知技巧也是情緒管理的好幫手。包括自我交談,發起內在對話;解讀社會信號,識別行為的社會影響;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行為準則,哪些行為可以被接受,哪些不能;正確的自我意識,對自身有切合實際的預期等。

行為技巧比較好理解和操作。其中,非言語交流,包括眼神、表情、姿勢、聲調等;言語交流,包括清晰地陳述要求、有效地回應批評、抗拒不良影響、傾聽他人、幫助他人、參加有益的同齡人團體等。

在此為您推薦兩本書籍,《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和《給情緒多點時間》。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到您!

祝願您輕鬆管理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

邵岩 醫生

本文由邱宇甲編輯校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神家園 的精彩文章:

康復之旅,終將啟程

TAG:精神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