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東漢末年,名士輩出。名士,就是有名之士,特指以學問出名的人。東漢末年的名士較多,有盧植、李膺、鄭玄、蔡邕、孔融、陳琳,崔琰等等。 名士 雖然計策不如謀士,武力不如悍將, 但是學問高深,萬人敬仰。雄主收服名士,可以諮詢國策和博取民心,為爭霸天下增添不小的助力。

東漢末年清河郡人崔琰,是一位名士,他師從大文學家鄭玄。崔琰起初輔佐冀州牧袁紹,後來曹操消滅袁氏,平定冀州,崔琰便投靠了曹操。崔琰深受曹操器重,被委以重任,握有實權。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後來,曹操當魏王,楊訓為此寫表文歌功頌德。於是,有人說楊訓趨炎附勢,虛偽,又說舉薦楊訓的崔琰識人不明,薦人不當。

崔琰為此查看了楊訓的表文,之後寫信給楊訓說:「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只是事情做的很好而已,時間啊時間,會有發生變化的時候。」

有人以此告發崔琰說話大逆不道,曹操聞悉後大怒:「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翻譯成現代話就是:「諺語說『生了個女孩而已』,『而已』不是個好詞,『會有發生變化的時候』,意思不恭順。」

於是曹操下令治罪,罰崔琰為勞動的犯人。曹操派人監視崔琰,得知崔琰沒有屈服的神情,便下令:「崔琰雖然服刑,卻與賓客交往,門庭若市,接待賓客時鬍鬚捲曲,雙目直視,好像很憤恨的樣子。」於是賜崔琰死。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崔琰之死,真正的原因根本不是他那句讓人琢磨不透的話,而是曹操本來就想找個罪名殺了他。而曹操為何想殺崔琰,那就值得深思了。

依我的分析,曹操想殺崔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 崔琰名氣太大,敢於頂撞,曹操心中忌憚;二,崔琰捲入了曹操立太子之爭。

崔琰名氣太大,曹操心中忌憚,這在史書有記載的。《三國志》記載:「琰(崔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曹操)亦敬憚焉。」意識是說,崔琰雄偉英俊,霸氣外露,被百官敬仰,也被曹操敬重和忌憚。

崔琰曾經頂撞過曹操。當初曹操平定冀州,對崔琰說:「我昨夜查戶籍,冀州有30萬之眾。」崔琰卻頂撞曹操說:「明公不先施行仁德,救苦扶難,卻先查戶籍計算兵馬,這難道是冀州人民所期望明公的事嗎? 」曹操當即就變了臉色,向崔琰道歉。崔琰的話一定讓曹操心中很不高興。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名士崔琰,有儒家思想,儒家一向迂腐,講究禮法綱常。曹操篡權,以下犯上,勢必違反禮法綱常。崔琰會在一些事情上會反對甚至頂撞曹操,而曹操因為崔琰名氣大,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只能找個罪名殺了他。曹操殺名士孔融,也是因為孔融名氣大,又不合作。舉例來說,崔琰就像現在浪叫的公知,你懂的。

崔琰捲入了曹操立太子之爭。當時曹操在立太子一事上頭疼,不知該立曹丕還是曹植,於是秘密諮詢群臣。只有崔琰信不封口地答覆說:「應該立曹丕,臣以死堅守原則。」當時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

曹操本來是秘密諮詢群臣對立太子一事的看法,結果崔琰表態公開表態支持曹丕,這讓曹操很尷尬和對崔琰反感。

曹操為何發動文字獄,誅殺世人敬仰的名士崔琰?

按常理說,崔琰的侄女婿是曹植,他應該支持曹植。他這樣一反常態,令曹操摸不透崔琰的心思。曹操可能會懷疑,崔琰表面公開支持曹丕,暗中卻支持曹植,這樣無論是曹丕還是曹植繼位,崔琰都有立足之地。曹操最痛恨這種兩面派了。

並且曹操如果想立曹植當太子,那麼只能成全崔琰死了。曹操如果想立曹丕當太子,但誰能保證崔琰會不會改變立場而支持曹植呢?所以曹操無論立誰當太子,要讓太子之位穩固,崔琰都必須死。

史事參考:《三國志·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流年檐下雨,浮世階上苔。檐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文史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相關閱讀:

三國時著名的文字獄:名士崔琰說一句讓人困惑的話,被曹操賜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檐雨階苔 的精彩文章:

算命先生假冒皇子,在北方公然稱帝,卻成了劉秀上位的墊腳石
威震西域的將軍,帶7萬漢兵投降匈奴,最終自食惡果!

TAG:檐雨階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