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帝視角看世紀之最-港珠澳大橋

上帝視角看世紀之最-港珠澳大橋

珠江口有橋,其名為港珠澳.

港珠澳大橋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是的,今天我們又來放大招了,

前期陸陸續續拍了不少港珠澳大橋照片和素材,

期間也有推送一些樣片給大家。

今天,我們將會用更多的照片、更好的角度

帶領大家去發掘港珠澳大橋別樣的美。

(大橋收費站)

2009年 開工建設至今,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全長55公里耗資1100億 歷時八年的建設,

中國再次向世界展示出了"基建狂魔"的實力,

22.9公里 長的主橋,

已經綿延馳騁在仃伶洋海面上。

(以上數據均來自網路)

(口岸人工島)

(口岸人工島)

在每一個日出時分,

站在遠方的山頂上眺望著這一世紀工程,

旭日從海平面上冉冉升起,

一抹朝陽鋪灑在波光粼粼的伶仃洋上。

(海豚三塔)

(風帆)

(中國結)

(中國結)

港珠澳大橋三大標誌性景觀:

「風帆」 「海豚」 「中國結」

錯落有致的架設在海中。

當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的大橋,

又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一艘艘的游輪穿梭在珠澳一帶的海面上,

珠澳兩城璀璨的夜色,

遠處燈火輝煌的香港,

港珠澳大橋的燈火長龍,

就這樣被聯通了起來

遊船、月色、星光、海浪,

充滿著夢幻和詩意,

為這個浪漫之城增添浪漫的一筆。

港珠澳大橋夜景燈光採用日常和假期雙模式,

日常模式以白色為主色調呈現大橋本色;

節假日則通過變色LED燈,

實現五彩繽紛的變色效果。

在藍紅橙綠變幻燈光映照下,

宏偉的大橋如長龍般直入深海。

更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橋史無前例的海底隧道,

眾所周知,珠三角航道中是十分繁忙的航道之一。

而港珠澳大橋架設於珠三角出海口,

就必然會影響到各種巨型貨輪的出入,

為了為保證30萬噸輪船的通行,

必須要更好的方案才能解決。

於是,這條6.75公里的海底隧道,

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海底隧道)

完成一整日的行程,

遠方的白海豚躍出海面,泛起陣陣浪花,

一群不知名的海鳥從我頭上飛過,

此時駕車馳騁在大橋上的我感慨萬千。

大橋的建成,不僅僅是帶來了交通的便利,

更帶來了整個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繫。

而我,

作為一個記錄者見證了這條大橋的點滴成長。

深感榮幸

攝影師:黃昆震

圖片版權所有,盜圖必究.

拍珠海,也拍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珠澳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於2009年12月15日開工,2018年2月竣工;設計壽命為120年。現為世界上最長的沈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大橋主體工程全長約29.6公里。為橋隧結合結構,包括一條長約6.75公里的海底隧道及四個人工島。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止於粵港分界線)由香港方面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港珠澳大橋啟用後,穿梭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銳減,行車時間僅需一小時左右,而且不需要繞道深圳和虎門;而港珠澳也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在珠江口上建設一座跨海大橋的構想,早在香港回歸之前,就已經被提出。寬闊的伶仃洋海域,造就了珠江口沿岸大大小小的港口城市,卻也成為了難以逾越的天塹,珠江口的兩顆明珠——香港和澳門,被一灣海水分隔兩地。隨著港澳回歸和珠三角經濟騰飛,曾經讓文天祥望洋興嘆的伶仃洋,也越來越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

走在珠海的香爐灣,站在香港的赤鱲角,登上澳門的高點,同時眺望這條橫亘在海天之間的巨龍,對於三座城市和它們背後更廣闊的土地,大橋貫通帶來的不僅僅是三地間更加發達的經貿往來,更是珠三角生活圈的新中心樞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珠海 的精彩文章:

TAG:拍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