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空垃圾」很危險!——來自太空碎片的威脅

「太空垃圾」很危險!——來自太空碎片的威脅

電影《地心引力》海報

美國故事影片《地心引力》基於一個這樣的設想:一顆俄羅斯製造的人造衛星遭受了導彈的襲擊,導致了碰撞級聯效應,形成了太空碎片雲團。碰撞級聯效應並不是一個牽強附會的概念。事實上,這種情況被稱為「凱斯勒現象」(由美國科學家唐納德?K?凱斯勒於1978年提出的一種理論假設)。

該假設認為:當在近地軌道運轉的物體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這些物體在碰撞後產生的碎片將能夠形成更多的新撞擊,形成級聯效應,這意味著近地軌道將被危險的太空垃圾所覆蓋,航天飛行將失去能夠安全運行的軌道。

太空垃圾又稱空間碎片或軌道碎片,是宇宙空間中除正在工作著的航天器以外的人造物體,包括運載火箭和航天器在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與報廢的衛星,航天器表面材料的脫落,表面塗層老化掉下來的油漆斑塊;航天器逸漏出的固體、液體材料;火箭和航天器爆炸、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碎片等等。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它不僅標誌著太空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成為太空「污染」的開始。

目前「百萬量級」已經不足以形容太空中碎片的數量,根據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已有60多萬塊大於1厘米的碎片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如果一個這樣大的物體以10倍以上子彈速度飛行,那麼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擊穿空間站,導致空間站內迅速失壓。更小體積的碎片數量則數不勝數,而這些碎片大多都以每小時數萬公里的速度高速運動著。

太空碎片已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垃圾,更像是一觸即發的地雷。

2009年2月10日,擔負電話中繼任務的美國「銥星33」 通信衛星偶然與俄羅斯早已退役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互相碰撞,剎那間猛烈的撞擊將兩顆衛星分解成大約2100塊碎片。甚至在幾年之後,當一塊碎片飛過時,為了預防危險,空間站上的工作人員仍然需要躲避在「聯盟」號載人飛船之中。

2015年,國際空間站(ISS)宇航員曾面臨衛星碎片撞擊的威脅而不得不撤離,如果真的發生碰撞,將造成史上最嚴重的航天災難。

地面上已經有不同的組織機構建立起了太空碎片跟蹤監測系統,平均每年都會有一次碎片物體過於靠近事件,為了避免與碎片發生碰撞,國際空間站每次都要採取碎片迴避策略。作為最後的應急措施,如果一個物體被發現得太晚了,航天員們則只能在「聯盟」號載人飛船中進行應急躲避。

如果你認為只有空間站上的航天員才會受到太空碎片的威脅

請不要忘記

我們所有人都乘坐在「地球」號宇宙飛船上

快速地通過非常凌亂的太陽系

2013年,一顆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州上空解體而發生爆炸,其威力約等於3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到日本廣島市的原子彈的20至30倍。

可能人們想像不到,地球受到小行星威脅的情況並不是少數,而我們還沒有開發出自己的「碎片迴避策略」。

太空垃圾問題已成為不容小覷的「國際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刻不容緩!

喜歡就點贊、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天員雜誌 的精彩文章:

航天人的「勞動」節:帶你走進假日的中國航天員中心
失重可能導致航天員持續「低燒」?

TAG:航天員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