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ose qc35Ⅱ耳機評測及使用感受-對比Sony,森海塞爾

Bose qc35Ⅱ耳機評測及使用感受-對比Sony,森海塞爾

先說一下為什麼要買降噪耳機。我每天上下班總共3小時左右,全程公交+走路,無論是電動公交的加油聲空調聲電視聲報站聲,還是走路時道邊的卡車公交經過,都會對我聽歌或聽小說英語造成困擾,瞬間聽不清,就得提高音量,等沒有噪音了又得調小,恰巧同事說有降噪耳機,當時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750買了fiil diva。

整體來說不錯的,做工好,精緻。音質是我當時最好的耳機,我還用app煲滿了3000分鐘。我本身不喜歡頭戴,以前在家玩電腦都是音箱,但是這個雖然是壓耳,舒適度還可以。對於沒用過降噪的我來說,當然是效果明顯了。後來去了一次bose專賣,發現差距也很明顯,就埋下了想買bose的種子。當時是比較中意qc20的,因為不想再買頭戴,使用場景有限並且熱,30的項圈也接受不了。fiil就不在文章里說了,有想了解的可以留言。

終於在17年雙十一前夕,出掉了用了一年的fiil(其實也就用了冬天幾個月,我愛出汗,天暖和點就沒法用了),打算拼一波bose。我是和同事一起去的bose專賣店,他在618果斷買了qc20,當時是狗東1499免息12期。而我夏天沒降噪可用…

此時我心態已變,成為無線控,雙十一想拼qc30,收藏了十幾家,最後發現啥活動都沒有,也沒有12期免息(對我就是窮)。恰巧此時天貓官方店qc20交定金100抵300,我就想先用著吧,以1249的價格入了qc20。其實是很值的。但是——備胎終究是備胎,有線太麻煩了。儘管我買了個小米藍牙接收器,不用插手機上,可也得把線從包里拿出來,裝回去,恰逢冬天凍耳朵,30沒活動(天貓國際店搶券1639十二期免息,沒搶到券),於是開始研究雙十二搶購qc35。研究了半個月,最終下手35二代。因為當時二代比一代貴不了幾百。這中間還戲劇性的搶到了天貓國際的券,也就是1639那個,不忘初心,但是為了對得起我的研究,還是買了35。男人太善變,哈哈。其實如果當初買了30,可能就沒有後邊這些事了。上一張圖說明我有多努力

。這還是刪除了35一代的數據,要麼更多。

正題

看官老爺們,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

簡單上幾張圖。注意二代沒有飛機插頭。突然覺得bose很有前瞻眼光。無線的35一代剛出,iphone就取消3.5耳機插頭,如今35二代不帶飛機插頭,緊接著國內各航空公司就允許開機用藍牙了。細思極恐。當然你也可以花18塊在淘寶買個飛機插頭,如果你喜歡看飛機娛樂系統的話。開箱圖就不放了,配件很簡單,一般評測都有。

買35的另一原因,冬天這個裝束戴不了其他的

外觀

確定冬天要買頭戴後(前一陣我還跟同事信誓旦旦的說堅決不要頭戴),我是在三款之中選的:bose qc35Ⅱ,sony mdr-1000x,森海塞爾pxc550。

圖相信大家看過很多了,外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bose。其中1000x耳罩外側是假皮質,據說頭梁容易斷,耳罩厚且笨重,35鵝蛋型,偏商務。550水滴造型不錯,我覺得和35各有千秋。bose一向比較低調,但是耳罩上的金屬質感logo真是好啊,尤其銀色特別顯眼(黑色耐臟,logo黑色,會掉漆),雖說2000多的東西逼格不夠,不過對比下logo明顯的我更喜歡。拿到手耳罩外側是冰涼的金屬感,鵝蛋型耳罩,淡淡的皮質味道,頭梁包裹材質和耳罩別人都有介紹,中規中矩,做工比較精緻,也很輕巧,輕巧到包裝盒比qc30都小你敢信?

收納盒也是bose的最輕巧,比較有質感,1000x要大一點,550不是硬盒。我冬天可以放包里或者羽絨服兜里,鼓鼓的一坨…

bose qc35

sony-mdr1000x

森海塞爾pxc550

音質

公認的bose弱項。只要有提到降噪耳機的,就一定有說35音質不好的。不過既然是玄學,也沒有標準,就說個人感受吧,我在蘋果店試聽了幾次,不到5次吧,先說明我聽的耳機少,可以算木耳,像普通人一樣覺得低音就是好,可以不作為參考。第一耳朵,1000x比35高頻開闊,其他差不多,可能是看了不少評測都說1000x好的心理作用,跟我一起去的同事說聽不出區別。通俗的說,35沒有那麼透亮。但是區別不大,沒到鋪天蓋地的說35音質差到不可描述,1000x強到秒天秒地。當然,我是用三星s8聽的,不支持aptx和ldac,如果有索尼前端,相信差距會大。但是不要跟風這些藍牙協議,因為用降噪耳機的人大部分是手機做前端,根本就不支持,你也不一定聽的出來。不過現在安卓8.0支持ldac和aptx了,不知道實際效果怎麼樣。重點說一下pxc550,同樣用手機聽,550音質對比另兩款好的有點明顯,我以前沒聽過森海塞爾,為了聽550,我特意多去店裡幾次,無論低中高頻,都比35好,也比1000x好,據說還能調音,如果不是頭梁短頂頭,我可能就被550拐跑了

這個我的個人感受,35的音質雖然最普通吧,但是調音比較適合我聽起來不累。什麼是累呢?在店裡我趁機試了一下索尼一條2000+的有線入耳,前端是索尼3000+的播放器(店員說的),聽的日語歌,挖槽剛聽感覺好通透啊醍醐灌頂啊,聽了一分鐘後突然覺得耳朵累,腦子嗡嗡的,不是音量大的問題,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後來看到別人說sony音染重,對 就是這個意思。不同的調音適合不同的人,我平時聽國語歌,嘻哈,搖滾較多,所以不怎麼喜歡這個調音,聽女生,交響樂的朋友可以試試。音質還是自己去試聽才好,所以音質還是盡量去店裡試聽,網上說的不一定好,好的不一定適合你。某乎上一位大神的感受,發圖已經取得大神同意,參考一下。

對了,後來老羊說他還是買了35,打臉了

如果你覺得35音質不好,我介紹個有跑馬燈燈效的播放器——噹噹噹噹——還是三星s8,直接上圖。

跑馬燈效果

聽女聲可以選擇偏向人聲,聽搖滾可以選擇偏向樂器,我聽了渡口船歌加州旅館三首,我覺得低音下潛不錯(這都是我看評測學的詞兒其實我啥都不懂哈哈),就是聽著挺舒服不累吧。好吧我一直想念pxc550的聽感。

音質就說這些,還是建議自己去聽聽再下手。

操控

35是按鍵,1000x觸控,pxc550觸控。

說到黑科技,評測和評論中看到最多的就是說大法,那我也先說1000x。捂右耳開環境音,觸摸滑動調節音量,切換上下曲。為了體驗黑科技,我在店裡多次試用。因為之前用fiil也是觸摸操作,應該是借鑒1000x的,所以上手還算快。但是誤觸也明顯,我幾次調整耳機位置的時候就不小心碰到了。開機鍵是實體鍵,按下開機。捂右耳環境音,這是很多人高呼炫酷的功能,我雖然沒在實際場景使用過,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你路上遇到了朋友,會不會右手一直抬著跟人說話?我認為禮貌的做法是摘掉耳機。另一個需要環境音的場景,比如買東西,問價格,付錢,你要一隻手一直捂耳朵上,另一隻手拿東西,付錢,等等?黑科技一定要實踐才知道是不是實用,如果有更實用的場景,歡迎分享。說到黑科技,pxc550可能知道的人少,轉一下耳罩,咔的一聲,就開機了。不炫酷嗎?切歌調音量也是觸控操作,開環境音好像是敲兩下。最後來說35,按鍵都是實體,調音量可以按住連續加減,實體按鍵優點是可靠,不會誤觸,開關鍵尤其好評,戴上後滑動一下就能開機,同方再滑動是連接第二個設備,往回滑動是關機,滑動後秒連,戴手套無壓力,不用長按。缺點是切歌,按兩下暫停鍵是下一首,三下是上一首,經常按兩下沒切歌卻暫停了,要手速多快才行…這點真心吐槽。但是按三下播放上一首,沒有失敗過。二代對於一代多了個調節降噪等級的實體按鍵,很多朋友說不如買一代,因為一代升級固件後,也可以用app開關降噪了。但是我認為在淘寶普遍貴不到300的價格上,買新不買舊吧。這個按鍵好用在哪呢?首先是冬天走路或買東西,要跟人說話,或者走到車多的地方為了安全,你不用掏手機解鎖開app再關降噪,走到風大的地方需要調到弱降噪來屏蔽風聲,也可以直接按鍵。另外降噪耳機給你的幸福感也可以體現在這個按鍵上,qc20打開降噪砰的一聲,你就沉入海底了,這種感受讓人著迷。而這個按鍵也可以讓你在不用開app的情況下不斷體驗這種感覺。有時候你覺得本就該這麼安靜,但是按幾下調節,你才發現,你的耳機沒白買。有這個按鍵存在,我也不用開app,壞處是沒電了都沒發現

另外說一下三星s8,長按暫停鍵會呼出bixby,經常下車走到公司的路上,我不用摘手套不用掏出手機,按住問幾點了,就知道了,或者讓bixby講個冷笑話,鬼故事,報溫度,都可以不用掏手機。對了還有想聽某首歌也可以。總之冬天就是很方便。

軟體

35的app偏向簡單實用,一連上就升級固件,有人說升級後降噪不如以前了,我升級過一代,沒聽出區別。大家第一張圖的紅圈,二代和一代不一樣。一代是三個圖標,升級固件後除了增加降噪開關,還有個藍牙共享,但是二代沒有藍牙共享。所以也就是,二代比一代少了飛機插頭,藍牙共享,多了實體降噪等級按鍵。app中的降噪等級就是強弱關三種(沒截圖)。開機默認強降噪,有風的地方可以換成弱降噪。我覺得挺良心的,默默就升級了,出二代的時候一代固件也同樣升級,解決了風噪問題。其他功能就是設置關機時間,介紹產品說明等,用二代的時候我是基本不開app的,所以有一次忘了看電量。通話一併在這裡說吧,35可以在降噪條件下通話,也就是說嘈雜環境中打電話你能聽清對方說話,20也可以,30據說電話接通就不降噪了。用35打電話,對方聽我聲音比較清楚,因為大耳的元件功率大吧。1000x和pxc550隻試聽沒用app,店員說550可以設置降噪百分比,還可以調成你喜歡的音效,我感覺是不是和s8那個調音效一樣。要麼就是自動適應的。連接也在這裡說一下,第一次連接後,以後只要先打開手機藍牙,耳機撥動開關鍵,手還沒放下,就已經連接上了,很快。也幾乎沒有斷連的情況,大耳應該都比較穩定。兩台設備間切換也很方便。電量可以在app看到,官方說續航30小時,我每天聽幾個小時,一個多禮拜一充。

降噪

說了這麼多我差點忘了說降噪我是有多麼不專業

1000x和550我是在店裡試聽的,我聽不出這三款在那個環境下的區別,無非都是聽不見店裡放的音樂和店員說話了。那個環境下我也聽不出底噪,本身我對底噪也是不敏感的。大部分評測說550的降噪很一般,主要是音質好,大部分也說1000x好過35,這兩款我沒在在公交或路上使用過,不做評測。但有個事實是,所有降噪耳機都以qc35作為對比,35作為行業標杆,就算沒有數據衡量,在我心中也是默認了最強降噪。

接下來我就說一下35的降噪。因為沒有在各種場景使用過那兩個,我就和自家產品qc20,qc30比較一下。我雙十一買的20,用了一個月後買了35。我一直認為20是最強降噪,半入耳不會漏音,音質也是20更好一些,低音也是20更好。35勝在聲音開闊,因為聲音是從耳孔外傳進來的。30和20差不多。35我一般不會戴的太緊,我試過如果使勁壓住耳罩,幾乎所有聲音都隔絕了。目前我在公交車上用,35能夠屏蔽電視聲音,電動汽車油門,旁邊人聲音不大的談話,老年人打電話等聲音,如果音樂聲稍微大點,報站聲幾乎也聽不見了。用35後我多次在車上睡著。在路邊(道牙子上)走路,也不會被突如其來的喇叭聲,大車經過的轟隆聲嚇到。我覺得這就是黑科技吧,2000多買的不是耳機,是生活。用20每次打開開關砰的一聲,都是暼著大聲講話的人心裡默念xx滾蛋吧,然後世界只屬於我已經了。35開機連藍牙默認降噪,我一般也關掉再打開,就為了進行心裡的那個儀式

。說了這麼多你也不知道降噪到底怎麼樣,去店裡也聽不出幾款的區別,我就只能說買了不後悔覺且得值吧。

佩戴

對於頭戴耳機來說,我認為佩戴舒適度是僅次於降噪而高於其他參數的。我不得不說一句,這個黑科技那個黑科技,都不如bose耳機對於舒適度低調的做法。無論是20和30入耳的鯊魚鰭,還是35耳罩式的材料,真的都太舒服了。舒服到讓你忘記耳機的存在。所以我總是戴著耳機睡著。最後決定買qc35而不是pxc550,舒適度佔了很大原因。550頭梁短頂頭,1000x耳罩硬不能完全包住耳朵,悶。而35可以完全包住耳朵,耳罩的材料很軟,戴上舒適透氣,頭梁長,我算頭大了,戴上仍有富餘,縮短一點頭梁降噪還能更好。所以如果你戴的時間長,比如我上下班遠,或飛機高鐵地鐵等長途,舒適度還是很重要的,畢竟不是在家裡聽一會音樂。

有句話說,1000x戴上後你會感覺世界如此安靜,而35是拿下來才發現世界如此嘈雜,就是因為35很舒適,讓你忘記耳機的存在,以為周圍本來就應該那麼安靜,而1000x則時刻在提醒你,你頭上戴了個東西。有些誇張,不過有道理。這一點也是建議去店裡試戴,每個人頭型不同,頭小的戴550也夠用,戴眼鏡的朋友可能也有不同感受。

總結

qc35我認為有點大於缺點。

優點:降噪好,佩戴舒適,外觀精緻,做工好

缺點:音質一般,價格高居不下(618一代旗艦店降價到1900以下,比較合適,但是我更推薦二代)

提示:

盡量別吃東西戴,因為頂腮幫子漏音…

走路盡量開弱降噪,相對安全,還屏蔽風噪

最後煽情一下吧:感受降噪從無到有的幸福感,才覺得錢沒白花,不是說買的不是耳機,而是環境嗎。戴上耳機才知道,《去大理》這樣的歌,不止能在夜深人靜時聽,即便在嘈雜的環境中合上雙眼,打開降噪,彷彿忘了自己置身於何處,同樣如同獨自在夜晚一樣。

說個插曲,在蘋果店試聽的時候,我問哪個好。店員跟我說,索尼好,索尼是專門做耳機的。我說那bose呢,她說,bose……(我以為要說bose是專門做音響的),她猶豫了一下,繼續說,bose是外國牌子,趕不上索尼。

這篇評測本來是年初寫的,被退回編輯後一直沒重新寫,目前35和20已經出掉,買了30。不是不好,是因為天熱了35沒法戴了,米不夠又想要降噪。現在打算買bragi the dash pro夏天用,qc30春秋用,冬天買個pxc550拔草音質。但是最後一定會入bose 35二代。生命在於折騰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Zen+啟動!:Ryzen定製水冷開箱&超頻及性能測試
為什麼我胖了?SONY正式發布 Xperia XZ2 Premium 智能手機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