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量子光源、高性能條紋相機、史上最遠激光測距試驗、新型磁浮列車…

量子光源、高性能條紋相機、史上最遠激光測距試驗、新型磁浮列車…

整編 | 諶為 主播 | Helen

我國科學家利用表面等離激元首次實現單個量子光源的超分辨選擇性激發和成像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近日設計了一種利用金屬納米線上的表面等離激元干涉場作為激發源的超分辨激發和成像方法。由於表面等離激元干涉條紋的周期遠小於激發光波長,這種方法具有突破衍射極限的光學解析度。利用該方法可以實現對相距幾十納米的兩個量子點之間的選擇性激發,對設計基於表面等離激元的納米/量子光子器件和迴路等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高性能條紋相機研製成功,可捕捉1微秒內的超快現象

近日,由中科院西安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高性能條紋相機的研製」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條紋相機進入實用階段。高性能條紋相機是具備能夠同時測量超高時間解析度(皮秒和飛秒),與高空間解析度(微米)的唯一高端科學儀器,涉及的儀器和技術已接近物理極限,代表了當前光電診斷技術的最高水平。該相機可應用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大型裝置和航天等領域。

我國發射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將進行史上最遠激光測距試驗

近日,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升空,將為今年年底發射的嫦娥四號月背著陸探測器提供中繼通訊服務。此外,「鵲橋」還攜帶了激光角反射器,將嘗試開展人類歷史上距離最遠的激光測距試驗。該項目將實現國際首次超過地月距離下的純反射式激光測距,為後期「天琴」衛星的精密定軌提供技術驗證和儲備。

我國新型磁浮列車試驗成功,時速可達160公里以上

近日,由國防科技大學領銜研製的新型磁浮列車工程樣車運行試驗取得成功,時速可達160公里以上。該列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長定子永磁直線同步牽引+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技術方案,具有能耗低、牽引效率高、設備更換維修方便等特點。通過對牽引和懸浮系統的優化升級,在模塊化、輕量化、集成化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與我國現在投入運營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相比,懸浮功耗降低20%,牽引效率提高10%以上,綜合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石墨烯中可調諧的三次諧波振蕩有望為高速光通信和信號處理鋪平道路

英國劍橋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和義大利技術研究所合作,近日首次在石墨烯中實現可調諧的三次諧波振蕩(THG)。研究團隊在實驗中發現,石墨烯中的強三次諧波振蕩能夠被外加的電場控制,並且能在超寬的波長範圍提高效率。這項發現有望為高速光通信和信號處理鋪平道路。

突破性3D生物印表機使人造組織成為可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使用多種材料列印複雜生物組織的新技術。該團隊使用經過特殊改造的3D印表機,有望在將來按需創建治療性生物材料。到目前為止,印表機已被用於創建肌肉組織和肌肉骨骼結締組織的3D模擬,以及帶有血管的假腫瘤。此外,這些結構已被植入大鼠而沒有出現排異反應。

法國科學家使用新型納米機器人系統建造全球最小房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法國一個科學家團隊使用新型納米機器人系統建造出「微型房屋」。研究團隊使用新型納米機器人系統,在一塊和頭髮一樣薄的光纖(0.0075毫米)上建造「微型房屋」。機器人作業空間僅為0.09平方毫米,建造的微型房屋僅有0.02毫米寬。

日本研製出新型衛星電池,製造成本降至十分之一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與桐蔭橫濱大學共同開發出一種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可使人造衛星的光伏電池製造成本降至十分之一。新電池可利用印刷技術輕鬆製造,由於很薄且能彎曲,衛星發射之後電池可延展出巨大面積。

英國研製出一種有機分散式反饋激光器

近日,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通過一種簡單的製作方法得到了一種基於聚合物薄膜、無支撐和超薄的有機分散式反饋激光器。這種激光器不到500 nm,超輕(m/A<0.5 gm-2),並擁有卓越的機械柔性。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科學家使用激光直寫技術列印出10納米級的懸空納米網格

近日,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首次報道了使用激光直寫技術列印出10納米級的懸空納米網格。該團隊發現通過控制激光掃描的速度及方向,配合聚合物的張力作用,可以列印出10納米級的懸空納米線。其中最窄的線條可達7納米,幾乎媲美目前精度最高的表面圖案化技術。

來源:《Nano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國科技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前沿技術 的精彩文章:

從2018年勝利日閱兵看俄羅斯新式武器發展
如何引導新型研發機構走出發展困境?

TAG:戰略前沿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