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的講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莫不如此

南懷瑾老師的講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莫不如此

父親在太湖的講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莫不如此。

父親的言傳身教不僅表現在大學紫的講座以及平日與朋友或來訪者的言談之間,他還經常身體力行,帶領學生為全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資金和人才,並積極建言獻策,以此來表達自已對民族文化發展命運的深切關懷,從而引起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擔憂與關注。例如,父親長期支持希望工程;支持設立光華教育基金會,並幫助改進了大陸三十多所大學的教育;資助在北京成立的桂馨慈善基金會,成立「桂馨·南懷強鄉村教師獎」來鼓勵鄉村教師;支持廈門大學培養中醫人才;支持復且大學新聞學院培養新聞人才;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培養秘書人才;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建立國學院;支持江西宜豐「東方禪文化園」建設,捐建八十餘尊羅漢雕塑;支持上海道生醫療科技公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開發中醫數字化「四診儀」的研發與應用。此外,父親還派古道法師支持禪宗曹洞宗的傳承,幫助他們培養本宗人才,重建洞山祖庭。父親的這些行動影響的不僅是大學堂中的一小部分人,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親身體力行,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傾注了無盡的心血,也培養教化並影響了無數的人。

曾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朱清時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化學、物理學家,在分子局域模振動、單分子化學等國際科學前沿領域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他主持的南方科技大學被稱為「中國高教改革試驗田」,他本人也被譽為「教育改革路上的獨舞者」「中國高校改革第一人」「一位走在中國教育改革最前沿的教育家」。乍看來,朱清時先生和父親研究的領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之處,但是機緣巧合,與父親的一次會談,竟然讓朱先生的研究領域得到突破性的擴展。

二00四年,朱清時校長來訪。見面時,朱先生自報家門。父親當時馬上念出了唐代杜牧的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朱先生十分佩服,說:「我見了那麼多人,極少有人能把我名字的出處講出來的。」兩人相見恨晚,當下即結為摯友,引為忘年至交。

是年七月,太湖大學堂尚未建成,朱清時先生當時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校長,他代表中國科技大學和父親合作,舉辦了一個以生命科學和認知科學為主題的研討會,歷時十天,主要討論佛學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其間父親講了許多唯識學的理論,這對朱先生觸動很大。會議結束後,朱先生十分認真地說:「我現在發現人生的目標就是要把自然科學和佛學加以比較,吸收佛學等傳統文化,來開闢自然科學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時用自然科學來解釋佛學道理,來啟迪新的思維。」朱先生通過探索科學和禪學的關係,認為現代物理主流學說與佛家思想存在密切的關聯。二OO九年,朱清時先生在世界佛學論壇上發表了《物理學步入禪境》的演講。

朱清時先生還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提出禪定十分有利於科學家突破創新。他說:「一個徹底的科學家,到了一定程度,都會發現人的認識是有局限性的,人類只是生物進化的一個階段。科學家要想辦法突破這個局限,首先必須提高大腦的感知和認識的能力,而佛法能夠讓人在禪定的狀態下安靜地思考,這個狀態下大腦就成了超導體,能夠感知很多新的東西。這種時候,最有可能產生突破性的思想與發現。」

更多關注南先生語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我說參同契-還丹的作用
南懷瑾老師談《孫子兵法》:兵家謀略 莫不祖述道德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