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書福痛斥互聯網造車的背後,外媒:中國人工智慧行業開始擠泡沫

李書福痛斥互聯網造車的背後,外媒:中國人工智慧行業開始擠泡沫

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勞作細分、以機器人為主要勞力的人工智慧時代,全球經濟也正因此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在這次科技變革中,中國經濟和中國人顯然成了主角,同時,中國製造也已成為先進生產力和高品質的符號。

近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文章稱,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的進展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中國表現為四個競爭力優勢,即國家高度支持,創業資本投資活躍、人才資源優勢和海量的大數據基礎。

圖片來源AFP

據調研機構 CB Insights 統計,2017年全球人工智慧初創企業融資額達152億美元,其中中國公司達73億美元,佔全部融資額的48%,成為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刷臉支付、機器翻譯、語音助理、智能醫療、機器閱卷等等各種人工智慧應用不斷湧現,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援引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16.9億元,同比增長52.8%,今年料將上升到339億元。

然而,我們注意到,在這個繁榮的科技創業景象背後,關於人工智慧需要冷思考發展的呼聲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認為,中國人工智慧行業或正在進入一個「洗牌期」,即那些缺少應用能力的公司將首先被淘汰出局,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工智慧行業要開始擠泡沫了。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背後的一個根本原因是資本市場的瘋狂追逐,比如,近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在痛斥互聯網造車熱,「互聯網公司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他們不懂汽車意在「圈錢」。

不過,在另一面,中國大批的獨角獸公司卻在呈現井噴之勢,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AI蕊片、機器人、大數據、無人科技等方面中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根據貝萊德最新發布的《2017年全球投資者意向調研》顯示,中國投資者是全球最為自信樂觀的投資群體之一,80%的中國調查者對未來財務狀況持積極態度,該比例遠超亞太、北美和歐洲。

圖片來源politicstory

比如,一些從業受訪學者對新加坡《聯合早報》表示,對於大浪淘沙過後的中國人工智慧行業依然充滿信心,雖然現在有些泡沫,但只要市場能實現優勝劣汰理智發展,留下來的公司必定會做得更加強大。(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美元要退回金本位?外媒:全球超級富豪們或正在大量購買黃金避險
美元已成新「恐慌指標」,美聯儲或錯過最好滅火時機,標普警告降級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