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瞬間》主題展亮相第四屆東京國際藝博會 Christina Jin作品獲獎

《瞬間》主題展亮相第四屆東京國際藝博會 Christina Jin作品獲獎

展覽海報

2018年東京國際藝術博覽會(Tokyo International Art Fair)於5月25日東京市六本木區開幕,展會為期兩天。作為日本最具活力與影響力的藝術博覽會之一,2018TIAF由全球藝術機構(Global Art Agency)呈現,也是起自2015年以來的第四屆東京國際藝術博覽會。連續成功舉辦三屆的TIAF,今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多達40多個國家備受關注的新興藝術家與畫廊遠道而來參展。展會隆重推介了藝術家們的繪畫、雕塑、攝影、多媒體、影像等藝術作品,為藏家與藝術愛好者提供獨特的交流,展示,以及購買和銷售作品的平台。

由策展人Hongxiao Wei與Xiaojuan Xie策劃的紐西蘭籍青年藝術家Christina Jin的《瞬間》主題個展首次亮相於2018 TIAF,並榮獲藝博會主辦方Global Art Agency頒發的GLOBAL ART AGENCY AWARDS獎項。藝術家Christina Jin出席了頒獎儀式。

GLOBAL ART AGENCY AWARDS頒獎現場

《瞬間》主題展呈現了藝術家圍繞主題《瞬間》所創作的五幅抽象表現風格的繪畫作品。分別是《光影》(Light Path),《巨浪》(Billow),《碰撞》(Chaos), 《敬畏》(Sublime), 《鳳凰》(Phenix)。其中畫展的宣傳封面畫作《光影》由Christina創作於上海市內森林公園,生動地記錄下Christina捕捉都市中難得一見的,樹木林中光影流動的瞬間。畫面中橘黃色的光束在樹木掩映間若隱若現,纏繞著枝葉穿插前行。作品細碎的筆觸令觀者聯想到光軌遊走在大地上的靈動,大片的綠色顏料似乎也在為觀者釋放著樹木間的清新氧氣。Christina對畫面肌理的複雜處理透出21歲時的她在國際化大都市中追逐光芒希望,卻有時而迷失彷徨的細膩內心世界。曾收到紐約油畫家協會和世界藝術中心的高度評價與認可,Christina的繪畫作品在日本東京綻放其炫彩並收穫了更多的知音。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Christina Jin出生於紐西蘭,父親是北京人,母親是上海人,隨後與父母遷居北京和上海,七歲時便開始修習繪畫與書法。悉尼的工作經歷,紐約大學的研究生遊學與常年全球各大洲旅遊經歷培養了Christina獨立思考。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其繪畫作品別具一格的氣質無疑來源於她所全身心所感受到的東西方審美觀念和文化的碰撞。

展覽現場

2018年第四屆日本東京國際藝術博覽會於5月25日起在東京六本木區向公眾開放,並持續到 5月26日。

藝術家Christina Jin

《瞬間與意向》  文|Hongxiao Wei

藝術作品有如一面明鏡,是藝術家的真實寫照,也反應了藝術家們當下某時某刻瞬間的大腦活動,這些活動來源於藝術家長期的人生體悟與內在精神反思。無具象題材束縛的抽象繪畫則是記錄藝術家瞬間意向最純粹直白的表達方式。Christina Jin沉浸於收集瞬間記憶並將相關意向記錄在空白的畫布上。由此,她便邂逅了自己的抽象創作形式,其未知與偶然的特性將畫面賦予一份獨特的靈動與神秘。

Christina沉醉於她與世界各個角落的浪漫邂逅,並將每次邂逅的瞬間情感藏進豐富的內心精神世界,最後將其轉化為強烈的抽象表現視覺語言。每幅作品線條與色塊的相互穿插疊落掩映交織不經意間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與瞬間,熱烈又不失浪漫,直白里又透著幾分抒情。畫面的隨性處理來源於Christina創作時的情感意向變幻——時而野性,色塊粗暴地塗抹狂甩重壓,帶著一些混沌與荒蠻;時而又夾雜著抒情的詩性,線條柔軟蔓延一些隨性,一些浪漫……

五幅繪畫的創作靈感皆來源於Christina的游旅記憶與瞬間情感。她以純線條純圖象為觀眾展現其接觸大自然或城市景觀時當下的情感世界,並以此方式喚醒觀眾們的內心世界與身邊事物的感召力和關聯感。五幅繪畫訴說著Christina的五個瞬間與五種不同的情感意向。雖表達手法不盡相同,但她都是將眼前圖景轉化為瞬間記憶,最後將此情感記憶抽象化地「記錄」在畫布上。

《光影》(Light Path)

《巨浪》(Billow)

《光影》由Christina創作於上海市內森林公園,生動地記錄下Christina捕捉都市中難得一見的,樹木林中光影流動的瞬間。畫面中橘黃色的光束在樹木掩映間若隱若現,纏繞著枝葉穿插前行。作品細碎的筆觸令觀者聯想到光軌遊走在大地上的靈動,大片的綠色顏料似乎也在為觀者釋放著樹木間的清新氧氣。Christina對畫面肌理的複雜處理透出21歲時的她在國際化大都市中追逐光芒希望,卻有時而迷失彷徨的細膩內心世界。《巨浪》記敘了Christina對家鄉紐西蘭聖海倫斯灣思戀的瞬間。大筆觸塗抹與刮蹭透著瞬間的隨性,飽和度高且未經調和的色塊層層相疊著平行鋪開,編製著童年時家鄉的色彩記憶,純粹且絢爛。

《碰撞》(Chaos)

《碰撞》靈感來源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城暴亂與恐慌的游旅瞬間。支離破碎的構圖與雜亂無章的線條呈現出伊斯坦布爾混亂的城市景象——民族與信仰間的碰撞。暖調又附著溫度的硃紅色線條將黑色線條包圍又寄託了Christina對緩和民族混亂碰撞的希寄。

《敬畏》(Sublime)

《敬畏》記錄了冰島雷克雅未克的荒野雪地里獵狗捕食的瞬間。Christina用木板刮蹭已被布置好的紅白顏料,穿插交疊的效果生動地刻畫了潔白的雪地上血花四濺的殘酷廝殺。對於大自然的物競天擇來說,最殘酷的往往便是最真實的,只不過這種真實又同時令人充滿敬畏,另類的自然之美。

《鳳凰》(Phenix)

《鳳凰》反映了Christina身處紐約並對此「鳳凰城」的反思瞬間。她結合了波洛克行動畫派的滴畫技法將顏料直接甩至畫布。不同程度的輕重緩急線條似乎編織出一張巨大彩色之巢乘載著來自世界各追夢人的彩色夢境;整幅畫面紛飛絢爛的顏料放置與運用又彷彿是上演一場縱然易逝的煙花。然而這就是Christina筆下紐約,一場夢與轉瞬即逝的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雷軍會成為下一個首富?小米上市隱憂猶存
哈佛大學研究估計颶風或致波多黎各4600多人死亡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