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PV還能怎麼玩?淺析MPV的升級之路

MPV還能怎麼玩?淺析MPV的升級之路

問大家一個假設性的問題:給你選擇兩台不同類型的車作為日常使用,你會選擇什麼?跑車+越野車?高性能車+SUV?還是豪華轎車+SUV?如果給筆者選,我會選擇一台毫無實用性的高性能大玩具,再加上一台又舒適又豪華的MPV,兩台最極端的車種相互補,還有比這個更合適的搭配嗎?

MPV,全稱「Multi-Purpose Vehicle」,而在歐美大多都稱它為「Minivan」,把MPV稱為最佳家用車,我想大家應該沒有什麼意見,畢竟7座加上大空間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實用性絕對要比SUV更好,尤其是目前正有著二胎計劃(有傳2019年將全面取消計劃生育政策),還熱愛拉上一家大小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家庭,一台舒適的MPV絕對是不二之選。既然是偏向舒適,升級的方向就不會以性能取向,所以大部分的MPV改裝都是著重於內飾的舒適性與外觀,而更換避震、剎車與輪轂,並不是想要跑得更快,更多的是想車輛的操控變得更好,準確的說應該是屬於安全方面的升級吧。

以所有的車種類型來說,MPV算是一個能駕馭多種改裝風格的車型,除了性能可能不太搭邊以外,姿態、外觀、內飾等都是非常適合MPV升級,那麼這篇文章,就是要帶領各位MPV車主走上正確的道路,從外在美到內在美,一步一步為你淺析MPV的升級之路。

既然都說到與性能不搭邊,那麼升級的第一步肯定就是外觀了,不不不,MPV的主要任務是以舒適豪華的乘坐感受負責家人的出遊與其他接送,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我覺得升級的第一步絕對就是安全方面,也就是剎車與輪胎。有一句話叫「百改降為先」,沒錯,降低車身高度後的確能讓車輛更好看,但這個「降」只是針對一種理性的「降」,如果說要降到像那些趴地大傾角那麼低,不僅完全失去實用性,大傾角還會使輪胎接地面積大大減少,失去抓地力的同時剎車距離也會加長。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MPV的本身重量再加上車內坐著7個人,總重量比普通轎車重上一倍也絕對不為過(多超過兩噸),這時剎車系統與輪胎就顯得尤其重要。雖然說出廠時的配置也絕對夠用,但僅僅是夠用而已,安全性能這方面相信沒有人會嫌多的,假如是沒有計劃更換輪轂的車主,原廠輪轂有可能沒有足夠的位置升級多活塞卡鉗(目前大部分MPV標配的是17寸和18寸,能對應最大的剎車碟為330和355),這時候就可以先更換一副摩擦係數更高的剎車片,也能提升不少制動性能。即使制動性能夠大,輪胎沒有足夠的抓地力也只會造成制動力過剩。輪胎作為原廠標配大多是以成本為目標,高配一點的就能選擇性能較好的輪胎,但增加制動力後原廠配備的輪胎在緊急制動時也難以承受巨大的重心轉移,假如在緊急制動時突破了輪胎的抓地力,後果不堪設想。有興趣的MPV車主可以參考此文章《【改件導購】家用MPV輪胎升級導購》。

圖:雖然「大鈴薄胎」看起來視覺效果更佳,但更低扁平比的輪胎會大大降低舒適性,所以也不建議家用取向的MPV使用太薄的的輪胎(最多45好了)。

對於舒適走向的MPV,選擇輪胎時要考慮的是排水性與靜音性能,而不是去考慮什麼高性能輪胎,當然如果你想擁有很好的抓地力,又能接受嘈雜的胎噪,裝上四條AD08R我也沒有什麼意見。如果想使用更寬的輪胎,就只能選擇更換一套更寬的輪圈來搭配,更換輪圈有幾個好處,首先你可以安裝多活塞的卡鉗與更大的剎車盤,其次就是更換更寬的輪胎來增加接地面積,降低簧下質量的同時順便還能升級一下外觀。

MPV的乘坐感受的確是舒服,但只是針對坐的人,對於司機來說,由於MPV的車身尺寸與結構的問題,駕駛的操控性與車輛的的反饋感受必定不如一般轎車,所以在司機的角度來看這不會是一台好開的車,如果是長期開著性能車的奶爸突然轉到開MPV,必定更加難受。想MPV開起來能有性能車的感覺是不可能的,但換一套避震還是可以的,什麼?換避震?豈不是要硬到飛起來?舒適性全沒?

圖:這種日常走街Feel應該是在中國最適合MPV的改裝方向了,車身高度不算太低,既保證了一定的通過性,也提升了不少顏值,換上尺寸更大的輪圈也能容納更多活塞的卡鉗與更寬的輪胎。

需要什麼避震只是個人選擇,也沒有叫你換一套競技絞牙避震,有不少的絞牙避震與套裝避震也是偏舒適設定的,比原廠避震支撐性更好,雖然也說不上軟,但起碼消除了原廠避震的「坐船感」,並且行駛時的穩定性也有相應的提高,更換套裝避震後車身高度也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足夠應付地下停車場與減速帶。假如你想把車身高度降得更低,以獲得更好的姿態,你就只能選擇氣動避震,在應對不同的環境時能隨時調整車身高度,不會出現減速帶教做人的窘況,至於既要低又要使用絞牙避震的,筆者只能祝你好運。

圖:上一代本田日規前期版的艾力紳,老實說,如果不是展車性質的,我們堅決反對在大街上以這種「變態美」的姿態示人和行駛,說句難聽的「什麼玩意兒!」

對於這種超大傾角的改裝筆者是強烈反對的,先不說好不好看,單單是超大傾角就已經完全沒有安全性可言,更不用說操控。大傾角會使輪胎接地面積減半,意味著剎車距離同時也要增加一半,抓地力就更不用說了。接下來還要面對輪胎偏磨、轉彎半徑增大、零通過性的問題,看見前包圍的離地間隙了嗎?只要一顆小石頭就能把前包圍卡住甚至撞爛,這樣對於一台七人車還有什麼意義呢?

圖:針對國內的使用環境,這種姿態已經是極限,雖然改裝是個人喜好,但也不能因為某些人的改裝喜好而使中國的改裝被標籤成「不安全」,降低車身可以,但前提是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使用氣動避震來降低也沒什麼大問題,但那種大傾角加絞牙的,請大家不要去參考。

安全與操控方面已經升級完畢,第二步到了外觀方面,其實從筆者個人角度而言,其實大部分MPV換了輪圈降低高度後已經擁有不錯的顏值了,至於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更換前後大包圍與側裙就看個人需要了。首先MPV的外觀改裝應該要突出大氣穩重的特點,而不是加入一些不合時宜的競技元素,並且空氣動力效率對於體型龐大的MPV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MPV的外觀改裝的宗旨就是「最緊要型」(最重要帥)。

由於沒得走性能范,所以只有走姿態的路線,但姿態也只是一個統稱,真正要分出來也有許多不同的風格,有VIP、Dropped、HellaFlush等等。姿態算是最簡單而且面子工程做得最好的改裝了,稍微把車身降低一點,再加上一套個人喜歡的包圍、輪圈,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任務了。這裡要強調的一點就是,MPV更換避震的目的並不是因為要降低車身而更換,而是為了增加車輛的操控性,對於那些MPV車主改避震只是為了把車輛有多低降多低,筆者不多做評論,這也是個人喜好,只是違背了MPV主打舒適的初衷而已。

圖:首先看一下不同的避震與輪胎設定對應的是哪種改裝風格,其實主要看上面一排就可以了,第二排是反面教材,大家看到此類改裝都要向它們「Say No!」。

VIP風格在世界各地的MPV改裝中算是一個比較熱門的改裝風格,尤其是像豐田的Alphard(埃爾法)與Vellfire這種豪華大型MPV,是改裝VIP風格的首選車型,在原本已經充滿氣場的外觀上再增加一套更霸氣的包圍,走在街上的回頭率不會比法拉利低。但需要鄭重地說明一下,走貴氣路線的VIP風格絕對不是HF那種屌絲范兒可相提並論的,VIP風格來源於日本黑幫,盛行於泛太平洋地區的亞裔幫會用車文化,除了要有震懾人心的外觀,內飾也更偏向於嚴肅的豪華感,顏色大多數為黑色的真皮,而有的玩家還會在內飾加上一些更奢華的水晶裝飾,來展現出更威武的感覺。

圖:VIP雖然風格雖然看起來非常有氣勢,但我大天朝的路況對這種低扁平比的輪胎與低車身的改裝風格似乎不太友好,想走VIP風格的車主要做好失去舒適性的心理準備了。

最適合天朝路況的MPV改裝風格應該是Dropped了,不算太薄的輪胎,車身高度也只比原廠降低少許,在原廠的基礎上加上一套小包圍也不用擔心下地下停車場時會出現拖包圍的情況。其實許多家用MPV都與Wagon有點相似,而且原廠包圍也不會太丑,所以個人覺得,稍微降低一點高度,換一套比原廠大一吋的輪圈,就是最適合國內使用的MPV改裝風格。

圖:居家旅行最佳姿態,實用才是硬道理。

至於HellaFlush,這種不切實際的改裝風格就不用多說了,圖都懶得放了,直接跳過。

除了這些比較正常的改裝風格,還有一種非常奇葩的JDM風格,就是Vanning。

圖:在日本Vanning終極狀態面前,所有的改裝風格都是「辣雞」,超大型空力套件,加長車體,後雙軸,全車彩繪。但是我比較好奇的這台車是怎樣開上路的,不開上路又是怎麼上拖車的。

好了,面子工程已經完工,現在到了MPV最高階的升級了,就是內飾。讓乘客獲得最舒適的乘坐感受,就是MPV最主要的任務,現在中高級MPV的原廠內飾已經差不多接近甚至超越飛機頭等艙的配置。但原廠始終是原廠,使用的材料依然是以成本為中心,所以想要獲得更舒適的乘坐感受,把內飾重新定製一遍也未嘗不可。

圖:原廠的豐田Alphard的後排座椅豪華程度已經達到飛機頭等艙的級別(四座版埃爾法更高級別),但在座椅的用料上依然不夠豪華, 所以想擁有更舒適的乘坐感受,可以選擇在後期包裹上更豪華的皮革。

圖:VIP風格的內飾改裝主要以黑色皮革為主,還會加上木材與水晶等裝飾來增加豪華感。

家用MPV由於空間限制,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內飾皮革更換或者加上一套音響,但對於大型的商用豪華MPV來說,就能有更多的玩法。更大的車內空間能加上更多的豪華設備,例如多媒體系統、酒櫃、冰箱等等。

噢對了,還有一樣與舒適性有關的改裝部件,那就是排氣。與跑車與性能車不同,MPV不需要聲浪,只需要更安靜更少共振的車廂,你以為換排氣只能越換越大聲?你錯了,其實現在也有不少靜音設計的排氣產品,通過增加管徑與使用更安靜的回壓尾鼓,無論是共振與聲音都要比原廠更小,並且還優化了動力輸出。

許多人認為只有性能車、跑車才需要改裝,而MPV這類如此家用的車型是沒有改裝的必要性,那是因為他們覺得改裝都是為了要跑得更快。其實改裝並不代表一定要以性能為主,改裝是為了可以優化原廠車的各種不足,增加車輛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車輛更適合自己駕駛。既然MPV是以舒適為主,就不能以改裝一台性能車的角度來改MPV,當然像剎車輪胎這些以安全為中心的改裝是每一台車都需要的。MPV需要的改裝方向是以家用為中心,不要盲目地追求外觀而喪失了MPV應有的通過性與舒適性,如果你想玩外觀、玩性能的,我勸你不要用MPV來玩,因為所有的改裝都不能失去該車原有的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蔚來ep9是怎麼在240km/h下獲得24000N的下壓力的?
更細膩的調節 GodSpeed MonoMAXX避震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