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周又紅:「三心」「二意」的環保教育者

周又紅:「三心」「二意」的環保教育者

周又紅

編者按在2018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學家、百名基層科技工作者座談會」5月30日在京舉行。百餘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代表我國千千萬萬在不同行業默默奉獻的基層科技工作者,交流體會、暢談未來。

帶著臨床一線問題做研究的李蘭娟,「永不放棄」的航空人姜麗萍,努力讓機器人「說話辦事」更機靈的鄢志傑……這些代表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的「群像圖」,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詮釋著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科學研究是一個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沒有盡頭的漫長旅程,是什麼讓他們多年如一日地對科學探索如此痴迷?從這些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身上,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他們愛國奉獻、心繫人民,他們追求真理、求實創新,他們不畏艱險、勇於探索,他們傳承著科學精神的寶貴遺產,更為科學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從今天起,本報開設「科學精神在基層」專欄,講述基層科技工作者在實踐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求創新的生動故事。

周又紅:「三心」「二意」的環保教育者

開朗的周又紅出身於教師之家。1985年,已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某中學當了3年化學老師的周又紅,接受石景山區科技館館長邀請,到那裡從事化學和環保的教學工作。兩年後,她調入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繼續從事她所喜愛的環保教育工作。

在一線工作30多年,周又紅有一個深刻的體會,那就是要做一個「三心」「二意」的環保教育工作者。

周又紅所說的「三心」,是指一個稱職的環保教育教師應具備對環保事業的信心、熱心和恆心。

周又紅在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時,一方面介紹污染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常帶領學生到工廠參觀,讓學生看看工廠的污染處理裝置及污染處理過程和結果。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增強了信心。

環保教育要求教師對事業有高度的熱心,對工作充滿熱情,對輔導的學生滿腔熱忱。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由於拆建、多次搬家,造成實驗室、辦公室東借西搬,學生做實驗有時得進廁所刷洗試管、燒杯,教育、科研開展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周又紅憑著對環保教育工作的熱愛與熱心,經常東奔西跑,找大學、科研單位商借儀器、調撥藥品,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周又紅認為,做一件事情,堅持才能成功。一個環保教育工作者應有為事業奮鬥終生的恆心,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化逆境為順境,變壓力為動力。

周又紅所說的「二意」,一是指一個輔導教師應具有堅強的意志,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不怕一切困難、敢於克服困難的精神;二是指輔導教師要有強烈的環保意識、輔導意識,不遺餘力地開拓事業的意識。

有一次,周又紅帶領學生沿一條污水河開展調查,採集水樣。忽然遇到大風降溫天氣,大家全都沒有思想準備,在寒風中凍得直打哆嗦。來到污水河邊,岸邊到處是垃圾,難以插足。是不是要堅持下去,學生們都望著她,周又紅忍著惡臭毫不猶豫地把手伸到污水中採集樣品,儘管兩手凍得僵硬,但終於采上了水樣,學生們很感動,也爭著下水採樣,終於完成了任務。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周又紅說,在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孩子們學到的並不是書本上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和探究問題的方法。

曾有孩子問周又紅,說塗改液有些怪味,她靈感迸發,立即把這個問題立項為一個探究項目,帶著學生到北京化工大學檢測塗改液里的有毒成分,還在小白鼠身上做了急性和慢性實驗,指導學生寫成論文《警惕慢性殺手——塗改液》,論文後來獲得了全國大賽一等獎。這個探究活動,讓學生懂得了什麼叫做科學研究,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這恰恰正是素質教育的內涵。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性,教師要做的就是發掘他們的才能,讓『小樹』也結出成果。」周又紅說,「我們是在一線的微塵,但我們的作用是讓每個孩子都能發芽,那是我們的使命。」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絕地與西斯在傳說宇宙里的完整歷史
張玉山:戈壁沙漠里的引水人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