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吹風都會痛?關於痛風,你了解多少

吹風都會痛?關於痛風,你了解多少

在以前,痛風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所以長期以來都被當成是「有錢人的奢侈病」。但隨著東方人飲食生活的西化,痛風的發病情況也有了很大變化。

關於「痛風」病名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種病發病時疼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去如風,故名痛風。這可能是一種笑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來的一種多發病,這種病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因為痛風與飲食習慣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那些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人容易得這種病。而且這種病還有一個特點:重男輕女。有資料顯示,痛風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0 : 1。

痛風發作的原理

簡單來說,痛風發作就是「結晶斜化的尿沉積在關節,所引起的發炎癥狀」。

一般來說,尿酸值在正常範圍內的話,尿酸會溶在血液當中,不全會產生結晶。但是當體內尿酸過多,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時,體內的尿酸量便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值長時間超過7.Omg/dl時,無法溶解的尿酸就會成尿酸鹽,慢慢地堆積在關節或組織當中。

用顯微鏡來觀察尿酸鹽,可以發現它就雪的結晶一般雪白髮亮。形狀則像針葉,如針一樣尖銳。儘管尿酸鹽很美,但是對於身體來說它是一種異物。當體內察覺出有異物時,白細胞就會立刻發動攻擊。痛風的疼痛現象,就是關節發炎所引起的,也正是白細胞和尿酸鹽奮戰產生的現象。

痛風容易發作的部位

有痛風經驗的人告訴我們,痛風「就像用鉗子夾住一樣痛」,「就像用錐子在剜傷口一般的疼痛」,疼痛程度超乎我們想像。

痛風剛開始發作大多是發生在腳拇趾周圍,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是在腳拇趾周圍。偶爾也會在手指、肘部、肩部等上肢關節發作,不過幾乎都集中在下肢關節。

痛風發作是尿酸變成尿酸鹽所引起的,按照人容易形成尿酸鹽的部位來看,依次是蛋白質較少部位,接下來是酸性較強的部位、活動量較多的部位以及承擔負擔的部位,最後才是溫度較低的部位。

有70% 的痛風患者最初發作的部位是在腳拇趾部,這個比例告訴我們,腳拇趾根部最容易堆積尿酸結晶。

另外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以茶載葯的痛風產品——清風茶。其中三七有消腫、補血、行血作用;黃芪、茯苓有利尿作用,增加小便量,促進尿酸的排泄;葛根、絞股藍能改善血液循環;黃芪補氣補血,降低血尿酸;蛹蟲草補腎強腎,增大排酸量,減少痛風反覆發作,喝個茶就可以輕鬆降尿酸。

更多資訊請關注「康盛好方」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中醫是如何看待糖尿病?只需這樣做,輕輕鬆鬆降血糖
痛風石的癥狀,快看看自己有沒有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