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滄桑詩聖杜甫也曾有如此快意之作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滄桑詩聖杜甫也曾有如此快意之作

說到杜甫的唐詩,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杜甫一生仕途失意,尤其到了老年,貧病交加,但視覺寫出了很多反映當時歷史真實社會的詩篇。

這裡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慘狀的描寫,這裡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個人境遇,這裡也曾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期望。

後人評價杜甫的詩歌風格,多以「沉鬱頓挫」為評語,上面所寫到的這些詩句,都是這兩句評語。最直接的反映。但是杜甫的詩作風格並不單單是這一種,他也曾有過快意之作。

且看: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前出塞九首·其六》,當時的杜甫已經40歲。在這個時候,唐王朝還在繼續發展的階段,國力空前強盛,唐玄宗也開始開疆拓土,整個唐王朝在當時還處於對外擴張的狀態。

不過杜甫對於唐王朝的戰爭路線不太贊同,對於唐玄宗窮兵黷武,提出了批判。在這首詩的前兩聯,作者好像是寫的就是戰場上所流行的口訣,「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要拉弓就要拉最強的,想要射箭,就要用最長的弓箭,因為這樣的殺傷力最大。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戰場上要想取得勝利,面對對方的騎兵,要學會先射馬;在戰場上要想儘快拿到勝利,就要首先拿對方的首領開刀。

前半段,杜甫寫的是戰場上的戰法;在這首古詩的後半段,作者主要批判了唐玄宗窮兵黷武的政治策略。「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在杜甫看來,現在唐王朝在戰場上殺人太多了,應該有所節制,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邊疆,不可輕易侵犯。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邊疆戰爭的目的,在於制止敵人的侵犯,豈能以殺傷性大作為打仗的目的和標準?

雖然整首詩的格調還是略顯悲涼,帶有批判意味的,但是這首詩的前兩聯,還是表達出了杜甫心中的那份快意。一代詩聖,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就是杜甫。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最刻骨銘心的愛情詩,李商隱傾注一生心血寫出千古名句
這個不知名的詩人只留下一首七律古詩,對你我的人生或許會有幫助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