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吼,可能是輪迴。家族輪迴。

小時候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

就如同我們覺得父母頑固不化一樣,我們也在頑固不化地對下一代執行小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

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改變的當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終結。

01

昨天,有粉絲媽媽找我談心,說起這陣子對女兒發火的事,讓她一直心懷愧疚。

大女兒一直性格內向,在學校也不喜歡交朋友。直到前陣子,這位媽媽大聲訓斥了小女兒,而姐姐在旁邊看著,鼓起勇氣說:

「媽媽,希望你同樣的錯誤不要犯兩次,我被你從小吼到大,變得很膽小,希望你不要這樣對妹妹!你發起火來真的很可怕!」

前幾天,看了大女兒寫的作文,題目是《勇敢的種子在心田長大》,文章談到了自己性格內向的原因,滿滿的都是包容與愛護媽媽。

原來,自己再怎麼凶她,她都選擇無條件愛自己,偏袒自己。

大女兒作文里說,她的膽小懦弱源於小時候住的樓層太高,很少出來活動,在幼兒園時不主動交朋友,怕別人欺負她,總是自己和自己說話。

她在小學參加我要上春晚的選拔賽上,第一次上台詩歌朗誦,本來約定好和媽媽一起上台,但工作人員說,還是讓孩子自己上吧!媽媽也應聲,勒令孩子一個人上台。

女兒說,她當時心裡好害怕,好想抱緊媽媽……

這位媽媽說自己看完這篇作文,早已淚流滿面。

02

我侄子也是個在吼叫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過年那會,小鈴鐺和他一起玩,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牛奶,玻璃瓶碎了一地。

女兒淡定地過來找我:「媽媽,我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牛奶瓶碎了。」

侄子也尾隨其後,神色慌張:「小姑你快來看看,妹妹做了什麼?!」

我過去掃掉了玻璃渣,告訴小鈴鐺:「以後要注意點,哥哥可能會滑倒,玻璃碎片很危險,媽媽處理起來也很麻煩。」

小鈴鐺乖乖道歉,侄子在一旁卻很詫異,變得安靜了下來,可能覺得我一定會聲色俱厲地批評妹妹,因為如果在他家一定是這個下場。

看到孩子這個表情,覺得很是心疼。

吼叫式育兒,根本不算育兒,簡單粗暴地大聲制止,不過是父母在教育上的失控。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我們在處理親子關係時,也如同「南風效應」,要講究教育方式,南風徐徐吹動的「柔」比北風凜冽刺骨的「剛」效果更佳。

03

作為父母,究竟如何處理「吼」孩子這件事?

01一小時對話

沒有哪個媽媽不知道吼孩子的壞處,也沒有一個媽媽不想控制自己的脾氣,可為什麼看了這麼多育兒經,做了這麼多心理建設,學了這麼多心理學知識,仍然不能治好這種病呢?

對於父親,他們很容易做到對孩子和顏悅色,但為什麼媽媽們卻很難做到,尤其是全職媽媽?

24小時面對一個孩子,每天輔導孩子做功課試試?再有教養的媽媽,也很難保持冷靜吧。

因此,除了跟孩子對話,媽媽們還要學會和自己對話,每天花一個小時和自己對話。

媽媽們每天想著付出,溫柔的對待孩子,關心的對待丈夫,小心的伺候公婆,唯獨忘了溫柔的對待自己,媽媽們要學會一種能力,和自己對話的能力。

每天要花一小時和自己對話,培養良性釋放發泄和化解怨氣矛盾的能力,這才是關鍵,才是一個媽媽該有的智慧。

首先給自己一點時間,自我和解,才能放過孩子。

02換一種表達方式

把命令式的句子主語,從「你」換成「我」,可以有效幫助父母把憤怒的職責變為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教育。

「你再不去做作業,磨磨蹭蹭的,以後再也不帶你出去玩了!」如此反覆強調,他未必能理解為什麼作業不可以晚點再做,並且,父母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發怒,倒像是和自己過不去。

不如換成「媽媽今天有點累了,我希望你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早點完成作業。」

其實孩子很多時候不能理解,媽媽為什麼突然莫名其妙地發火。而這樣的表達方式,將重點放在了我不喜歡孩子的,以及我希望孩子做什麼,孩子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03道歉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吼完孩子後悔了,道歉也為時不晚。Better late than never.

當我們實在無法控制住自己,依然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承認自己的錯誤依然可以修復親子關係。還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一個全面的自己。

誠然,道歉難以開口。但是道歉也並非只有一種方式。

國外一位爸爸吼完孩子的做法,令我印象深刻。他冷靜之後,蹲下來,問兒子:「我剛才是不是特別凶?超級凶?」

孩子掛著淚珠,點點頭。爸爸繼續說:「那你可不可以模仿給我看,我剛剛是什麼樣子的?」

孩子興緻勃勃地表演出爸爸剛剛面目猙獰的模樣。爸爸溫柔地對他說:「那看起來真不怎麼樣,也許下次我可以換一種方式。」

孩子破涕為笑。

我還諮詢過其他媽媽們還會給孩子寫小紙條或者寫信,這些都是不錯的道歉方式。

等孩子長大後,看見媽媽從前給自己寫的信,自己犯的錯以及媽媽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這4類孩子小時候難帶,長大後卻很有出息!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春天常給孩子吃這幾種蔬菜,個子長得快,比鈣片強十倍!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