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職場中,跑得快不等於做的好

在職場中,跑得快不等於做的好

渡仁心理

一起來做專業心理學的傳播者、踐行者、分享者

這 是 職 場 測 評 小 組 的 第10篇 文 章,

我知道你會來,所以我在等

前語:

大家好,

我們是渡仁心理職場心理與測評師團隊,

將在周四為大家帶來關於職場心理、

專業心理測評相關的內容與分享。

幫助你更好地去認識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在職場拼搏中助你一臂之力。

小編:

高產小組來了。

1

小白今年剛畢業,是個性格活潑的年輕人。在求職應聘時,她開朗的個性,清晰的邏輯表達,很快幫助她覓得一份心儀的工作。

為了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小白從入職第一天起就積極學習,配合領導完成相關工作。

一開始,這樣的表現給小白帶來了很多讚美,也給她帶來了更多的動力,這種興奮感激勵她不斷的向前奔跑,似乎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工作中才肯罷休。

但漸漸地,小白髮現自己的工作有些力不從心。領導交代的任務的確可以在第一時間回應,但是工作的結果總是有些差強人意。

雖然領導也幾番耐心的講解如何細化工作,如何進行思考,但小白始終不得其法,在工作中屢屢碰壁。這讓小白感到十分沮喪,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類似小白這樣積極的職場新人,並不少見。很想為自己證明工作能力,但似乎又用力過頭,找不到職場的平衡點。

對於這類反應迅速,執行力強卻又不得其法的職場新人,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2

首先,如何合理的「積極工作」。對於行動派的職場新人來講,你的確會因為周圍環境而獲得動力。

為了更好的平衡速度與結果,你可以通過減緩行動的節奏、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數據,以及更全面決策的方式來平衡迅速反應的能力。

如果在行動過程中不能養成全面評估和明智決策的習慣,便永遠只是糾纏於眼前的失誤。

這樣導致的糟糕結果就是,你總是顯得不夠成熟,與職場對你的預期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而在別人看來,你好像是逃避責任,從而做出一些看上去似乎「不成熟」的行為。

如果你不能找到適當的平衡來彌補你自然、不拘一格的個性與社會規範期望之間的差距,你有可能會被視為不可靠的人。

其次,你的自我覺察有多少。

你的自我觀察能力和行動能力的專註度有多高呢?也許有時候你已經承擔了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但是為了讓領導看到自己的積極表現,你仍然咬牙堅持,不肯承認自己已然超負荷運轉。

親愛的小夥伴,我知道你多想爭取工作中的認可,但是隨口答應工作,不考慮自己能力承受範圍,這不僅是對工作不負責,更是對自己不負責。

等到工作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時,你再去尋求領導的支援,這時工作可能也耽誤了,人員安排又要重新打亂調整,這會引來很多後續問題。

所以,及時的自我覺察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給自己過度增加無法應和的工作內容,在需要拒絕的時候懂得拒絕,才可能有條不紊的完成工作。

最後,你是感性反應型還是邏輯反應型。感性反應型的人在評估信息或數據時,首當其衝是以自己或他人的價值觀作為考量。

換句話說,感性反應型的人更多會參考外界的評價標準來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所謂的積極表現,如果不及時通過學習邏輯分析的方法去看待人和事,那麼很容易陷入盲目奔跑的誤區,最終造成自己辛苦工作,卻換來被否定的結果。

而如果你是邏輯反應型的人,那麼邏輯分析的確有助於你快速掌握工作規律,提升工作效率。

但同時也需要學習如何估計個人價值觀以及狀況所需來評估信息和決策。

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將逐漸學會如何欣賞和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感情和價值觀,這是一種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途徑。

3

以上,是針對行動積極的職場新人,給出的三個方向。事實上,作為職場新人,急於求成的心理的確能理解。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會影響個體對職場的思考,甚至影響未來在職場中自己的工作模式以及人際交往模式。

但不管在職場中的表現,你是積極的,還是被動的,都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作為自己在職場中的行為準則:

第一,幫助他人。無論哪一種環境,人最感興趣的還是人,與人保持和諧關係,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增強。

也許你會發現職場中的很多人並不是你自己喜歡的類型,驕傲的你實在不想和對方過多接觸。

但是每個人同時也是一個客觀的個體,你只看到了他的不足,也許也可以嘗試看看對方的優點。

這並不是請你廣交朋友,只是可以幫助你至少在每日相逢的職場中,自己可以不為此而難受。

第二,儘可能的表達自我。工作太多、工作不懂、領導太厲害、同事太八卦等等,這並不是某個職場的問題,而是所有職場都可能出現的問題。既然環境無法改變,我們就需要自己做出改變。

如果你不捨得表達自我的訴求,對方便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的想法。你總是以為他應該理解你,應該對你的工作做出調整。

這應該的背後,只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因為對方也許一無所知。如果每個人都只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與外界溝通,那麼誤會便會層出不窮。

第三,儘可能找出事件的因果關係。活躍積極的你似乎沒有辦法鬆懈下來仔細思考工作中的邏輯關係,事實上,儘可能去發現工作中的邏輯關係,平衡理性和感性的較量,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如果只是安排什麼做什麼,不懂得舉一反三,對於職場來講,這是一個人力資源的浪費。

你需要學會一個工作交到你手上,不只是完成某種數量,更是在這個過程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達成更好的結果。

的確,積極努力的表現會為你贏來很多喝彩,但如果只是盲目的執行,而不加思索,有可能事半功倍。

合理的表達自己,合理的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在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觀察與思考,才真正有可能在未來的職場中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實現自己的價值。

組 | 測評小組 & 文 | 雨一直下

編|蟲蟲怪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渡仁心理 的精彩文章:

面對夢境也需要勇氣

TAG:渡仁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