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降曹受重用,假如投降曹操的是張飛,結果會如何?

關羽降曹受重用,假如投降曹操的是張飛,結果會如何?

建安五年,曹操擊敗佔據徐州的劉備,俘虜了關羽。出於愛才,曹操在明知關羽無心久留的前提下,依然予以厚賞重用,並放其出走,留下了一段佳話。作為劉備手下的兩員虎將,張飛的能力僅次於關羽,那麼假如當初投降的是張飛,結果會如何呢?

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的猛將,《三國志》就曾提到:「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雖然兩人都有國士胸襟,但兩個人卻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三國志》評價說:關羽剛而自矜,而張飛愛君子不恤小人,暴而無恩。也就是說,兩個人的性格剛好相反,張飛對於一般士卒經常鞭笞責打,而對於有能耐的君子則十分敬重。

先來看兩個例子:

1、劉備取川時,張飛曾俘虜了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勸降無果還被罵了一頓,當即大怒下令斬殺。但此時嚴顏卻說了句「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結果張飛立刻由怒轉而敬重,當場釋放嚴顏。而關羽在擊敗龐德時,也曾勸降,但被龐德一罵,當即殺了龐德。

2、張飛成為名將時,劉巴的名氣還非常小,但張飛聽聞劉巴是名士,居然放下身段主動要求跟劉巴同宿,結果劉巴卻說「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這種態度連諸葛亮都看不下去了,但偏偏張飛卻沒有生氣。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差別,劉備被呂布擊敗委身曹操時,關羽曾提出在許田圍獵時趁機殺掉曹操;4年後曹劉反目,劉備戰敗,關羽降曹屬於被俘虜後投降,並稱「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而張飛卻沒有這種表現,他從降曹到反曹,完全是隨著劉備的主張在走,張飛內心對於曹操的態度是沒有關羽的那層隔閡和厭惡的。

再來看曹操的特點:如果劉備代表的是底層出身群體利益的話,那麼曹操代表的則是傳統的豪門士族,許褚、郭嘉、李典、程昱、荀彧、荀攸都是出身大族,這也是他最終能夠立足北方的重要基礎。

而同樣出身官宦世家的劉巴,就始終看不起劉備,一心想要歸附曹操,這其實也代表了當時很大一部分群體的心態。但由於曹操自身的出身很特別,他屬於被士族輕視的宦官世家,曹操對於寒門同樣重用,所以,曹操取才就忽略了出身,主要看能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德行。

張飛鞭撻士卒,卻敬重名士,如果張飛進入曹營,他無論是性格特點還是與張郃相似的出身,都極有可能受到曹操的重用,並且重視程度要在關羽之上,畢竟以關羽「剛而自矜」的性格特點,很難在人才濟濟的曹營中一帆風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飛很可能自此留在曹營,而不會像當初關羽那樣無久留之意。如果假設當初劉備被呂布所殺,同時降曹的關羽、張飛,其結局也很可能是曹操對張飛的喜愛要在關羽之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打的贏拿火槍的日軍,為何卻在薩爾滸敗給了拿冷兵器的後金?
紀曉嵐給貪官寫信,拆開卻只看到一撮茶葉,貪官大驚:我命休矣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