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娃再次積食之後,那些教訓和經驗

娃再次積食之後,那些教訓和經驗

昨天晚上又是個不眠之夜,娃再一次積食了。

下班回家,就感覺娃的精神狀態很不好,蔫蔫的,很乖,不粘人,額頭有點熱,抱著的時候喜歡軟軟地趴人身上。聽阿姨說,下午已經吐過了。擔心娃大夏天的會脫水,於是就給倒了水喝,不敢再給什麼吃的了。沒想到一會功夫,娃把喝的水都吐出來了,裡面還夾雜著下午吃的櫻桃肉。

於是簡單總結了娃積食的原因——白天去別人家玩,吃太多東西,下午又吃了十多顆櫻桃,櫻桃肉比較硬,娃還沒有能力嚼太碎就吞咽下去了。

受罪的是孩子,糟心的是家長。

21:00,好不容易堅持到晚上睡覺時間,怕給孩子的腸胃帶來負擔,怕她再吐,連往常睡前那頓奶都暫時給斷了。娃睡了,但並不安穩,翻來覆去,小表情感覺很不舒服。

23:00,兩個小時以後,娃開始了第一輪驚天大哭,腸胃不適加上飢餓難耐,好像除了吃飽,什麼都不能撫慰她。一邊哭,娃一邊叫媽媽,媽媽的發音對於她可能是本能尋求幫助尋求安撫的一個詞。於是試著給吃了一點點奶,雖然沒吃夠,總算迷迷糊糊睡著了,沒多久就聽到娃開始大吐特吐,借著手機微弱的亮光看到娃困得睜不開眼睛,閉著眼睛嘔吐,吐的時候沒顧得哭,等吐完了,再睡覺後,不一會又開始哭鬧不止。一直折騰一個多小時。這麼小的娃,任何語言都無法安撫,因為她聽不懂,她所有的表達也只是大哭。一直抱著安撫很久,娃才又睡了過去。

凌晨一點,凌晨兩點,娃隔一段就繼續大哭。不敢再給喝奶,於是沖了很稀的米粉給她吃,萬幸,她沒再吐了。第二次給吃了一點米糊的時間已不記得,因為大人也累極了,困極了。

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真是雞飛狗跳的一個夜晚。

總結經驗教訓吧,相比較啥都不愛吃的娃,啥都想吃,看到吃的就控制不住的娃也讓人喜憂參半啊。

積食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病症,歸根結底還是大人沒有控制好,看娃哭鬧就隨了娃的意。而且老覺得娃吃的多就是好事,吃多拉多,長身體。

但其實老話說的養娃要「三分寒、七分飽」是很有道理的。

針對太過喜歡吃東西的娃,一定要注意幾點:

1、積食可能不是一天吃多造成的,當腸胃負擔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集中爆發;

2、每次吃的不多,但一天下來總量很多也會造成積食,東一嘴西一嘴就失控了;

3、貪嘴的娃,吃飯容易吃的快,吃的急,往往沒怎麼咀嚼就吞咽下去了,所以喂飯的時候一定要小口、慢喂,不能娃著急就跟著加快節奏;

4、水果是好東西,不過水果總體偏涼,娃腸胃弱小,水果的總量也得控制一下,還有水果的口感、種類也是要考慮的因素;

而娃積食後怎麼處理呢?我家的一點點經驗總結如下:

1、不用著急吃藥,娃積食的時候會容易伴隨低燒,退燒藥是絕對不可以吃的,一般幫助消化的葯要觀察一段後酌情給吃。如果在家長的控制下,娃第二天不再嘔吐不怎麼拉稀了,基本就不用吃藥;如果第二天還持續吃什麼吐什麼,還拉稀,精神特別不好,還是帶去給醫生看看再決定吃什麼葯吧。

2、積食後,嚴格控制進口的東西,我家是基本不給奶喝,給吃純白米粥,喝熬的稠稠的粥油,每次少給一些,避免一下子吃撐到。

3、兩三天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此時孩子容易報復性多吃,切記控制食量。

而在娃生病這個問題上,真的是極其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在好好照顧娃的同時,還有一點特別重要的,就是父母雙方間的問題也要妥善解決。

養孩子的過程,就跟升級打怪一樣,總會有問題出現,你不能指望娃一直不生病,一直健康陽光乖巧聽話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不撒潑打賴各種規規矩矩跟天使一樣。所以,問題出現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當父母的不能急躁,要耐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相互指責是最低級的了,爸爸指責媽媽,沒給娃培養好規矩,太慣著孩子,與其有空看小說不如多看看育兒的書籍;媽媽職責爸爸,平時啥事不管,娃出問題就會指責別人,感情做的少錯的少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煩躁是最沒用的了,煩躁就跟怪獸一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父母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影響整個家庭,造成惡性循環。

娃出了問題,當媽的不能慌亂,光顧著心疼;當爹的不能站在高處當領導負責指揮,啥都不做,多說一句話不如多做一點事。

照顧孩子需要付出的心力不是一般事情可比。現在養娃也不能套用過去一家裡三五個娃的時代採取放養政策。

娃在每次生病之後,都會增長點智慧,所謂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與女兒Lisa 的精彩文章:

TAG:我與女兒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