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廣是雄才大略還是眼高手低?

楊廣是雄才大略還是眼高手低?

原標題:楊廣是雄才大略還是眼高手低?



最近幾十年,在普通年輕人眼裡的楊廣幾乎和古人心中的形象判若兩人。在他們看來楊廣戰略無敵,無論是開科舉、通運河、征高句麗都證明了他眼光超群,只不過當時的人不理解他罷了,所謂眾人皆醉他獨醒或眾人皆愚他獨明,一個孤獨而不為世人理解、志向高遠而又性情堅毅卻最終慘死的悲劇君王形象躍然紙上,或許這麼評價的人還把自己代入其中,以至於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起呢。


一個短短十幾年便將極盛時代外無強敵,內部繁盛的隋朝弄得人口死亡將近80%,強敵四起的楊廣現在卻被吹捧成似乎和始皇帝一樣英明神武,僅僅是步子走得快一些的皇帝,這究竟是怎樣荒唐的一種現象?他究竟是雄才大略還是眼高手低,我從以下幾點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功績

1科舉制:要知道科舉並非楊廣首創,也非在楊廣任內成型。科舉萌發於南北朝,大業年間隋朝主要實行的依然是和漢朝一樣的察舉制,由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人才。科舉制度真正成型在唐朝,門閥制度被摧毀實際上主要是南北朝時期的戰亂打擊,到宋朝才完成的。


2通運河:大運河是利用自然河道和前朝數百年修建的運河疏浚連接而形成的,而非很多人想像中從頭開始修建。


4軍事上:他前期滅吐谷渾、攻越南的功績在他沒死之前便已經丟失殆盡,而且丟掉的遠比他之前獲取的多。



二:戰略眼光

1通運河:很多人吹捧楊廣的一點便在於他們認為楊廣修通運河「過在當代,功在千秋」,且認為楊廣在千年前便已經清楚意識到大運河對於南北溝通的作用,以後歷代皇朝都依賴於大運河溝通南北物資、信息,甚至極端的認為如果沒有楊廣修大運河,中國早就分裂了。但上面已經說過楊廣並非從無到有修建運河,他做的只是最後一點貫通。要清楚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運河很多並非楊廣修的,隋朝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並不經過山東。首先認識到大運河溝通南北、穩定江南作用的是隋文帝,開皇四年楊堅就叫宇文愷修通濟渠。最後,楊廣修大運河究竟是為了他龍舟遊玩方便,還是為了誇耀功績的好大喜功?看看他通濟渠剛剛完工便迫不及待的以十多萬縴夫拉數千艘船游江南;看看他想要外賓吹捧而用絲綢纏樹的事迹;看看他西巡,那些西域諸侯、草原酋長們的吃穿用度都靠楊廣供應而西巡的十萬士兵凍死大半;看看在經過隋末起義軍和諸侯們數百萬人的揮霍後還有剩的糧倉,而天下百姓卻餓殍遍野、易子而食。說他修運河是為了國家民族豈不可笑嗎?



2科舉制:說楊廣開科舉是為了打擊門閥為了國家百姓是荒謬的,他在位時候所做之事有哪一點將普通百姓的生死放在眼裡?楊廣在世時多用門閥,手下是門閥,親戚是門閥,兒女們嫁娶的還是門閥,他們楊家本身就是大門閥,說他想集權而打壓其他門閥是肯定的,但把他們門閥間的內鬥升華到他想掃清門閥制度而提昇平民政治地位就可笑了,至少沒有證據證明。



3打高句麗:一些人說,你看李世民一上台不也打高句麗嗎?可見楊廣的戰略眼光和「千古一帝」是一致的,要不是楊廣三征高麗消耗了它們大量實力,你李治能滅它?

首先,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高句麗對中原的威脅,不同於游牧民族的突厥、契丹,同樣作為農耕民族的高句麗文字、規章制度、禮樂幾乎已經完善,人口超過三百萬,並且屢次侵犯大隋邊界,只要不蠢都不會放任高句麗成長下去。


最後,楊廣卻是真的愚蠢到看不清高句麗的威脅,他打高句麗並非想消除這個隱患,而又是好大喜功、唯我獨尊的性格作怪。看他命令將士,如果高句麗要請降,就必須安撫接納。然後將士們死傷無數眼看就能打進遼東城的時候,高句麗果然請降了,不過卻是為了拖延時間準備防禦,但楊廣信了,而且這個戲碼高句麗連用數次,數次都奏效。真是高句麗虐楊廣千百遍,楊廣待高句麗如初戀啊!第一次征高句麗是如此,而後兩次還是重複如此,看到這裡,說楊廣有多強的決心想滅高句麗你信嗎?說他是因為眼光長遠而打高句麗你真信?如果真信的請想想那死於遼東城下,那被高句麗俘獲虐待致死的數十萬將士們。


還有更極端的為了吹捧楊廣居然說他征高句麗是為了消除門閥勢力,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楊廣三征高句麗損耗了隋朝大量國力,讓隋朝在周圍突厥、吐谷渾、契丹等蠻族心裡威信盡失,而不談枉死的將士,僅僅運輸糧食的民夫便「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他是想將國家、百姓和門閥一起葬送嗎?所謂的消除門閥勢力更是子虛烏有,反倒是手下的貴族做了多少導致死傷慘重的蠢事而被楊廣輕輕放過,過段時間又大肆重用。


事實上,真正看到高句麗危害的還是隋文帝,楊堅在世時便已經開始征伐遼東。


4分化突厥:這點不用多解釋,稍微懂點的都知道這是楊堅做的,在楊堅即位之前,北齊北周都每年給突厥供奉,楊堅去世後給楊廣留下的卻是一個分裂的東西突厥。



三:戰術能力


1平南陳:楊堅派兵,楊廣掛名,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執行,在當時楊廣為了爭位還是很老實的,不敢過分插手軍隊指揮,但看他後來三征高句麗時期的昏聵舉動,實際上就是另一個地圖開疆、遙控指揮的委員長。



2滅吐谷渾:只有這一次我是承認楊廣有功勞的,但先是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谷渾,導致吐谷渾求援讓隋朝有戰機,其次隋朝從沒有管理到吐谷渾,且僅僅幾年後吐谷渾又捲土重來,並且更甚從前的進攻河右,楊廣卻連防禦都做不到,運輸東西都只能繞路塞外。



3打高句麗:這幾次征戰楊廣的才能、性格缺陷顯露無疑!千里征戰不挑選精兵強將而是集結天下的軍隊113萬,200多萬民夫轉運糧食,這是知兵的人能做出來的事情?組織管理能力極差,耗費無數、民夫死亡遍野;各路軍隊權責不清、指揮混亂;不懂放權,軍事進退都要通報他;沒有堅定意志,每一次隋軍佔上風時只要高句麗假降便前功盡棄,屢教不改;殘暴不仁,為一己之私而讓天下百姓死亡大半而毫不在意;懦弱無能,在天下被他搞崩潰後不是重振旗鼓收拾河山,而是去江都當鴕鳥。



分析到這裡我們就清楚了,楊廣既殘暴又昏聵,既冷血又自私,眼高卻手低,既無見事之智也無自知之明。或許他文采不錯,或許他有些爭寵的小聰明,但作為君主、領導他肯定是不及格的。他做的有些事情或許功在千秋,卻和他本人是不是雄才大略無關,也和他是否眼光長遠無關。一個殺人強姦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搶劫殺了希特勒,是有功於世界,但說他是為了世界人民就可笑了。我更認為,以他即位前伏低做小、百般爭寵、詩詞無雙的才能更適合當一個宮斗的王妃,也許他投錯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說明言 的精彩文章:

你想不到的歷史-隨地大小便的歐洲國王和貴族們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TAG:明說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