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為什麼你總是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

為什麼你總是買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

穿衣打扮秀

專註穿搭乾貨的實用性時尚號

關注

如需轉載本號原創文章,請加作者微信號:Dressing-show,獲取授權及開白,轉載時須註明來源及ID(穿衣打扮秀,dressshow)。

之前有一位姑娘的留言,袖子覺得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

其實學生時期的袖子跟這位 @影 一樣,也是一逛街就頭大,千千萬萬件衣服在我看來真的沒差很多,有些衣服掛在那裡還覺得很醜……但事實是,有那麼幾個一起逛街的同學或朋友,總能一眼挑出上身效果還不錯的單品——那會兒覺得可神奇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對挑衣服這件事很苦手,有些人就好似「天賦異稟」呢?

衣服的狀態:懸掛、平鋪、上身

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逛街的時候會遇到的幾種衣服狀態。

第一種,比較常見的,懸掛圖,陳列比較空框的會有正面懸掛,比較擁擠的話側面懸掛更多一些:

第二種,放在某些展示檯面上的平鋪圖——還有一些會摺疊圖,一般我們想看的話會自己鋪開,也算作是平鋪這一類吧:

第三種,模特上身圖,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哈,一般是某些品牌或店鋪的主推或熱賣的單品,也是相對比較容易種草的一種——因為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都比較直觀(詩詩很美,但也別忽視兩邊的模特哈……):

一開始所提到的「不會挑衣服」呢,一般指的是前面兩種情況,懸掛或平鋪圖——對一些人來說,這兩種狀態的衣服是不夠直觀的——只能憑第一眼印象來感知基本顏色款式來判斷是不是喜歡,但沒法想像衣服到自己身上是什麼樣子,也就無從知道是否適合自己了。

為什麼你不會挑衣服?

上面提到了衣服的幾種狀態,也說了大家不會挑衣服的基礎原因——就是無法在實際試穿之前,在腦海里將懸掛和平鋪圖轉換成上身效果。

為啥不會轉換呢?袖子覺得如果要用學生時代的情況說明的話,大概是高中時期的立體幾何沒學好?(頂鍋蓋……)

當然也不全是自己的鍋。像是懸掛圖這種真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材質,穿著效果相似的半裙(裙擺大小相近),如果材質軟硬不同、垂墜感有差異的話,懸掛平鋪圖的樣子也是會不太一樣的:

然後有的衣服掛起來看比例很一般,但穿上身反倒效果很好(多見於偏長的連衣裙);

再比如,有一些剪裁比較別緻、需要配腰帶或是廓形感強烈、或是裙擺設計偏大或不太尋常的單品,懸掛和平鋪圖相較於實物上身圖來說,還是會偏丑一些——吸引力下降呢。

綜合看就是——本身的聯想能力一般(立體幾何沒學好……),加上衣服本身的材質、設計、剪裁等影響,導致了一些人沒法比較快速的「慧眼識珠」找到自己上身好看的衣服。

怎麼提升挑衣服的能力?

俗話說「缺啥補啥」,咱哪裡弱勢就修鍊哪裡。如果是聯想能力比較弱,那建議是多觀察自己已經有點衣服——看一看,它們掛在衣架上是什麼樣子的?平鋪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的,自己穿上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的等等,因為是自己的衣服,熟悉度比較高,也方便觀察記憶。

那麼逛街的時候就可以從自己的「記憶宮殿」里找模板,這件衣服掛起來/平鋪的樣子有沒有跟自己的某件衣服相似?有的話,就可以考慮試穿驗證一下,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再去逛街給自己挑衣服應該會有所改善了。

想要再進一步?逛街時好好觀察模特的搭配,然後找到對應單品懸掛平鋪的樣子來對比,也可以去試穿,然後綜合看一看,單品的收腰設計、鬆緊程度、面料彈性、材質軟硬、不規則設計、廓形設計等各種細節,對衣服的懸掛、平鋪、上身三種狀態分別有何影響,通過對比也能知道自己試穿和模特搭配有哪些差異(也可通過上身差異了解下自己是否適合某些類型的單品)。

貪多嚼不了,所以開始的時候建議盡量從自己的衣櫃開始觀察嘗試,逛街的時候也優先關注與自己衣服相似的單品,熟練之後再擴展(到給其他人挑衣服,觀察自己不常穿的單品類型等)。

如果是因為對衣服材質、設計、剪裁的不了解而沒法判斷上身效果呢?其實套路還是一樣,但相對簡單一些吧(畢竟聯想能力強還是有優勢一點),剩下的就是練習——多看、多摸、多試穿對比,見得多了,穿的多了,也會慢慢熟悉衣服材質剪裁設計等各種細節,了解這些因素對懸掛平鋪上身三種狀態圖的影響,一句話:無他,但手熟爾。

總結:聯想能力不佳——練習、記憶、對比等,來自己學會製造聯想;聯想能力還行——增加對衣服本身的了解;二者都需要實際去觀察去對比去試穿,熟練度都是要的。

那麼,大家平時逛街買衣服的話,覺得自己挑衣服的眼光和水平怎麼樣?是很會挑,還是不會挑?來評論說一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衣打扮秀 的精彩文章:

怎麼把只有黑白兩色的8件衣服穿出不重樣的8套搭配?
總是糾結上衣的顏色?根據鞋子的顏色來選,又快又美

TAG:穿衣打扮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