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時代:日本在做什麼

大數據時代:日本在做什麼

【特別關注】

光明日報駐東京記者 張冠楠

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於5月26日至29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本屆博覽會吸引了全球大數據領域的行業翹楚與專家學者,展示了大數據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探討了未來發展方向。「大數據時代」來臨,有哪些機遇與挑戰?光明日報駐外記者深入一線,探尋科技強國的大數據發展之路。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對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國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為了推進大數據的研究和發展,日本政府、企業,甚至學校迅速加大在大數據軟硬體及系統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投入。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統計,日本國內大數據收集、存儲、分析、應用等相關行業市場規模在2011年度約為19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9元人民幣),2015年達4200億日元,到2020年預計將超過1兆日元。

5月26日,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圖為會場外的大數據標識。新華社發

政府參與 規劃先行

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是21世紀最為珍貴的財產。日本政府在五年前發布了《創建最尖端IT國家宣言》,全面闡述了2013年至2020年間以發展開放公共數據和大數據為核心的國家戰略,強調「提升日本競爭力,大數據應用不可或缺」。戰略中包括了向民間開放公共數據、促進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等政策。為此,日本政府大量投資用於大數據研發,包括開發高速網路基礎設施和試驗高效的數據中心運營系統、數據分析應用項目,以此增加日本工業競爭力、拓展新行業。

日本政府還帶頭使用大數據。建立推動大數據使用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必要的,由此推出了電子政府,推動政府管理計算機化。日本政府還推出了專門的大數據網站,分門別類的各項數據來自於各政府部門和機構,同時向數據提供者和數據使用者開放。在網站中,還可以查詢白皮書、地理空間信息、人群運動信息、預算和年終財務報告等各類數據。值得一提的是,網站還會定期公布案例,表彰用大數據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構。今年三月,網站表彰了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該研究所通過大數據網站,以地域社區為調查對象,與各地相關人員合作提供各種防災手法與案例等的網路服務。

日本政府雖然在一般網站公開了國家統計和地圖等龐大的數據,但是由於表達術語、書寫形式、文件格式不統一,以及地方自治體的數據匱乏,沒有民間企業的相關信息,政府很難有效地為國內外企業商品開發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幫助。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希望通過統一數據的表達術語、書寫形式、文件格式等,並積極和國際接軌,在2020年建立起能夠涵蓋美歐的全新門戶型數據網站。

第二屆人工智慧博覽會4月4日至6日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圖為工作人員展示一款機器人。新華社發

廣泛應用 精心布局

「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如今,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在技術研發、數據共享、安全保護等方面進行前瞻性布局。日本對大數據流通量進行了宏觀的調查,涉及的內容為八種結構化數據,如客戶數據、電子商務銷售記錄、健康保險理賠數據、氣象數據等,以及九種非結構化數據,如電子醫療記錄數據、診斷成像數據、訪問連接數據等。調查結果顯示,結構化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的3.3倍,從而說明真正體現大數據價值的非結構化大數據在日本尚未佔據主流,同時也體現了日本當前互聯網及電信領域具有應用大數據的數量優勢。

據日本相關調查顯示,從數據存儲量來看,最大的是商業,其次是服務業、建築業、製造業、金融業。而從大數據應用效果來看,程度最高的是零售業,其次是道路交通、製造業、廣告業、金融業。在日本的各行各業中,大數據應用的領先行業是零售業、製造業和金融業。具體來看,在零售業方面,日本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推廣POS機的使用,基於此的銷售數據開始應用於商業配送和流通。隨後的十年,日本的連鎖便利店快速發展,對銷售數據的需求進一步加深。進入21世紀後,積分卡等在日本開始普及,商家開始重視掌握個體顧客的購買行為,並通過數據分析應用於促銷。2010年後,日本跨行業的積分卡、電子錢包開始發展,實現了跨行業、跨企業的數據共享。

再如,在醫療行業方面,病歷電子化以後,相關的檢查結果、用藥情況等都形成了大數據。一方面,去醫院看病,避免了重複檢查。另一方面,即便不去醫院,醫生也能根據資料庫中的各種信息,為患者開藥治療疾病。醫生根據相關數據,還可以預測患者將會罹患的疾病,及早預防,不至於等病入膏肓時才大量用藥救人。利用大數據預測何種流行病正在肆虐,利用過去的感冒數據對近期的感冒狀況進行分析,結合氣溫和濕度的變化預測將來感冒的流行情況……日本將大數據應用於醫療行業,在可預期的未來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從而削減因人口老齡化而帶來的社會醫療負擔。

4月23日,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一名參觀者用虛擬現實設備體驗新型物流系統。新華社發

隨著大數據不斷發展,日本認識到大數據不僅包括收集到的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還應包括數據處理分析技術和專業人才培養,教育大數據應運而生。教育大數據包括教育中產生的過程數據和結果數據,以及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同時,隨著近些年平板電腦等個人移動終端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推動了日本教育大數據向個別化和自適應性的方向發展。縱觀其發展特點,一是重視對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實現教育大數據實用化。二是企業、政府及學校三方聯合推進教育大數據研究及相關產業發展,並在學校開展實踐應用,以檢測研究成果或產品服務的實用性,實現教育大數據體系化。三是重視跨學科融合,不僅局限於教育學等學科和計算機技術等,還融合了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相關學科,推動教育大數據發展全面化。

任重道遠 挑戰重重

近年來,日本在大數據方面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就是技術人才方面的挑戰。大數據時代並不僅僅是數據多,而且數據類型也是多種多樣,數據數量大但價值密度小。同時,大數據所體現出來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實可靠的,人為因素的干涉會導致數據失真。這些非結構化或結構化的數據,使得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和設備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發展的要求。這便對數據分析能力提出了挑戰,而且數據的實時變化,要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快數據分析和應用的能力。解決大數據產生的各種問題,關鍵在於技術。而技術要想適應更高的發展要求,最根本的是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日本認識到,要想創造更大的價值,就需要拓展IT與管理人才的人力資源,使這些人才具備可開發使用大數據商業模式的能力。因此,專業技能人才短缺是日本大數據發展面臨的直接挑戰,未來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預計達25萬人。

其次,是日本大數據市場仍存壁壘。儘管日本政府帶頭起到了數據共享的表率作用,但仍然有很多日本企業,沒有大數據的意識,認為數據是屬於自己的,共享意願不夠。數據壟斷使得企業間信息的不對稱性進一步加大。大企業利用龐大的數據資源,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形成了強者更強而弱者更弱的局面。例如,居民樓里電梯都需要定期檢查、維護,而這些維護數據一般都掌握在電梯製造商手裡,新企業如果想要加入競爭,在數據上勢必存在劣勢,競爭力也就明顯被削弱,造成不公平性。同時,還有企業通過不當手段收集並存儲數據,對數據進行不當的壟斷、「圈佔」,妨礙正常數據市場競爭。個別企業通過自身的數據優勢,來影響市場公平。

最後,就是大數據的安全性有待提升。一方面,是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因為數據過於集中,一旦被黑客攻擊,可能會產生毀滅性後果。據日本警視廳統計,在2010年至2015年間,僅針對東京市內大企業的安全攻擊次數就增長四成以上,年平均經濟損失約1000億日元。另一方面,如何界定哪些個人數據可以被獲取,被獲取後如何使用、如何保證安全性是面臨的另一大挑戰。眾所周知,由於日本的不婚率不斷攀升,多地政府為促進單身男女步入婚姻殿堂出謀劃策。2015年3月,受愛媛縣政府支持的一家婚姻促進中心開始利用大數據對註冊會員的個人情況和學歷背景等基本信息進行匹配。這一大數據系統收集的信息廣泛,包括會員參與過的相親活動、網頁瀏覽歷史等,從而通過分析個人喜好幫助單身男女尋找合適的相親對象。有反對聲音認為,這種方式可能會被視為將特定的婚姻觀強加於民眾,生活觀念應取決於個人,而不是通過數據來體現。日本民眾對於數據這樣的個人隱私也極為敏感,兵庫縣某婚介所也試圖通過此方式進行婚介,但是考慮到個人隱私等問題,註冊會員數僅百餘人。

(光明日報東京5月28日電)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29日 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社科院專家: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將令自身受損
大學教授:西方文學理論和批評的霸權已經坍塌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