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揚州市:發揮群團優勢 編織留守兒童關愛保障網

揚州市:發揮群團優勢 編織留守兒童關愛保障網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江蘇省政府在今年民生實事中提出將「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建立200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之家 』作為「關愛婦女兒童方面」的兩項任務之一。由此可見,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提升我省婦女兒童的幸福感、安全感,不僅是婦聯工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去年底省婦聯配合省民政廳等多部門開展的「合力監護 相伴成長」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專項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全省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降至223085人,與專項行動開展前相比減少19109人,減幅為7.9%。

為了讓留守兒童成長得更好,我省各級婦聯充分發揮群團組織關愛服務優勢,其中,揚州市各區縣(街道)婦聯以一系列「心系留守兒童」的愛心舉措使全市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揚州市婦聯

多措並舉 編織留守兒童關愛保障網

長久以來,揚州市婦聯圍繞「黨政所需、婦聯所能、群眾所急」,努力創新兒童關愛工作,不斷促進留守兒童生活條件改善,把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困境兒童工作,深入持久地做好做實。

積極開展公益巡講活動,提高兒童安全防範意識。揚州市婦聯自2014年開展「『親子大講堂』農村(社區)百場巡講活動」項目工作以來,累計舉辦親子大講堂385期,電台親子空中講堂42期,親子網路講堂70期,在線微課35期,志願者老師講課覆蓋到寶應、高郵、儀征等偏遠鄉鎮地區,內容除了文明家風、科學家教外,還包含了青少年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內容,對規範留守兒童行為、增強安全防範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GIF

積極爭取資金、項目,解決留守兒童上學難、讀書難等現實問題。認真落實好揚州市委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困境兒童助學金審批發放工作。共為包括部分留守兒童在內的4923人次困境兒童累計發放助學金984.6萬元。依託揚州市翔宇婦女兒童基金會,廣泛發動社會捐款,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勵志女孩成才圓夢行動」等公益項目,舉辦34個「春蕾」班,累計發放助學金478萬元,受益兒童5700多人次。2017年,組織申報了省兒基會「小候鳥」圖書角項目20個和「春蕾易悅讀公益書屋」51個,為71個社區、學校爭取了圖書、書櫃書桌和相關活動經費,讓更多的孩子們可以不花一分錢沉浸在圖書與知識的海洋中。

小媛,15歲,與養父相依為命,養父前幾年中風,失去了勞動能力,小媛又要上學,又要忙家務,還要照顧生病的養父,生活的擔子對她幼小而柔弱的肩膀來說有些沉重。近日,小媛領到了2000元困境兒童助學金,這已是她連續第3年享受該項政策,學校老師、村裡的婦聯幹部張阿姨、鎮上的女企業家王阿姨經常上門噓寒問暖,成為小媛的愛心媽媽,為小媛提供生活和學習幫助,這讓小媛得到了溫暖,找到了依靠。

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共同關心愛護留守兒童。揚州市婦聯和民政局共同啟動兒童家庭監護缺失社會幹預工作,初步形成了兒童社會幹預工作的調查、建檔、監測、評估、預防、報告、干預、轉介等工作機制。各級婦聯積極建立社區(村)兒童社會保護工作督導員制度,發揮好全市496家兒童快樂家園等服務兒童的機構、1903家家長學校等陣地作用,開設四點半課堂,利用假期和周末,有計劃地開展家庭教育、親子實踐、心理輔導等活動,增強基層服務家庭、服務兒童的能力。各級婦聯還建立了1萬多名愛心媽媽隊伍,鼓勵和引導專業化志願者隊伍積极參与「家庭監護指導」「守護成長」「心理健康」「涉罪未成年人干預幫扶」「女童保護」等項目,通過參與關愛活動和專業干預,留守兒童變得更加自信、自強、樂群、開朗,留守兒童家庭強化了監護責任,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

小琪,9歲,與爺爺奶奶生活,父親是一名服刑人員,母親已與父親離異,重新組建了家庭,很少回家探望小琪,小琪性格孤僻,不愛與人講話,自從心理諮詢師志願者和愛心媽媽和她結對後,經常陪伴她,開導小琪要勇敢面對困難,走出心理陰影,還帶她參加社區實踐活動,小琪變得開朗了許多,變得愛笑了。

積極開展思想道德實踐活動,不斷提升留守兒童思想道德素質。圍繞在兒童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良好家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重點組織了「好家風伴成長」等主題實踐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廣陵區婦聯

打造自有品牌 推動項目運行

廣陵地處揚州中心城區,總人口431349人,家庭150561戶,現有兒童54662人,其中留守兒童447人,流動兒童9798人,五年來,廣陵區婦聯按照市婦聯加快兒童快樂家園建設的要求和廣陵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名城核心區,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的戰略部署,以兒童需求為導向,積極將地方特色與全球視野相融合,多方整合資源,共建共享,深入推進全區「兒童友好家園」項目建設,合力打造具有廣陵特色的兒童友好城區。

常態化打造兒童友好家園品牌,不斷提升有形陣地功能。

按照「五有」的標準,在全區實現兒童友好家園規範化建設全覆蓋;持續推進兒童友好家園示範園創建。每年評選廣陵區「十佳兒童友好家園示範園」,開展特色活動展示評選等;結合自身實際,圍繞需求拓展家園功能,拓展建立了職業體驗、兒童早教中心、兒童數字閱覽室、兒童情緒發泄室、戶外海模航模區、周末兒童書場等場所,進一步強化了有形陣地功能,突出了服務特色。

項目化推動兒童特色工作高效運行,不斷強化需求導向。五年來,在婦聯組織的陣地建設中鼓勵各地結合實際,調研不同孩子的需求,項目化提供定向的、個性的服務,力爭服務效果的長效化。共申報各類項目56個,立項資助項目32個,項目資金206.6多萬元。針對群體需求的不同成立了「少兒京劇工作室」「愛·悅讀」「彩虹課堂」等項目。同時定期開展「少年模擬法庭」「家風家訓伴我成長」「小小志願者 清潔家園顯身手」等活動共計1300次,參與人數達5萬餘人。

多元化整合資源,不斷增強兒童友好城區生機活力。

五年來,以兒童友好家園為平台,以滿足不同群體兒童需求為導向,依託項目化運作,把兒童友好城區建設工作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一方面實現區級層面部門聯動。聯合民政等部門共同開展了「童一藍天下 成長心聯心——困境兒童慈善公益活動」,啟動了「叩響無聲之門」援助計劃,聯合開展了「愛匯聚 心飛揚 童心同行『益』起來」活動。另一方面依託社會資源實現互利雙贏。共引進各類培訓、教育機構和社會組織50多家,探索「婦工+志工」模式,組建35個志願者隊伍,5個專家隊伍,受益兒童達1.5萬人。同時,通過公益項目的支撐,幫助解決了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服務中各類工作經費和活動經費,大大減輕了社區兒童友好家園項目開展活動的壓力,也給社區更好地為不同群體兒童服務增添了動力。

寶應縣婦聯

關愛機制創新 做好「聯」的文章

寶應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10萬多人,現有留守兒童1.2萬人。為紮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實現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目標,寶應縣逐步建立起關愛服務的長效工作體系和社會關愛體系,積極探索出了關愛留守兒童的寶應模式,較好地解決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問題,被省婦聯列為全省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

夯實關愛基礎。在全省中率先成立由政府牽頭,婦聯、教育等16個部門參與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縣、鎮、村和學校「三級一校」關愛組織架構,出台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實施意見,簽訂責任狀明確各鎮(區)和成員單位工作責任,形成級級有人抓,層層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構建關愛體系。做好「聯」字文章,延伸工作手臂,整合各方資源,創新「愛心媽媽」社會化關愛模式,構築起由教師、「五老」志願者、大學生村官、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關愛、幫扶和管護網路,4000多名「愛心媽媽」走進留守兒童家庭,開展親情陪伴、自護教育、愛心幫扶和春蕾助學等活動。

力求關愛實效。為全縣12000多名留守兒童建立成長記錄電子檔案管理平台;通過開展「大愛有聲」「愛心相伴手牽手」「真情暖童心」等活動,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2007年創辦的「星星點燈合唱團」,被評為省精神文明建設十大品牌、優秀志願服務項目。2013年圓滿完成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對寶應留守兒童工作的督導,督導組及聯合國兒基會專家給予了「理念新、情況明、思路清、措施實」的高度肯定。

打造關愛品牌。縣婦聯聯合縣教育局,通過實施青春期心理健康公益項目,幫助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認識並適應青春期生理、心理與社會角色的變化,為他們走向成熟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6年率先在中小學開設「女童保護」課程;2017年9月,聯合推進女童保護一校一講師計劃,並將女童保護課程納入各校教學計劃。目前,「愛護我們的身體」防性侵知識講座已在全縣15個鎮(區)27所小學同時開課,1860多名小學生了解了防性侵的相關知識。

除揚州市外,我省多地婦聯也積極打造「關愛留守兒童」自有模式,如淮安市開展「百千萬」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宿遷市實施省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公益創投項目;連雲港市開展「海生草」關愛睏境留守兒童公益服務項目。

一樣的藍天下,一樣溫暖的家。

是所有留守兒童所嚮往的美好生活,

也是我們全省婦聯人所努力的方向。

供稿:揚州市婦聯

編輯:周序

審核:陳湛湛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省婦聯 的精彩文章:

TAG:江蘇省婦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