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亡國時,為何不見楊家忠烈的身影?楊家將、楊門女將都在哪?

北宋亡國時,為何不見楊家忠烈的身影?楊家將、楊門女將都在哪?

宋朝尚文,士大夫一般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宋朝男兒並不懼死。從 「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家軍到「一家為國,滿門忠義」的楊家將,無不滿懷著保家衛國的壯烈情懷。後世為歌頌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拍攝了許許多多經典的影視劇,讓楊家將、岳家軍被中華兒女所了解,也在不斷激蕩起我們的愛國情懷。

現代影視劇中,楊家將分男將和女將,男將共有七人,個個驍勇善戰,勇猛無比。他們一生均在為國家的戰鬥的耗盡青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而在正史上,楊繼業本名楊業,育有七子。本是五代十國的將軍,後投奔宋朝,成為宋朝的大將軍。宋太宗時期,外敵來犯,楊業奉命出征,保衛宋朝。他屢立戰功,風頭正盛。終招致小人妒忌,遂遭受奸人陷害,出賣了他的作戰計劃及部隊行蹤,最終招致大軍包圍,被圍困在狼牙村至死。一代忠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而到了宋真宗時期,他的七個兒子也成長為一代名將,個個均有萬夫不當之勇,成為宋朝赫赫有名的將軍。他們心地善良,為人忠厚。當朝宰相寇準給予了他們很高的評價。

但他們這種性格也被別用用心的小人利用,在抵禦遼朝的侵犯中,戰死沙場六人,只余楊六郎存活於世,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楊延昭。正是楊延昭才沒有讓楊家絕後,但在失去的親人的環境下,楊延昭只活了57歲,便鬱鬱而終,滿門忠義,竟落得個這樣下場,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現在在大多影視劇演繹中,楊延昭回到楊家之後,有傷在身,加之朝中無人迎戰。楊家女子在楊繼業夫人佘太君的帶領下,將悲痛化為力量,披上戰衣,拿起武器,替戰死的夫君出征。讓後人真切得體會到「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的含義。但影視劇中讓人熱血澎湃的楊家女將中的楊八妹、穆桂英均是杜撰的,歷史上並沒有楊門女將。人們對於她們的故事編撰極其用心,我們可以體會到中華兒女對楊家將的崇敬之情。

楊延昭是第二任楊家掌門人,他繼承了父親忠義的品行,忠於宋朝,致力於抵禦外來之敵,在他短暫的生命結束後。宋仁宗時代的楊文廣是第三代楊家軍的掌舵人。楊文廣繼承了他父親和他爺爺的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為國家奮鬥了幾十年,享年七十五歲。他的死亡也標誌著楊家軍的沒落,自他之後,楊家再無大將,均是籍籍無名的小將。楊家將的輝煌也自此落下帷幕,成為宋朝一片永恆的光輝。

《水滸傳》中曾提到說,楊家後代,也有杜撰之嫌,楊文廣後,再無楊家將。因為只有大將軍才配得上「楊家將」這三個字,後來的楊家子嗣在正史中並無記載。也因此直到宋朝滅亡,正史中都沒有關於楊家將救國的記載,其中大家也知曉原委,此時的楊家將已經消失不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球顏值最美的五位女保鏢,個個身手不凡,其中就有兩位中國人!
到了陰間,都要喝下一碗孟婆湯:湯里都放了些什麼東西?

TAG:品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