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拒絕使用這一奇謀,明末此人率軍親自實踐,結果被明軍活捉

諸葛亮拒絕使用這一奇謀,明末此人率軍親自實踐,結果被明軍活捉

原標題:諸葛亮拒絕使用這一奇謀,明末此人率軍親自實踐,結果被明軍活捉


相信大家都對《三國演義》比較熟悉,當時諸葛亮北伐時,名將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謀,一舉攻下長安,然而諸葛亮卻認為魏延的這個奇謀過於冒險,拒絕使用這一奇謀。諸葛亮後來還是選擇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方式,後來多次出兵北伐都以失敗告終,魏延曾公開抱怨諸葛亮不聽從自己的奇謀。否則的話,長安和洛陽也許都落到蜀國的手中了。那麼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居然讓魏延如此耿耿於懷,我們不妨來先看看諸葛亮兵出祁山和魏延出子午谷的路線圖。大家都知道,祁山位於長安的西邊,諸葛亮的本意便是攻取隴西之地,然後再進軍長安,而之所以選擇兵祁山,原因是因為這條路線相對平坦,利於大軍通行。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祁山附近還有水路,便於糧草的運輸,而且隴西之地本來就是魏國的薄弱地帶,諸葛亮自然會選擇從此處進軍。


而魏延所說的子午谷,距離長安十分近,很容易奇襲長安,但此路十分崎嶇,並且後勤補給跟不上,後來魏延被斬殺,再也不能實踐這一奇謀。然而明末此人率軍親自實踐,結果被明軍活捉,此人便是我們大家熟知的闖王高迎祥。據史料記載,高迎祥率軍來到陝西後,當時陝西巡撫孫傳庭欲圖打敗高迎祥大軍,當時漢中有大明軍隊鎮守,因此高迎祥便選擇了子午谷,打算趁勢攻取西安。然而可惜的是,孫傳庭早就收到了高迎祥子午谷出兵的計劃,當時正是大雨綿綿不斷,農民軍必定疲憊不堪。因此他安排伏兵以逸待勞,打算一舉殲滅高迎祥的農民軍,果然不出他所料,不久之後,高迎祥所部進入到埋伏圈中。大明軍隊與農民軍展開血戰,結果農民軍因為多日行軍,早已疲憊不堪,再加上糧草斷絕,戰鬥力銳減。



最終高迎祥被明軍抓獲,孫傳庭下令將其押到北京,最後高迎祥遭處決,李自成便繼位為新的闖王,這其實就驗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坦白來說,從子午谷出兵,奇襲長安,終究只是痴人說夢而已,為何這麼說呢?首先,子午穀道路崎嶇,行軍十分困難,而且還會缺少糧食,士兵會因此動搖軍心。其次,防守方只要在谷口以逸待勞,設下埋伏圈,那麼經過長時間行軍的敵軍,必敗無疑,其實關於這一點,諸葛亮曾對魏延說過。再者,長安城內必須是守備鬆弛,並且無多少兵力,否則的話,如果長安城重兵防守,並且依靠堅固的城池據敵,那麼這支缺少糧食的奇兵,也會不戰自敗。更為重要的是,長安在歷朝歷代中的地位是比較重要的,周圍的軍隊得知長安被圍,必定會前來救援,那麼奇兵也會必敗無疑,甚至於全軍覆沒。


筆者認為,《三國演義》在明朝末年,應當早就家喻戶曉了,作為農民起義軍最高首領的高迎祥,要麼沒有讀過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要麼就是太過於相信魏延的計謀。並未認真思考過諸葛亮拒絕使用這一計謀的原因,由於軍事才能的欠缺,再加上身邊並無傑出謀臣的策劃,最終高迎祥慘死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可惜的是,當時大明王朝氣數已盡,崇禎皇帝雖然是一代英主,但卻也無能為力,李自成大軍最終還是攻克了京城,明朝滅亡。在這裡,我們不妨做這樣的一個猜想,當年諸葛亮出兵北伐,並不是想滅掉魏國,目的只是想以攻代守,自然也就不會採用魏延的這一奇謀了。畢竟魏國太過於強大,諸葛亮終其一生,也只能盡量延續蜀國存在的時間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時李淵遭武力威脅,退位後下場如何?陵墓用4個月修建
在戰場上,士兵們為何寧願拚死力戰也不願意躺下裝死?原因很簡單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