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R市場初具規模,但AR+新零售仍「猶抱琵琶半遮面」

AR市場初具規模,但AR+新零售仍「猶抱琵琶半遮面」

近日,權威行業分析機構ABI Research在其發布的《Augmented Reality in Retail》報告中稱,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商都在嘗試使用AR來解決諸如高產品退貨率、店內流量下降和客戶忠誠度等問題。可以說,AR將在新零售中獲得重大應用。

根據ABI Research的預測:到2022年,全球將有超過12萬家商店使用AR智能眼鏡來幫助其開展業務。而更早到來的是,到2020年,電子商務收入的3%將直接由AR產生(相當於全球1220億美元的收入)。

那麼什麼是AR技術,AR如何應用在零售業,它的現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又如何呢?小編這就帶大家了解下。

簡單來說,AR技術,是指增強現實技術。顧名思義,通過計算機圖像技術,將虛擬的數據信息與真實的物理場景融合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

該技術最早應用於戰鬥機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現已廣泛用於汽車、遊戲等行業。而近年來,AR技術在零售業的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新型消費者對AR購物的需求與日俱增

大家知道,新零售和AR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馬雲在2016年杭州的雲棲大會上就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而新零售下的新型消費者更是市場所在意的,新型消費者對於購物有著新的期待:新鮮感和有效互動。一直被調侃的「賣家秀VS買家秀」,實際上反映出消費者對屏幕另一端的商品,缺乏信任。基於此,消費者也更加期待建立在無縫體驗基礎上的購物方式。

AR購物有效提升購物效率和顧客體驗

關於新型消費者對AR購物需求的提升,或許用數據說話最有說服力。在DigitalBridge(英國混合現實公司)最近發布的調查《增強現實正在改變零售業》中,顯示:41%的受訪者期待通過AR訪問零售商店;33%的消費者表示,通過AR預覽商品,他們購買商品的可能性更大。

這表明,對於新零售而言,線上線下的融合不再僅僅局限在渠道的融合,而是體驗、場景、消費者以及數據的融合。而AR或許是很好的破題之策。AR的優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店內購物體驗,讓消費者更願意花時間去挑選商品;

二是提高店內轉化率,AR的可視化方便消費者高效地挑選商品,促成交易;

三是節約成本,藉助AR技術,零售商不需要提供各類實體商品供消費者試用,可以大幅節約庫存成本。

依舊是用數據說話,在5月21日的「智享無界-京東天工計劃3.0」發布會上,京東公布了其落地AR實踐的數據。京東表明,AR的實踐已實現效率和體驗的有效提升。通過AR購物,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長提升了15.2%,重購率提高12.8%,有效訂單轉化率提升19.2%,退貨率降低15%。


「魔鏡」解決方案,新零售中的「任意門」

那麼在新零售時代,零售商要如何做到,既滿足消費者「先試後買、精準購買」的需求,同時又不必承擔常見風險(如因用戶試用,而產生的配送費、試用品不被退回,以及要保證可供挑選的庫存量等風險)呢?這就得說到各種有例可循的AR落地實踐案例。

早在2014年,LVMH旗下的美妝零售店Sephora(絲芙蘭)就與加拿大AR公司ModiFace合作,創造出一款支持試妝的魔鏡,實時展示化妝品在顧客臉上的3D效果。緊接著在2017年,他們開發了AR化妝應用《Sephora Virtual Artist》,讓用戶可以利用虛擬眼影、睫毛膏等練習化妝,體驗中還可直接購買看中的化妝品。

2015年,在Apple Watch正式上市之前,為滿足消費者提前試戴的需求,一家比利時科技公司研發了《AR Watch》手機應用。通過該應用,用戶不僅能看到自己「戴上了Apple Watch」,還能自由變換錶帶顏色。而當用戶轉動手腕時,這隻虛擬的Apple Watch也會一起轉動。據悉,《AR Watch》在上線後短短兩天內,下載量已達5萬多次。

與此同時,為吸引年輕人,零售商Zara也在積極採用AR促進其零售銷量。今年4月,Zara迅速地在全球120家旗艦店中引進了AR體驗,並在Apple應用商店和Google Play商店,正式上線了《Zara AR》應用程序。

論AR在新零售業的普及,技術和平台的突破是關鍵

由上述案例可見,消費者對AR購物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但這只是實現AR在新零售業普及的「必要不充分條件」,關鍵還是要靠技術和平台的不斷突破。


國內外巨頭齊發力,AR市場初具規模

小編認為,零售業在與AR的結緣過程中,有件事不可忽略:早在2012年,天貓就提出利用AR技術進行「虛擬試衣」的概念。但是,在過去幾年中,這一設想卻僅僅是止於設想。

原因顯而易見,受制於技術瓶頸。AR技術要想在零售業普及,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例如需要架構相應的AR平台,以及更強大的感測器和晶元。可喜的是,目前,伴隨著蘋果、谷歌等巨頭的發力,這些問題都在逐步解決中,AR市場已初具規模。

ARKit和ARCore將AR落實到手機端,極大降低了AR的消費門檻。2017年6月,蘋果在WWDC大會上宣布在iOS 11中引入AR開發平台ARkit,讓開發者更方便地將AR帶到第三方App中。緊隨其後,谷歌於8月宣布推出開發者應用軟體ARCore,並在兩個月後公開與三星的合作,將ARCore引入三星Galaxy智能手機系列。今年2月,ARCore 1.0正式發布。而根據最新消息,谷歌正在與小米合作,為中國提供AR服務的支持。小米MIX 2S則成為國內首款支持ARCore功能的移動設備。

另外,說到AR,國內BAT也陸續推出相關開放平台。如百度推出針對智能手機開發的AR應用平台DuSee,利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3D環境構建和真實環境互動;阿里公布AR開放平台,開放識別追蹤、內容製作平台、高質量渲染引擎等核心能力;騰訊發布QQ-AR平台,讓開發者在手機QQ中實現AR效果。

此外,根據Digi-Capital預測,2018年ARCore、ARKit將實現9億裝機量,千億級市場規模即將到來,2018年AR將開啟應用的元年。


京東推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積極構建AR生態圈

上述的AR技術層面的不斷升級,是AR應用普及、AR零售更好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正是基於這些技術的發展,京東在今年5月的「智享無界-京東天工計劃3.0」發布會上,推出了AR無界零售解決方案。為此京東已構建了全方位的體系能力,包括了AR產品、AR技術、AR平台、AR生態以及京東生態。

京東無界AR解決方案分為三塊,包括AR開放平台、AR營銷平台以及AR智能終端。通過該解決方案,京東將能和AR合作夥伴產生生態聚能。據悉,京東已經與唯品會、沃爾瑪、聯想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然「所見即得」的新零售,現在尚未到來

綜上所述,AR+零售正向好的方向發展。不過,也有人說,AR零售也許是個噱頭。不可否認,AR在新零售中的應用也存在問題,例如:

一是目前的AR技術,離真正的「所見所得」和「增強沉浸式體驗」還有差距。比如對一些商品的觸覺和嗅覺無法體驗到,利用AR可以試不同顏色的鞋,但不能感受到產品質地、肌膚使用感等真實的效果;

二是AR體驗內容大同小異,難以讓顧客長期感興趣。因此,商家還需要不斷投入,維護好解決方案,要保持內容和功能的更新;

三是AR購物尚未真正進入大眾,用戶習慣還需要培養。

不過,小編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沉澱,和對已知短板的不斷突破,AR會和新零售擦出更耀眼的火花。例如當人臉識別、肢體識別、環境感知、跟蹤識別等都可以精準實現的時候,AR就可以為用戶的購物決策,提供更新穎的體驗和更有價值的信息。而京東所說的「隨處隨想」、「所見即得」的零售業的到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Pinea 的精彩文章:

想不想糊川普一臉餡餅?《Humble Pie》給你一次機會!
一秒看透迷之謀殺案,VR賦予你堪比福爾摩斯的超強偵探能力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