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裝上陣?美國第二艦隊的前世今生

重裝上陣?美國第二艦隊的前世今生

最近,全球頗不太平。

5月4號的時候,米帝的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說,米帝要重建第二艦隊,其戰略目的是確保美國東海岸和大西洋北部海域的安全,並遏制熊大海上力量的擴張。

不僅如此,這位部長還說,現在我們重新又回到了「大國競爭」的時代,國際局勢也更加複雜了,所以我們重建這支艦隊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態勢」。

(就是這位仁兄)

而在5月27號,熊大家決定把自己剛搞出來的全球第一個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派到北極去執行任務,這一下子更讓米帝緊張了。

雖然這個大傢伙要在2019年才能正式造出來,但是米帝已經坐不住了,這時候叕提出了要重建第二艦隊,來遏制熊大家的野心。

說起來,這隻「第二艦隊」在冷戰時期可謂是「戰功彪炳」,而在冷戰結束之後,更是在海灣等地「雄姿英發」,雖然一度被撤了編,但是目前似乎又捲土重來之勢。

(美國第二艦隊標誌)

第二艦隊的「前世」:忠實的「貼身帶刀護衛」

眾所周知,在藍星上,米帝的海軍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目前米帝的海軍共有六隻艦隊,其編號分別為三、四、五、六、七和十。這些艦隊又按照其戰略目標的不同分屬於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USFLTFORCOM)、太平洋艦隊(USPACFLT)等等作戰部門。

咱們今天的主角第二艦隊,原來就是由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指揮的。

(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標誌)

1945年12月,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米帝成立了第八艦隊。到了1947年1月,第八艦隊又被改編為第二特遣艦隊。而伴隨著「杜魯門主義」的提出以及隨即爆發的冷戰,1950年2月,第二特遣艦隊被正式更名為第二艦隊,負責大西洋地區、南美洲以及一部分中美洲西海岸的防務工作。

由於大西洋地區是北約的地盤,而中南美洲對米帝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因此可以說,在整個冷戰時期,第二艦隊的作用就是米帝的「貼身帶刀護衛」,負責家門口的安保工作。

(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10月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後,米帝一方面加緊了對於古巴的限制,一方面則開始與熊大對壘。而負責在加勒比海執行任務的,就是這隻第二艦隊。

(古巴導彈危機中的第二艦隊)

在為期一個多月的任務期內,第二艦隊在其司令官阿爾弗雷德·沃德將軍的指揮下,完成了對古巴地區的僑民撤離、海事監控等任務,最終迫使熊大讓步,古巴導彈危機得以收場。

(阿爾弗雷德·沃德)

1979年,位於中美洲的格瑞那達突然一夜之間投入了熊大的懷抱,一時間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米帝:聽說熊大又在加勒比海附近搞事情?)

當時的米國大統領就是著名的保守主義者、前演員里根里總。作為一個天生看熊大不順眼的人,里總更不能容忍熊大叒在自己家門口搞事情。

於是,在1983年10月25日,里總命令第二艦隊開赴格瑞那達,這場又被稱為「雷霆暴怒」(Operation Urgent Fury)的局(真)部(欺)戰(負)爭(人)就這麼爆發了。

(「雷霆暴怒」行動示意圖)

在這場沒什麼懸念的戰(欺)爭(凌)中,第二艦隊出動了15艘各類作戰艦艇、230多架各種作戰飛機以及近萬人的地面部隊,在5天時間內就擊潰了格瑞那達當地的武裝力量,確保了自己後院的安穩。

由是可見,在整個冷戰時期,第二艦隊因其防區的緣故,充當了米帝在家門口的「保安」,並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在海灣戰爭爆發之前,米帝為了確保對傻大木一擊必中,在戰前做了縝密的部署,而第二艦隊就為米帝培養了一半以上部署在西南亞的軍隊;除此之外,第二艦隊還完成了米帝武裝干預巴拿馬的行動。

(海灣戰爭中「沙漠風暴」行動示意圖)

總之,在第二艦隊存在的60餘年時間裡,其忠心耿耿地完成了為米帝看門護院的看門狗職能,直到2011年被解散。

第二艦隊的「前世」就這樣結束了,在下篇中,羌哥將和各位看官老爺們嘮嘮第二艦隊的「今生」,看看這個「帶刀侍衛」是怎麼又來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羌哥 的精彩文章:

美國「退群」,印度犯愁?

TAG:羌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