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面對誤會與指責,你的反應會暴露你的層次

面對誤會與指責,你的反應會暴露你的層次

6月30日,相約萃辰!

圖 | 網路

編輯 | lulu

01

經典誦讀

《曾國藩家書》

有德行的人畏懼毫無緣由的懷疑和誹謗,常常謹言慎行加強自我的修養,因此誹謗的聲音越來越少。聽雷磊老師經典誦讀《曾國藩家書》,正確對待懷疑誹謗~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經典誦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曾國藩家書》。請大家打開課本,我們將今天的內容誦讀一遍:

有德者畏疑謗之無因,

而抑然自修,則謗亦日熄。

今天《曾國藩家書》說的是有德行的人畏懼毫無緣由的懷疑和誹謗,常常謹言慎行加強自我的修養,因此誹謗的聲音越來越少。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尤其是名人、要人、公眾人物,更是人們議論的對象。曾家當年,自然免不了被人議論。如何面對議論、甚至指責,曾國藩在給弟弟們的信中就說了上面這句話。

面對指責,「宜自修,而不宜悍然不顧。」

我們一生中,都免不了要被人誤解和指責。聽到這些「中傷」自己的言論,第一反應都是憤怒,甚至是反唇相譏,甚至說過頭話或不實、更猛烈的話。第二反應就基本上是「悍然不顧」。由於我們的思想沒想通,同時又度過了「情緒期」,這時既不願接受「批評」,又不願情緒化,最容易採取的就是「高傲地接受」,表現出悍然不顧。

第三反應,才是把別人的批評、指責的內容加以分析,哪些是過分的、不實之詞;哪些是有道理的、對自己有益的,虛心接受「批評、指責中那些有益的部分」,對自己進行反思「自修」,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都應該學習第三種處理方式,如此也能夠在誹謗中得到進德修業的機會。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有德者畏疑謗之無因,

而抑然自修,則謗亦日熄。

今天的經典誦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02

詩歌賞讀

《憶江上吳處士》

回憶友人,滿懷深情,這應該算是詩人詩情飽滿的時刻。聽雷磊老師詩歌賞讀唐代詩人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感受詩人對朋友的深切懷念之情!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回憶友人,滿懷深情,這應該算是詩人詩情飽滿的時刻。今天我們要賞讀的是唐代詩人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閩國揚帆後,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自從你揚帆遠航到福建,已經是幾度月缺又月圓。分別時秋風吹拂著渭水,落葉飄飛灑滿都城長安。記得在送別宴會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氣讓人生寒。你乘坐的船還沒有返回,你的消息還遠在海雲邊。

閩國揚帆後,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賈島未中進士前在京城長安時結識了一個隱居不仕的朋友吳處士,後來吳處士離開長安乘船到福建一帶,賈島很思念他,便寫了兩首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賈島,唐代詩人。初落拓為僧,名無本,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稱賈長江。其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律見長,注意詞句錘鍊,刻苦求工。與孟郊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先解釋詩中的兩個詞語。蟾蜍,神話傳說中月里有蟾蜍,所以這裡用它指代月亮。蘭橈,是以木蘭樹作的船槳,這裡代指船。

賈島這首詩中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是賈島的名句,為後代不少名家引用。流傳廣泛,影響深遠。

此詩開頭說,朋友坐著船前去福建,很長時間了,卻不見他的消息。

接著說自己居住的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為渭水就在長安郊外,是送客出發的地方。當日送朋友時,渭水還未有秋風;此時渭水吹著秋風,自然想起分別多時的朋友了。

此刻,詩人憶起和朋友在長安聚會的一段往事:「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他那回在長安和這位姓吳的朋友聚首談心,一直談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電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陣寒意。這情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就已是落葉滿長安的深秋了。

結尾是一片憶念想望之情。「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由於朋友坐的船還沒見回來,自己也無從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遙望遠天盡處的海雲,希望從那兒得到吳處士的一些消息了。

這首詩中間四句言情謀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說出詩人在秋風中懷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憶念兩人往昔過從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虧復圓」,又向下引出了「蘭橈殊未返」。其中「渭水」、「長安」兩句,是此日長安之秋,是此際詩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襯出「閩國」離長安之遠(回應開頭),以及「海雲端」獲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結尾)。細針密縷,處處見出詩人行文構思的縝密嚴謹。「秋風」二句先敘述離別處的景象,接著「此地」二句逆挽一筆,再倒敘昔日相會之樂,行文曲折,而且筆勢也能提挈全詩。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覆勾勒,筆墨厚重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感受使人對朋友的深切懷念之情:

閩國揚帆後,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講 師 簡 介

天 心 365

一個家庭的文化,

是家庭的基石,

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

是家庭和樂美滿的關鍵因素。

國學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學習聖賢經典,

增長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樂的親近國學,

進而促進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提升。

這就是我們做《天心365》的初衷,

讓國學智慧走近千家萬戶。

書 院 地 址

武漢總院

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153號解放公園內

海南分院

海口市美蘭區和平大道66-58號

重慶分院

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40號

上海分院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8號天物空間541室喜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思維趣談 急中生智
佛系青年毛澤東為何能成就大事業?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