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現在就上市的武夷岩茶,值不值得買?

現在就上市的武夷岩茶,值不值得買?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最近的天氣,說翻臉就翻臉。

早上還是艷陽高照,午後變了臉,夏雷陣陣,嚴重懷疑是不是有渣男在發誓。

倚坐在窗前,聽穿林打葉聲,刷起了朋友圈。

小A,大Z,范二,三人約好了似的,都在今天試茶。

小A:「望眼欲穿,終於等來今年的新茶,正岩茶區,有口福了。」

大Z:「約不約,今年的新茶。」

范二:「茶備好,缺個一起品茶的人。」

怎麼他們都喝上正岩茶了,我的這位天心村茶農老兄,居然沒有一點動靜,莫不是將麻花忘在九霄雲外了?

急忙給天心村茶農打了通電話:「老兄啊,你家的茶上市了沒,我的朋友們都喝起今年的新茶了,趕緊給我郵點下來。」

茶農操著一口濃濃的武夷山腔:「急什麼嘞,現在還在焙第一道火,正岩茶哪有現在就上市的,等上市了肯定會通知你的嘞……」

天心村茶農言之鑿鑿,正岩茶還在焙籠里文火慢燉,那朋友圈驚現的「正岩茶」,是什麼?

與天心村茶農溝通後,能夠得出明確的答案,目前上市的所謂「正岩茶」都不是正宗的,是仿正岩茶,或稱為非正岩茶。

所謂仿正岩茶,就是「套牌車」,即借用了正岩茶的名號,招搖撞騙,給自己鍍金。

這類仿正岩茶最可恨,給茶友喝茶增加了甄別難度,有點像高仿貨。

真身,自然是半岩茶、洲茶、外山茶等二三線岩茶。

仿正岩茶不論是從價格還是品質來說,都屈居在正岩茶之下。

正岩茶的好處,就不必李麻花再科普了吧,「正岩茶」三個字,就是燙金招牌,是所有岩茶夢寐以求的身份,是能讓身價百倍的不二法則。

然而,這些金貴的正岩茶本尊,還在閉關修鍊狀態。

有的處於毛茶階段(某些需要精工細作的品種);有的在經歷人生第一次焙火;有的岩茶(早生小品種),在默默等待褪火後觀察品質特點,而後再作出調整……

此處,可圈出重點,六月沒到就上市的岩茶,不是正岩茶。

買茶時,請修鍊好火眼金睛。

溫故而知新,關於正岩茶要如何判斷,請看文章岩茶春茶筆記第21篇:如何辨別正岩茶和非正岩茶?

終極難題來了,這些非正岩的岩茶值得買嗎?

如果您純粹是為了積累經驗,那買個幾泡喝喝,還是可以的,權當作反面教材。

不是有茶友老說,自己分不清正岩茶和非正岩茶,現在就是絕好的學習機會,好好把握。

倘若,您是買茶送人,勸您放棄。

會考慮以茶會友的,必然對方也是一個喝茶高手,茶好不好,喝到嘴裡就知道。

萬一……送了外山茶,這豈不是很掉價?

比如那個***找老李辦事,提了一盒牛欄坑肉桂,老李是不喝茶,可是李麻花懂啊,喝了所謂的「牛欄坑肉桂」,我就呵呵了。

所以呢,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兒,少做為妙。否則,丟臉丟到太平洋。

同樣是岩茶,品種相同,為什麼正岩茶總是這麼晚上市?

因為它傲嬌唄!

因為它難伺候唄!

因為它才是武夷岩茶的主角!要壓軸!

……

其實,還是因為我們這群喝茶的人挑剔,追求盡善盡美。

岩茶稍微有點異常,就會不停地質問茶農:「你這茶,走水沒走好吧,怎麼這麼澀。」、「肉桂火味好重,火焙太急了」、「水仙,水感差了點,和***的差不多水平」……

在各種「刁難」下,茶農學乖了,你們要好東西,可以,慢工出細活,別催我。

所以啊,好的正岩茶,磨磨唧唧,都要到中秋節前後才亮相。

再者,就是制茶師的匠人精神在支配他們:「這茶,山場好,我可不能做壞咯。」

尤其是三坑兩澗岩茶的製作,茶農們更是一絲不苟,生怕一個沒注意,茶就做壞了。白白糟蹋了好茶,砸了自家招牌。

特別是牛欄坑肉桂採摘的時候,坑主和少坑主親自帶山,嚴格把關,就怕採茶女工沒把茶採好,影響了口感。

而後,在做青、炭焙環節,更是仔細把關,就怕出了紕漏,把茶做爛了,無顏面對父老鄉親。

除去前文的這些人為因素,岩茶上市時間,還會受環境因素影響。

如採摘期的早晚。(ps:指同一岩茶品種)

在一般情況下,外山茶的採摘時間,要比三坑兩澗岩茶採摘的時間早。

外山,地勢平闊,沒有森林的庇佑,沒有山脈的阻隔,沒有溪流的緩衝,也沒有獨特的坑澗地貌,整體溫度更高。

(如避暑山莊的原理,周圍森林裡,又靠近溪流,溫度會更低,就會感覺涼爽、舒適。)

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茶葉發芽早,生長速度快,達到採摘標準時間靠前。採摘期,會比三坑兩澗岩茶早上2-3天。

可別小看這2-3天,這將直接影響岩茶上市時間,如蝴蝶效應一般。

單從採摘期來看,外山茶,的確贏在起跑線。

然,棋差一招,外山茶品質不夠優質,依舊被晚上市的正岩茶無情地碾壓。

心心念念的正岩茶,究竟什麼時間上市?

正岩茶上市,還早著呢,先過了端午節再說!

正岩茶上市,呈現為階梯狀。

這種階梯分化,受兩個因素影響。

第一,品種

岩茶,最不缺的就是品種,那花名冊搬出來,洋洋洒洒,讀完都要花上一小時。

在這些品種中,根據達到烏龍茶(武夷岩茶)採摘標準時間先後,可分為早生種、中生種、晚生種、特晚生種。

早生種,採摘期在4月中旬,如黃旦、黃觀音、黃玫瑰。

中生種,採摘期在4月下旬,如梅占。

晚生種,採摘5月上旬,如水仙、肉桂。

特晚生種,採摘期5月中旬及5月中旬以後,如雀舌、不知春。

從理論上來說,在焙火程度相同的情況下,越早採摘的茶,越先上市。

通常,像黃觀音、黃玫瑰等茶,輕焙火的,在6月份就能上市。

第二,焙火程度

岩茶上市時間,還會受焙火程度影響。

輕火茶,最先上市,6月就有,而後是中輕火、中火、中足火、高火。

茶焙到什麼程度,由品種的耐火性決定。

如肉桂、水仙、大紅袍、鐵羅漢這類耐火性高的岩茶,一般焙的火功較高,通常就要到7月之後才會上市。

喝岩茶後,學會了一個詞——等待。

岩茶採摘,在六大茶類中,算是後起之秀,要蟄伏到穀雨節才慢悠悠地開採,此時的綠茶、白茶、黃茶,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岩茶製作,也要等待。

採摘、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初焙、揚簸、晾索(攤放)、揀剔、復焙、燉火、團包、補火、毛茶裝箱、精製分篩、歸堆……

近二十道工序下來,等到花兒都謝了。

好不容易等著岩茶製作完,本以為就能喝了。

然,還要等褪火!

難怪喝岩茶,格外修身養性。

但,這麼多年的喝茶經驗告訴我——好茶不怕晚,等等又何妨。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你的白茶一旦出現這3個癥狀,真抱歉,說明它已經沒有價值了!
第33篇:從3到15,一個小茶村的變化

TAG:小陳茶事 |